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大堰河——我的保姆》解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2.体会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教学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教学方法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新课导入母爱是伟大的,有史以来,讴歌母爱的诗篇数不胜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现当代最有名的母爱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写作背景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于浙江省金华县坂田蒋村。《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为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青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她的乳儿。在保姆家里,爱情度过了难忘的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歧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在铁窗前,思绪起伏,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他诗情汹涌,不能自已。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整体感知1.播放朗读录音2.注意读准字音大堰河檐头瓦菲灶火荆棘掐死火钵碾冰屑团箕忸怩凌侮叱骂咒语匾3.自由朗读,准确把握情感4.这首诗写了哪些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事情:这首诗写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他的奶长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劳。她爱“我”如爱自己的儿子。她只活到四十几岁就离开了人世。感情:这首诗不仅袒露了诗人深沉的内心积郁,而且为我们中国的农村妇女树立了一尊朴素庄严的塑像。这积郁首先来自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公平的事物,来自作者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作者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2):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第二部分(3~10):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第三部分(11~13):表明这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体会感情第一部分: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眷恋与控诉第三部分:讴歌与赞美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朗诵。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却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突出深深怀念之情。3.从这两节诗中可以看出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连名字姓氏都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做名字,大堰河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靠养活地主儿子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4.诗中称呼大堰河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应该怎么理解?明确:用“她”是客观的交代,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总结: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之情。学习第二部分1.第3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节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2.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作者说“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3.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在诗人小时候,她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明确:第4节、第7节4.艾青因为出生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五年。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4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的是什么呢?明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八个分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摸我”)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勤劳、慈爱)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这些排比句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思考:“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一句连用两个“乌黑”,有何作用?明确:大堰河家“乌黑的酱碗”和“乌黑的桌子”与后文生我的父母家“红漆雕花的家具”“油漆过了的安了火钵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她家的极度贫穷,而这样贫穷的农妇却给乳儿带来了无尽的温暖,更显出了她的伟大。这一节读的时候要读得慢,读得重,读得深沉。思考:第6节中诗人写“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既然“不认得”,又为什么知道那四个字是“天伦叙乐”呢?从浅层次来分析,诗人在大堰河家可能没读过书,初回父母家里时自然不认得那四个字,以后才认识的,“不认得”是指当时不认得。从更深层次来分析,不是眼睛不认得,而是心灵不认得。诗人认为“天伦叙乐”四个字对他们家庭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根据诗人的介绍,诗人的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他。他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并很快被送到距家五华里的一个叫“大堰河”的农夫家里抚养。怕“克死”自己,将亲生骨肉送给家庭贫困的农妇抚养,“天伦”在何方?“叙乐”又在哪里?5.第7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分,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人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是那么低!)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做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思考:能否将“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诸吃的麦糟”中的加点的词语去掉呢?明确:不能,这些诗句是写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为了生活,到“我”家来帮佣的情景。这些加点的词语表现了她劳动环境的恶劣,同时展现了她不分寒暑任劳任怨、质朴宽厚的品格,又与她含着笑形成对比,突出了她的善良和对乳儿深深的爱。6.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如果说第4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话,那么第5节是用什么方法?第6节呢?第5节是淡笔点染,侧面烘托。用设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间接地表现出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第6节跟第4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4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得到的是深挚的爱。第6节说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精神上极其痛苦。在大堰河家中,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我”得到了乳母超越生母的爱,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离开了乳母,便离开了母爱,这在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最痛苦的事。尽管新家中挂着“天伦叙乐”的匾,实际上孩子失去了天伦叙乐的权利。通过对比,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与爱。思考:大堰河关于乳儿成婚,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的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呢?明确:这说明了尽管大堰河深深地爱着她的乳儿,但她内心仍有一层自卑:乳儿毕竟是地主家的少爷。这个少爷成婚之日,在彩堂上接受跪拜的应是他的生母,这“不能对人说”表明了大堰河深爱乳儿却又处处维护着乳儿的尊严。放弃也是一种爱护。7.第8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向她的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致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是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的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是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给予,不停地劳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简单的葬礼)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德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了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学习第三部分1.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计当奴隶。真实的笔触,包含着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是什么造成了大堰河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第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2.最后两节,作者从对
本文标题:《大堰河——我的保姆》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9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