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9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说明宣讲-32页PPT文档
2019年南京市“中考说明”宣讲语文栖霞区教研室徐学宁一、2019年中考语文学科考查特点依然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点(一)稳1.考试依据和原则未变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2019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成绩统一考试将遵循激励、引导、评价、选拔的原则,力图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录取提供依据。2.考试方式未变: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未变:难度系数:0.7左右;试题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内容三大板块及分值比例未变。(二)变1.古诗阅读的命题材料由课内改为课外。有利于改变教学中猜题押题、机械训练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减轻记忆负担,也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2.背诵默写的范围限定在古诗文当中。加了一个“古”字,使默写的范围更加明确。3.“考试说明”中对复习考试要求的表述更加精当。比如删去了“积累运用”的第7条:“能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将其整合到第6条中去。“阅读”第6条,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原来采用的是“课标”的说法:“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现在改为:“阅读文学作品,能理清文脉、感悟形象、分析创作特色,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更侧重于考查,要求更明确,表述也更精炼了。二、2019年语文中考说明解读(一)积累与运用1.默写范围:“默写部分考查《课标》推荐背诵的50篇古诗文,以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其他古诗文。”今年默写范围明确限定在“古诗文”中,50篇古诗文中因为课文调整删去了《游山西村》,实际是49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其他古诗文(不含略读课文):古诗7首:《渡荆门送别》《归园田居(其三)》《登岳阳楼(其一)》《望江南》《武陵春》《木兰诗》《石壕吏》古文7篇:《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从本届初三教学实际出发,这13篇古诗文中今年仍然只要求背诵5首古诗:《渡荆门送别》《归园田居(其三)》《登岳阳楼(其一)》《望江南》《武陵春》明确:2019年默写范围:49篇课标篇目+5首古诗=54篇古诗文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及用法以人教版教材八下附录《标点符号用法》为准。该用法涉及16种标点符号,其中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不太常用,不作考查要求。考查常见标点符号:12种。3.常见的语病常见的语病指: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语序不当④不合事理⑤重复啰唆⑥句式杂糅⑦关联词语使用不当4.语言运用2019年中考说明第7条:“能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今年删去了这一条。删去这一条并不意味着删除了这个考点,主要是考虑到这一条的要求难以真正考查出来,而我们常见的提供资料,写出探究结果的考点完全可以整合到第6条中去。第6条:“能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运用。”短短一句话囊括了“语言运用”的所有要求。(1)处理文字材料【能力要求】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析、表达、欣赏、评判。分析:对提供的材料能看懂,能筛选出主要信息,能明确答题要求。表达:能根据答题要求运用不同表达方式准确表述,做到简明、连贯、得体。①归纳压缩:比如归纳新闻内容,拟新闻标题,从一则或几则材料中找出观点,得出结论等。②阐述扩展:比如情境描述、理由阐述等。欣赏:对优秀的对联、公益广告语等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评判:对一些广告语、标语、辩论材料观点等作出评判并阐述理由。【考查内容和形式】选:选简明、连贯、得体的句子等。改:把句子改得连贯、得体。改句式、改对联、改公益广告语等。仿:仿写创:对对联、写公益广告语等。(2)处理图表材料【考查形式】提供一则或一组图/表,然后进行分析、归纳。(二)阅读理解1.古诗阅读【考查材料】选自课外浅显的古诗。【考查的能力点】(1)明情感内容:理解古诗内容,把握诗人情感。(2)赏修辞语言:能对古诗语言从修辞角度作一点赏析。(3)析表现手法:能对古诗中显著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作一点分析。(4)作联想想象:对古诗中的意境能展开联想想象,描绘出来。2.文言文阅读【考查材料】选自课外浅易的文言文。【考查的能力点】(1)朗读文言文,准确把握句间、句中停顿。(2)理解常用的实词。考查到的实词应该基本上是课文中学过的实词及其义项,如果是课文中没有出现过的,也一定是常见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实词。如2019年考到的“故俗传恺之有三绝”中的“传”,意为“流传、传说”,虽然课文中没有出现这个义项,但是今天仍在使用,学生没有陌生感。(3)理解“之”、“其”、“于”、“以”、“而”等五个虚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五个虚词的用法也应该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常见的。考查这五个虚词,其他虚词原则上不单独考查,不过像“故”“为”等既有虚词用法,也有实词义项,“是、所以”等词语古今差别明显,因此这类词语不排除考查的可能。另外一些句子翻译如果不明白虚词的用法难以翻译准确,因此对其他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还是应该有所了解。(4)能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句式、语气正确。(5)能理解基本内容,简要分析和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能领会文章主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内容和写法的考查以内容理解为主,对内容的理解主要还是看学生读懂了课文没有;对写法的考查应该是考查最基本的写法。3.现代文阅读【考查材料】选自课外,选文的难度与教材相当。【考查要求】(1)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能理清文脉、感悟形象、分析创作特色,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主要从复习考试角度表述,要求更明确,更便于考查。文学作品侧重于小说、散文。(2)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要求不变。(3)名著阅读考查范围:《课标》推荐10部名著:《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写作与2019年相比,四条要求的内容没变,只是排列顺序有所调整。原来的第1条“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文体进行写作”,放到了第3条。这样调整的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下面几点都是为了更好的突出这个主要目的的。三、2019年语文中考指导书其他部分的修订(一)题型示例“题型示例”部分展示的是2019年中考可能出现的一些主要题型的示例,我们从中可以了解2019年一些考点和题型的变化。比如:“古诗阅读”由课内变成了课外。作文3道题分别是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题型更加全面。(二)复习训练第一章积累与运用一、默写二、字音字形(将原来的“语音”“汉字”合并)三、词语(将原来的“词”“成语”合并,成语游戏类的题目删除)四、句子标点(将原来的“标点”“修改病句”和有关句子的训练合并到这一类,一是考虑“修改病句”应该归到“句子”中,二是考虑标点使用是与句子使用结合在一起的)五、语言运用六、综合性学习(将原来的“名著阅读”合并到了“综合性学习”中)这一部分将原来的十项合并为六项,排列更合理,考点更简练。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阅读训练一、古诗词(全部更换,换成课外浅显的古诗,含诗、词、曲,题目仍以两道题为主)二、文言文(只保留了课外文言文,课内和比较阅读都删掉了)第三章现代文阅读更换了不少陈旧的选文第一节文学作品阅读原先的排列顺序是先散文后小说,现在调整为先小说后散文,散文又按照先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排列,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先叙事类作品后抒情类作品,由易到难,复习顺序更合理一些。四、复习建议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和重点,少做无用功。2.认真制定复习计划,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加强对复习课的研讨,提高复习课的效益。4.复习资料要精心选择,尤其要用好《南京市中考指导书》。END
本文标题:2019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说明宣讲-32页PPT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9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