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3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2本章结构本章简介重商主义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的概念单一要素经济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引入运输费用和非贸易品结论3国家间进行国际贸易出于两个基本原因:–国家之间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以及技术上存在差异–试图达到生产上的规模经济(scaleeconomy)李嘉图模型(Ricardianmodel)建立在国家间的技术差异上–这些技术的差异反映在国家间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oflabor)的差异本章简介4◆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5重商主义“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恩格斯6背景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7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8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9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Stafford)政策主张: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10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Mun)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平衡论。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11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12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亚当.斯密,177613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AdamSmith(1723-1790)14绝对优势的基本概念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15基本观点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16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为了进一步理解“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17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假设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假设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假设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假设5: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假设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假设7: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18生产和贸易模式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19一个例子从表2.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量)为8(120/15),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20(100/5);美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和10,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美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小麦布劳动投入量产出量劳动投入量产出量英国151205100美国1012010100表2-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20一个例子从表2.2可以看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仍是240,没有变化,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400,比分工前增加了200个单位。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小麦布劳动投入量产出量劳动投入量产出量英国0020400美国2024000表2-2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21一个例子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与美国12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1.3所示。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美国各增加了100单位布的消费量。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小麦消费量布的消费量英国120200美国120200表2-3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22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2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另一个国家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则这两个国家之间不会进行贸易。根据这一理论,国际贸易可能只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任何贸易。这显然与国际贸易的现实不符。1871年,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DavidRicardo,1772-182324比较优势的概念•机会成本――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例如:•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对于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低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CW=布增加的数量小麦减少数量布的机会成本=25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表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均产量)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BAA26•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上,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产可以看到贸易使双方都受益比较优势的概念27表2-4:生产上的假定变化比较优势的概念28•表2-4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他具有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的产品,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中获益。•什么决定比较优势?–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不同是如何决定贸易结构(一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的。比较优势的概念29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30单一要素经济•假定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体系,称之为本国(home)。在这个经济体系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产品能生产(葡萄酒和奶酪).–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是固定的.–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31•本国经济的技术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表述,即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unitlaborrequirement)–单位产品的劳动力需求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它的倒数就是劳动生产率.•每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如果aLW=2,那么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aLC表示(如果aLW=1,那么一磅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经济的全部资源定义为L,全部劳动力供应(例如如果L=120,那么这个经济拥有120小时劳动,或者120个工人).单一要素经济32•生产可能性–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iesfrontier,PPF)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下面的式子显示了我国经济的PPF:aLCQC+aLWQW=L(2-1)–从我们的前面的例子,我们得到:QC+2QW=120单一要素经济33L/aLWL/aLC图2-1: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单一要素经济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FP本国葡萄酒产量,QW(加仑)本国奶酪产量,QC(磅)o34•相对价格和供给–每种产品所生产的特定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产品X(奶酪)对产品Y(葡萄酒)的相对价格是指多少Y(葡萄酒)能换一个单位的X(奶酪).–相对价格:指两种商品之间相交换的比率•如果一听可乐的价格是0.5美元,那么可乐的相对价格就是多少美元能换一单位的可口可乐,是0.5.•美元对可口可乐的相对价格就是两听能换一美元单一要素经济35•用PC表示奶酪的美元价格,用PW表示葡萄酒的美元价格.用wW表示葡萄酒行业的工资率,用wC表示奶酪行业的工资率.•假设不存在利润,在奶酪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一个小时生产的价值PC/aLC.在葡萄酒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于PW/aLW.•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单一要素经济36•PC/PWaLC/aLW,专业化生产奶酪;{或者PC/aLCPW/aLW}•PC/PWaLC/aLW,专业化生产葡萄;•PC/PW=aLC/aLW,两种产品都被生产单一要素经济37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模型的假设:–世界有两个国家(国内和国外).–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劳动力是生产的唯一要素.–劳动的供应在每个国家都是固定的.–每个产品上劳
本文标题:第3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1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