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分校
第4章:生产论厂商及其组织形式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规模报酬厂商(企业)即生产者:是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也可以说是使用生产要素生产并销售产品与劳务的组织(p120)企业的组织形式:单人业主制:只有一个所有者的企业,所有者往往也是经营者。具有无限责任,自主决策,利润独享。合伙制:两个或以上的所有者,所有者之间通过契约关系建立“联合有限责任”,实行利润分成。大多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属此类公司:由多个有限责任股东共同拥有的企业,内部实行分层治理结构,利润按股分红,亏损达破产时按破产法清算。现代企业的基本特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第1节厂商新古典的黑匣子企业Q=f(K,L)投入产出市场企业的本质企业的本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替代。原因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成本)可见,同一笔交易,既可以通过市场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选择市场还是企业,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交易(费用)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搜寻、谈判(签约)、执行契约、监督费用等企业与市场同时并存的原因: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权衡;企业节省的交易成本包括:1)购买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控制;2)专门化服务情况下存在“套牢”的风险;3)与具有专门技能的雇员建立长期契约关系也降低了交易、培训的成本。企业的组织成本包括:1)监督成本;2)信息传递损失;厂商的目标厂商目标:一般总是假定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理性人假定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厂商有可能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厂商也有可能对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成本变化缺乏准确的了解,无法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目标不一致,也因此无法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不管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找到利润最大化的策略有多么困难,也不管经理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动机多么强烈,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在长期,一个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终将被市场竞争所淘汰。第2节生产函数生产过程: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产出既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无形产品,即劳务如旅游、教育、医疗等;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Q=f(X1,X2,…,Xn);在经济学分析中,经常假定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因此生产函数表示为:Q=f(L,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auglas):Q=ALαKβ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经验生产函数Q=a0+a1K+a2K2-a3K3+b1L+b2L2-b3L3线性生产函数Q=aK+bL定比生产函数Q=Min{aK,bL}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AKaLb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L)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分类第3节短期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相互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弹性系数和生产的三阶段1.短期和长期的划分(p128)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相应地,短期内有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之分,长期内全部要素都是可变要素不变要素: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可变要素: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如:生产工人、原材料、燃料等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总产量(TP=f(L)):一定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对应的产量;平均产量(AP=f(L)/L):投入的每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产量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公式:dLLdfdLLdTPMPTPMPLLLL)(或(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列表)LTPLAPLMPL000.00-133.003284.0053124.0044153.7535173.4026172.8307162.29-18131.63-3(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图示)QOQOTPLAPLMPLLL拐点例题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k=10时(1)写出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分别求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3)证明人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之间的关系总产量曲线(TP)与平均产量曲线(AP)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曲线(AP)与边际产量曲线(MP)之间的关系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之间的关系(图示)MP是TP上点的切线的斜率。TPLMPLQOQOLL拐点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之间的关系MP为正数时,TP是增加的MP递增时,TP增加的速度加快,斜率变大,TP下凹MP递减时,TP增加的速度变慢,斜率变小,TP上凸TP由递增到递减的转向点(拐点),即为MP的最高点;MP为零时,TP达到最高点;MP为负数时,TP减少总产量曲线(TP)与平均产量曲线(AP)之间的关系AP是TP上的点与原点连结的线段的斜率;从原点出发,与TP相切且最陡的切线的切点对应于AP的最大值。QOQOTPLAPLLL平均产量曲线(AP)与边际产量曲线(MP)之间的关系xyMP222xxyyAP21212xyAP111xyMP111xyMPnnnxxxyyyAPnnn2121(1)MP是TP对资源投入量的逐段平均量,而AP是TP对资源投入量的累积平均量;(2)MP增加,AP也增加;(3)MP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此时AP仍然增加;(4)AP达到最高点时,AP=MP,两条曲线相交,过此点后,两条曲线同时下降,但AP下降慢,MP下降快;(5)MP为零时,AP仍大于零,且只要TP为正,AP始终大于零。平均产量曲线(AP)与边际产量曲线(MP)之间的关系(图示)QOAPLMPLL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内容与特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的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特点: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规律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原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零,而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越来越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在这一过程中,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必然呈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最大值。在这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将越来越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递减的趋势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案例从大跃进到杂交水稻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袁隆平如何对待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长期内,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束缚。4.生产函数的三阶段:A.生产三阶段与合理阶段的确定(图示)QOQOTPLAPLMPLLLⅠⅡⅢB.生产函数三阶段与经济合理区域第Ⅲ阶段:MP<AP且MP<0,MP、AP和TP都下降,边际报酬递减。说明可变要素(如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相反,会通过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生产要退回到第Ⅱ阶段)第Ⅰ阶段:MP>AP,TP和AP都上升,边际报酬与递减。说明不变要素(如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投入(生产要扩大到第Ⅱ阶段)第Ⅱ阶段:MP<AP,TP上升,但AP、MP都下降,边际报酬递减(一般情况下,生产的合理阶段在第Ⅱ阶段)MP=AP,两条曲线相交,AP达到最大MP=0,TP达到最大至于在第II阶段中的哪一点是最佳投入,需要联系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作进一步分析。当边际成本=边际收入时达最佳投入量第4节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1.等产量曲线(p136)概念: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特点: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表示产量越高;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等产量线凸向原点。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射线:两种可变要素投入数量的比例固定不变情况下的所有组合方式,其斜率就等于这一固定不变的两种要素投入数量的比例。(p137)射线与等产量线的不同含义:射线:投入数量的不变比例的组合(产量变化)等产量线:投入数量的可变比例的组合(产量不变)A.等产量曲线与射线:图示LOKQ1=50Q2=100Q3=150ABCDERk2k1k3L3L2L1B.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dLdkLKMPMPMRTSKLLK/在总产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劳动投入增加产生的产量的增加=MPL*ΔL资本投入减少产生的产量的下降=MPK*ΔKMPL*ΔL+MPK*ΔK=0MRTS=-(ΔK/ΔL)=(MPL/MPK)C.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原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C.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等产量线凸向原点的原因: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O1234571118LKQD.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而资本的边际产量是不断上升的劳动的边际产量不断下降的原因在于:当资本投入量固定时,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会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组合会沿一条既定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生产的第二阶段)。在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中,资本的边际产量不断上升的原因与劳动的边际产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相类似的,只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因此,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作为逐渐下降的劳动的边际产量与逐步上升的资本的边际产量之比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2.等成本线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成本方程为:C=ωL+rKrCLrKOKLC=wL+rKA(0,C/r)B(C/w,0)FG由此得:等成本曲线的变动要素相对价格不变,成本变化时,等成本线平行移动。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成本减少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成本不变时,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也导致等成本线的移动。工资(W)变化使等成本线以A点为轴心旋转。利率(r)变化使等成本线以B点为轴心旋转。3.生产者均衡:最优要素组合(图示)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OKLQ1Q2Q3ERSOLKEQRS要素组合的调整MR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分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3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