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西藏青稞的生产与栽培
西藏青稞的生产与栽培一、青稞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青稞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青稞磨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主食,也是酿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西藏自治区的青稞生产,不仅直接关系到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决定了青稞在西藏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前景。(一)青稞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青稞是藏民族聚居区的主要食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自治区始终都占首位,而且常年均占一半以上。青稞比其他作物有其早熟、耐瘠、丰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从河谷到高寒区,从东部三江流域到西部阿里,都以青稞生产为主,而且它的垂直分布昀高,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青稞产量高而稳定,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小麦相近,据1986年商业部绵阳粮食贮藏研究所对西藏5地(市)18个县不同地点的51份青稞籽粒测定,蛋白质含量在9.6~14.9%之间,平均含量11.3%。在氮肥丰富的河谷农区,蛋白质含量一般都超过12%以上。而且青稞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比小麦更易被人体吸收,与酥油、奶渣等拌成的糌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食品,携带方便,营养丰富,别有风味,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并以青稞为主体构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藏族人民的食物结构形式。由此体现了青稞在西藏粮食生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二)青稞生产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后,青稞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单产与总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50年代,西藏青稞播种面积约180万亩,但年总产量仅1亿公斤左右,平均亩产只有60多公斤。为了尽快解决西藏粮食问题,人民政府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推进先进农机具入于,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在总结提高群众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开展青稞良种选育及栽培规律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对推动西藏青稞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0年代,冬小麦在西藏大面积推广后,青稞播种面积和总产仍保持在55%和50%左右,种植面积昀少的1980年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亦分别占粮食作物的53.4%和47.O%,仍然远远高于其他作物。到1989年,西藏青稞种植面积又恢复到178.4万亩,占全自治区粮食播种面积的56.08%;总产量已达到3.42亿公斤,平均亩产192.2公斤,与1959年相比,30年增长了近一倍,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1981年以来,西藏青稞的种植面积与总产量一直保持回升和稳定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积极推广科学技术,不断增加了农业投入的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大面积亩产300~400公斤的丰产田到处可见,千斤高产地块亦层出不穷。一些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乡,平均亩产已达到350公斤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只要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青稞在西藏粮食生产中仍有很大的生产潜力。二、农业资源的特点与青稞的分布(一)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及分区西藏自治区地势高亢,峰峦叠起,低谷深沟,高差常达数百米乃至千米以上,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在区域划分上,除昌都地区外,以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为界,把西藏分为藏南藏北两大部分。由于藏南与藏北受不同纬度与海拔高度的影响,因此又按其不同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生产的特点,通常称藏北为牧区,藏南为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全自治区种植业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春青稞分布海拔较高,冬青稞分布海拔较低。而冬春青稞约有70%的面积分布在海拔3OOO~4100米之间的沿江河谷地带。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与农业自然资源特点,西藏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生态区域:1.温暖湿润,半湿润区本区海拔高度在600~3300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适宜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生长。气候特征是冬季较温和,有5个月以上的湿润夏季,年降雨量为650~800毫米,全年雨量主要分布在5~9月份,有利青稞生长。虽然有短期干旱现象,但连续干旱较少见。年平均气温为8.5~11.6℃,昀冷月平均气温为0.1~3.6℃,昀热月平均气温为15.5~18.8℃,极端昀低气温为-4.5~-15.3℃,极端昀高气温为30.2~31.2℃,全年0℃以上积温为2980~4330℃。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5%,无霜期为180~220天。在海拔2700米以下农区可以一年两熟,一般青稞收获后种一茬玉米、大豆或鸡爪谷等作物?也有部分地方青稞尚未成熟前在田间套种玉米。在海拔z500~3300米之间,一般为两年三熟,是冬青稞和春青稞的兼作区,冬青稞收获后尚可复种一茬夏玉米或荞麦。此区主要包括墨脱、察隅、米林、林芝、加查、朗县、家雅、左贡、八宿、芒康、波密以及亚东等县、区。此区内青稞种植面积平均不到粮食作物的二分之一,但冬青稞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2.冷凉半干旱区本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温暖,无霜期在120~160天之闻,冬季较寒冷,年降雨量在300~500毫米之间,而且基本集中在G~8月份,在正常年景下,能满足青稞生长的需要,但常出现短期干旱或持续干旱现象。年平均气温为4.7~8.2℃,昀冷月平均气温为-0.9~-5.4℃,极端昀低气温为-16.5~-22.6℃,极端昀高气温为25.8~32.7℃,年平均相对湿度40~50%之间,全年0℃以上积温2000~3030℃。适宜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蚕豆、豌豆、圆根等喜凉作物,一年一熟,部分地区可以复种一季绿肥或养麦。本区主要包括海拔3300~4100米的昌都、拉萨、山南、日喀则的广大农区近40个县。此区是青稞主要种植区域,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50%以上,少数地方达到70%,并且也有一些冬青稞的种植。3.寒冷半湿润区本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土壤凉寒,春季气温回升慢,生长季节短,无霜期在30~110天之问,夏季日照强,白天气温高,夜间较凉。因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以及一些河流、湖泊的影响,水源条件比冷凉半干旱区好。年降水量为580~680毫米,而且基本分布在夏季,有利于青稞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4~3.O℃,,昀冷月平均气温为-7.1~-11.9℃,极端昀低气温为-25~-36.8℃;昀热月平均气温为11.8℃,极端昀高气温为25.7℃;全年O℃以上积温为l500~1700℃;平均相对湿度为52%。本区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又受纬度的影响,气温偏低,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和阳山坡地带。在种植业方面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有少量圆根种植,一年一熟,有遭受霜冻危害的可能。本区主要包括边坝、洛隆、丁青、类乌齐、巴青、索县等县、区。4.寒冷半干旱区本区主要分布在海拔4200~4750米之间的半农半牧区。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春季气温回升缓慢,生长季节短,无霜期仅几十天。以帕里、错那、浪卡子等地为例,年平均气温为-O.2~2.4℃,昀冷月平均气温为-5.7~-10.5℃,昀热月平均气温为7.9~9.8℃,极端昀高气温为18.2~19.3℃,全年大于0℃以上积温为970~1400℃,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本区主要栽培作物有早熟青稞、油菜、豌豆。其中部分地区霜冻,冰雹灾害比较频繁,因此产量低而不稳。(二)青稞的分布青稞在西藏的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西藏自有农业以来,青稞一直是区内主要栽培作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量逐步提高。西藏的农事活动,恪守着传统的方式,这些方式是经过多年逐渐建立的,也是包含一定科学道理的农业措施,例如区内各地的换种,就是个传统的好方法。如当雄县过去零星种植的青稞种子是从浪卡子换来的白青稞,只有这个种子在当地才能收到粮食,后来称当雄黄青稞;浪卡子的白青稞同时又被引种到琼结县较高的山地种植,当地又称这种种子为“扬逊”(早熟种子的意思),尽管高山寒冷、缺水,但生长表现很稳定。当雄黄青稞与扬逊从外形上看很接近,但具体区别未作鉴定。琼结紫青稞原是琼结县当地的农家良种,产量高,有很好的抗逆性,逐渐推广到乃东、曲松和扎囊等县,但推广种植2~3年以后抗逆性表现逐渐衰退,然后再到原产地换种。尼木县的江日俄久是当地良种,目前种植已占该县青稞的45%左右。江日俄久是尼木县江日乡的当地良种;该县其他区、乡推广种植2~3年以后,仍然要到原产乡、村去换种子,这些乡、村很自然地成为江日俄久良种生产基地。以上仅是两个例子,其实西藏农民的换种是很普遍的,每当换回种子种植几年以后感到不如以前好,就去原产地换种子,这已成为习惯。换种子有一定的路线,有一定的规律,当地农民很清楚,总的趋势是由山区引入河谷,上游种子引往下游,海拔高的地方往低处引。通过一次换种,等于进行了一次更新,这是西藏区内的特点,也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海拔高的种子到海拔低的地上容易扎根,因为相同品种长期生长在海拔高的区内表现的抗旱、耐寒性较强,换入新区种植以后对某些病害可能有抗性。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换种是人为和自然选择和淘汰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经久不衰。这种有选择性的换种,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今天人们重视的品种区域适应性的内容,不同的品种通过相互换种可以选择到昀适应的地区安家落户。因此根据区内独特的换种规律可以认为,过去西藏很多地方农家良种尽管是很古老的,然而在它分布地区的生长表现仍是很稳定的。青稞的适应性还可以从它的垂直分布差异看出,从低海拔的600米,直到4750米的高寒区也能生长。一种作物能在同一区内的高差4000余米范围内生长,是其他任何粮食作物所不及的。并且在年均温O.2℃、年降水量仅100毫米的地方仍能完成生长,它的适应能力超过了小麦。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高原条件,使西藏农区和有种植业的地方几乎都以青稞为主要栽培作物。至于西藏各地农家品种的分布,总的还是合理的,但由于水热资源以及生产条件多种因素,各地青稞的种植比例有较大的差异。种植比例大的地方,青稞已成为单一的作物;种植比例小的地方,仅占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造成各地比例悬殊关系的主要原因是水热资源和生产条件。青稞不同种植比例的情况大体如下:(1)种植业并不发达,水热资源受到限制的地区如普兰、札达、日土、噶尔、索县、比如等县以及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麓的一些地方,除了种植青稞以外,其他作物生长受列限制,使青稞的种植面积占当地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其余只能种少数圆根、豌豆等作物。(2)藏南旱区、昌都地区部分县区以及措美、错那、浪卡子、康马、岗巴、吉隆、聂拉木等地青稞的平均种植面积达到80%左右。这些地方青稞比例之所以大,部分是因为热量低的原因,其他作物难以生长,而更多的地方是由于水利条件的限制,被迫种植青稞。昌都农区的大部分地方,青稞面积占60%。(3)年楚河流域以及山南、拉萨的许多县,青稞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大体处在45~55%之间。这些地方水热条件较好,基本上能种植冬小麦,少数地方还可以种植冬青稞。局部冬小麦种植比例大,青稞面积不足40%。(4)林芝地区五、六个县的青稞面积约占25~35%,近年有所增加,主要是扩种了冬青稞。这个地区平均海拔2800~3300米,年降水量超过500毫米。由于气温高、多湿、光照少,青稞容易倒伏,病虫危害较严重,不如小麦抗病。近年冬青稞扩种,如米林县冬、春青稞种植比例相等;加查、米林、林芝一些乡、村均以冬青稞为主。冬青稞成熟早,成熟时可以躲避病虫危害,因此冬青稞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以上是西藏青稞分布的大体情况,各地的种植比例是不同的,然而从大局上看,都是利用了当地的水热资源,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所以比较合理。但从全自治区的青稞种植与其他作物的布局来看,则各地差异明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麦类作物种植比例太大;水热条件较好的县,小麦和青稞两种作物占90%,豆类比重太小,仅3~5%;生物养地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说明青稞、小麦生产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日喀则地区的许多县比较重视豆类、油菜的种植,很多地方面积己接近20%,这对稳定和发展青稞生产,不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无疑都是有益的。三、青稞的主要栽培技术及其改进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稞生产也随着科技事业的兴起、生产条件的改善及物质投入的增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总结40年来发展青稞生产的经验,分析西藏青稞生产的
本文标题:西藏青稞的生产与栽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3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