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高中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想提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想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高中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像初中课程那样,可以凭借自已的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去的。对于难度更大,覆盖内容更广的高中课程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学习。3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教育家指出: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好的习惯。这是很有道理的。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4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俗说话:“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这里习惯指的是什么呢?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那么通常我们说的学习习惯又指的是什么呢?学习习惯是指同学们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5学习习惯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最低层次是不自觉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层次是较自觉的行为,它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它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动作习惯。6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举例呢?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会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进行阶段复习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注重反思,自己归纳整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的习惯;提问的习惯;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7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联想、想象和假设的习惯;广泛吸收多方面信息的习惯;学会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互相合作,争取集体成功的习惯等等。8现在我们将这些学习习慨括为以下几点:①观察思考的习惯②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阅读③阅读自学习惯④总结归纳的习惯⑤切磋琢磨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等。9观察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10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就是通过课堂上培养和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事物、人物、实验、插图及老师创设的种种情境,逐渐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创新是一种改革现状,打破旧框框的活动。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自信心,具有较强的独立钻研能力和能在种种不利状态下具有能坚持不懈,敢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良好的心理素质。11阅读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12总结归纳的习惯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13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14练后反思的习惯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可轻易放弃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15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在问题面前养成不是局限和满足于从一个角度去寻找答案,而是从二个、三个,甚至更多的角度来探讨问题的答案,从而使答案更趋向于成熟和完善。联想、想象和假设的习惯。我们培养学生联想、想象和假设的习惯,除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发和拓展学生的右脑功能。16广泛吸收多方面信息的习惯。我们提倡培养学生广泛吸收信息的习惯,就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息以外,还能学习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脑网络来吸收知识信息,为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学会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这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经常引导、鼓励学生用手比比划划、练练做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17注重反思,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这主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学习的情况及所获取的知识,并通过归并、删节、提取,整理,从而使这些知识好记、不宜忘。互相合作,争取集体成功的习惯。同学们从小养成与人共处,尊重别人,主动参与,在既亲密又制约的环境中形成乐于合作的习惯。书写端正、干净的习惯从入学之日起,告诫同学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立身行事的资本。要求同学们写字端正、规范,标点正确,书写干净,字体大方。18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课前预习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等等,总之,成长中的高中(青年)学生,一定要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进校(小)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形成恶习,将贻误终生。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艰难。19我想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课、读书、练习”三个环节抓起。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那些地方抓起来呢?20上课环节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高一的第二学期和高三第二学期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21读书环节对于教科书,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想读而读不好”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教难,不会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高考也不考书本,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22练习环节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23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高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对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和讨论,并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偶有错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24除以上三个环节外,在学习中我们需要制订计划,订计划有好几种方式:有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有单科计划和综合提高计划……。订计划要有一定的讲究,要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计划订得太高,一时实现不了,势必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计划订得太低,过于容易达到,自己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提高,而且可能会助长自满和狂妄的情绪;计划订得太死,缺乏灵活,一切都来个条条框框,甚至具体规划到几点几分干这个,多少分钟后再干那个,不能随机应变,可能会使自己很快感到厌烦,难以继续坚持下去;计划订得太松,又根本起不到计划的作用。25所以订好一个计划,要先思考,要参考曾经订过计划的利弊,要认清自己当前的位置,找准一个合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严格标准,以保证计划的正常进行,但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新出现的情况能及时解决,调整;执行计划时,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设定目标也是制订计划的一种方式,其最大优势在于灵活*强,不束手束脚,但要求较高的自觉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这种计划方式。26到底是订具体的计划好,还是只设定目标好,对于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完全在于自己的习惯和兴趣。二者都有利弊。一般人倾向于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勾勒出一个基本的框架,再以不同的方式朝这个目标努力。27
本文标题:高中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7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