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苏书记讲党课——乡村振兴辅导报告(定稿)
-1-乡村振兴战略辅导报告苏君(2018年3月29日)同志们:今天,根据省委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借助市委党校这个平台,我就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话题,与大家开展一次研讨交流,以期进一步深化大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切实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实施做了具体的安排。对于我们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基本遵循。下面,我结合白银实际,从乡村振兴的大势走向、政策取向、路-2-径方向、政府导向四个方面,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一,深化认识,准确研判当前“三农”工作的大势走向。振兴一词是与落后、衰落相对而言,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农村生产要素加快向城镇流动,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乡结构失衡。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国家,这一历史过程也不可避免,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衰落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和突出问题。白银虽然是工业主导型城市,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市171万人口中有89万人是乡村人口,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支撑。但客观地讲,我市的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全国全省相比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我们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和着力重点。从产业基础看,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振兴农业产业,我们的农业就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我市产业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边缘-3-化。农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矛盾突出,部分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影响力,导致农产品种强销弱、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业效益不高。比如,我们有21.72万亩的枸杞,但销售、价格一直由宁夏来主导;我们的苹果质量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只能打静宁的牌子来销售;我们的大棚蔬菜与武威等地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都有很大差距;会宁的小杂粮,产量也很大,但人们一说起小杂粮,首先想到的是庆阳,还谈不到会宁,等等。二是农业效益低下。农业生产成本呈上升态势,但农产品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大宗农产品一收获就上市,价格完全不受农民自己控制,形成了产品产量越高、价格走势越低,增产不增收的市场怪圈。就拿玉米价格来说,在20年前就达到8角到1.2元了,现在玉米价格有时候甚至还达不到20年前的水平,这种情况下农业如何增收,农民如何致富。三是农业的生态功能弱化。比如,有些地方一味地追求农业产量,忽视了对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宽,农业污染和农用地环境风险日益凸显,农村不再是“犬吠深-4-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世外桃源。从基础设施看,虽然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对农村水田路电林房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短板。就拿路来说,别说县县通高速还没有实现,有些偏远村社就连硬化路也没有实现全覆盖,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仍然是这些地方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我们说要致富先修路,没有路致富也就成了空谈。再比如,一些村庄建设没规划、没气质、没特色,宅基地违规乱占、农房乱搭乱建,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此外,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农村与城市差得很远,大多数村庄没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有些地方连秸秆都没有标准化处理,很多厕所与牲畜圈舍混杂。从发展差距看,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3元,还不到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扣除生产性支出,农民的消费水平更低。此外,我市还有14.65万人没有脱贫,其中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有特定贫困人口3.78万人,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更低。这些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硬就硬在时间紧、-5-任务中,要用不到3年时间攻克这些深度贫困堡垒,犹如蜀道之难,好似泰山压顶,没有一些超常规的办法,就难以如期脱贫;硬就硬在全市贫困地区多在自然条件严酷的极度干旱山区和风沙移民区,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硬就硬在缺产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一些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种植养殖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有些深度贫困村甚至不具备发展产业的条件;硬就硬在一些贫困群众久居大山深沟,“搬不出”与“扶不起”两难并存,“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脱贫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等等。从突出矛盾看,当前,农民年龄知识结构、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比如,乡村衰退导致的“乡村病”在广袤农村初见端倪,由于农村社会秩序、农民思想观念和行为价值取向等剧烈变革,导致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农宅残垣断壁,院内杂草丛生,老弱妇孺留守,几乎见不到年轻人;一些村庄“形虽-6-在,神已散”,优秀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失效,不孝父母、不管子女、不受婚则、不睦邻里的现象日渐增多,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相见语依依,把酒话桑麻的真情;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减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集体意识薄弱,农村矛盾纠纷增多,乡村秩序的基础受到很大冲击,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会积重难返,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还要看到我们实施乡村振兴的优势和机遇。经过多年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相继建成了景电、靖会、兴电等25处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近150万亩,瓜菜、枸杞、大枣、小杂粮、肉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黑毛驴、奶骆驼等特色养殖方兴未艾,甘肃条山早酥梨、靖远宏兴香水梨、高原宏枸杞等一批“银字号”农产品享誉全省乃至全国,“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242.1万亩,“花村·顾家善”等一批美丽乡村和田园小镇已成为白银的靓丽名片,这些都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7-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升温,民间投资农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村农业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第二,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取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扶持政策不行,不争取政策更不行。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和省上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具体支持政策,农业部、住建部等部委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相关规划,一系列扶持措施呼之欲出。我们必须把握大的政策取向,立足自身条件提前谋划,做好基础工作,加强项目储备,主动和省上、中央衔接,力争这些政策尽快在白银落地见效。比如,产业支持政策方面,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国家和省上从各个方面进行推动,财政部发布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通知,我省被列为18个试点省份之一。省上出台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扶持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设烘储、直供直销、电商营销等设施,发展“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8-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返乡下乡人员创办农业、畜牧养殖、林业及农机服务等新型经营主体,符合要求的列入国家相关重点工程项目,享受专项扶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特别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力争到2020年,新建旅游专业村500个,标准农家乐10000户的目标。这些意见方案目的都在于推进农业政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只要我们在这方面多谋划对接,必然大有可为。再比如,在农村改革方面,中央即将出台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继续扩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等,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和农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这些政策必将激活农村市场主体和要素,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又比如,在生态建设方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中央已经制定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9-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针对农村厕所这个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突出短板,特别部署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解决农民关心的关键小事。我们省上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方案,出台了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这些政策措施都是振兴乡村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长远的、可持续的视角加以对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生态环保政策,在开发建设、发展产业过程中,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第三,统筹推进,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方向。十九大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是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路径的明确指示,也是我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重点和工作方向,必须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强化举措、统筹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0-为主线,着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产业兴旺。一要突出特色化。我市自然环境多样,气候条件适宜,加之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工业污染轻,适宜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这一点,各方面的认识是清楚的,采取了一定措施加以推进,但这方面的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如靖远的蔬菜、枸杞、羊羔肉,会宁的小杂粮、胡麻油,景泰的甘草、戈壁鱼虾,平川的黑毛驴和白银顾家善的“花”等特色产业,规模、面积、产量都在逐年增长,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但始终没有做强做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优势不优、特色不特,扬长避短的文章还没有完全做起来。把优势产业做特,把特色产业做精,是我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功夫,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会宁县头寨子、河畔、郭城一带的苹果产业和靖远北八乡的枸杞产业,规模大、品质好、效益高。这就说明,在培育特色产业上,只要我们立足实际、找准方向、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大有作为。为此,我们一定要抓好两头产业,一头是稳定马铃薯、玉米种植和牛羊养殖等草食畜牧-11-业基础产业,另一头是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在稳定基础产业的基础上加大调结构力度,把玉米、冬小麦等供给过剩或产量低的作物调减下来,给特色产业发展留出空间,扩大产业规模。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橘生南方为橘橘生北方为枳,凡是特色产业,都有一定的适生区域,所以我们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环境,找一到两样适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不能违背自然条件,盲目跟风。二要突出优质化。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食物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现在有机苹果、有机蔬菜、有机面粉等有机食品随处可见,虽然物美价不廉,但仍然供不应求,原因就在于其有机的种植方式,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是真正无添加、零残留,安全健康的食品。我们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说的就是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是农产品优质化的最基本标准和底线要求。如果我们连这个起码的底线要求都做不到,群众对“舌尖上的安全”都不放心,农产品竞争力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坚持坚持品质为先,推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杜绝大肥大药,多施用农家肥、有机肥,提升农产品品质。三要-12-突出品牌化。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吃也要牌子
本文标题:苏书记讲党课——乡村振兴辅导报告(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7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