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思想史授课人为什么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于是人类经过几百万年不断进化的管理(没有组织、协调、指挥就会有内耗),形成的整合力量,终于使得......站在了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论贝爷为什么没敢吃奥巴马透视管理学的两个角度:管理之道与术道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术具体的技术但是道术例:小李飞刀提炼管理精髓中的道,通过个人的领悟,达成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不用在机械式的照搬,可针对现实的各种情况,不断变招、创招。管理二字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管理的思路体现在管理二字上管理的“管”——安(安排)——配置资源(把组织的资源最佳的配置,配置到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的地方上去)管理者也是一种成本,管理者将有效的资源按配安置好。使得组织产生更大的增量,管理者的价值就得到实现。《圣经摩西纪事》管理二字管理的“理”——治——理顺资源,把资源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形成不同的关系,进而带来不同的结果。关系不理顺连在一起的各种因素就会带来各种相互内耗、冲突,就会把一切增加的量耗费殆尽;理顺关系,各种资源就会相互推进、相互促进,效率产生了,就会形成更大的增量(1+1>2)所以,归根结底:管理就是把组织拥有的资源做最佳的配置,最好的处理。这是一门讲述中外管理思想发展历程,各时期代表性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及在管理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课程。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发展、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激励理论、领导行为理论(中期)现代管理理论综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发展趋势。绪论一、管理思想史研究对象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辨证关系;生产方式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二、管理思想史的学科发展1、零散研究阶段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的部分内容分散存在着。2、专门研究阶段近现代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普遍追求。管理研究领域也越加广泛,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步引起关注。三、学科特点1、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2、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四、基本要求1学习、借鉴和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创新和发展。研究和学习管理思想史,必须在探索共性规律的同时推进管理创新;2要从国情出发学习和理解管理思想史,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之路;3要积极挖掘和发展中国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不仅成为滋养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智慧之源,而且也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开发和利用。主要内容安排A早期管理思想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二中国的管理思想三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B古典管理思想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古典组织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中期)六行为科学的产生七激励理论八领导行为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九现代管理理论综述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E当代管理理论趋势(后现代)十一当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思想的演进历程18-19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孕育产生古典理论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第一部分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工业革命以前国外管理思想的发展。工业革命以前,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国家、军队、部落、教会和家庭,也有小规模经济活动的管理。早期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1、法律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2、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是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3、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4、在工程和军事管理方面表现出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第一节古代社会的管理思想一、苏美尔人的管理思想二、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三、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四、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五、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六、古罗马人的管理思想A苏美尔人的管理思想法律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古代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35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王宫、神庙、文字,产生了城市国家。他们用牛拉犁,用金属镰刀收割,用车子运输;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创作了美妙的神话和瑰丽的史诗,发明了计算重量和长度的方法,发明了太阴历等。苏美尔人建立了最早的法律体系,汉谟拉比法典现在看来大体上是苏美尔法典的修订本,这部法典是几乎所有闪族人一一巴比伦、亚述人、加勒底人和希伯来人的法律的基础。苏美尔人庙宇中的祭司通过庞大的赋税制度积累了大量财物,如畜群、钱财和房地产等。为了管理这些财物,他们在泥板上用文字记载账目、文件等。B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1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是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古埃及人建立起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法老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拥有对埃及国家财产的全部支配权,法老政权制定了土地制度、税收制度、档案制度,把权利和财富都集中在自己手上。2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精心计划、组织和控制,安排和解决食物、住房、运输问题,表现出非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在工程管理中,每个监工大约管理10名奴仆,反映出他们已知道每个管理者所能监督人数的管理跨度是以十为限。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精心计划、组织和控制,安排解决食物、住房、运输问题,表现出非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胡夫大金字塔底边原长230米,塔原高146.5米,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古埃及人与胡夫大金字塔C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古巴比伦人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法典。它涉及社会及商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如:出售、契约、合伙、协议、期票、借贷、租赁、转让、抵押、遗产、奴隶等,对各种职业、各个层面土人员的责、权、利关系给予明确的规定,提出了民事控制、事故责任、生产控制与激励以及最低工资的规定。巴比伦人首先认识到责任不能推诿给下级这一原则。*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约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统一两河流域与颁行法典的历史活动而著称。对内推行缓和阶级矛盾、加强王权和发展经济措施,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反映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TheCodeofHammurabi)D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希伯来人同样注重依法管理,其法典要比汉谟拉比法典开明进步一些。希伯来人很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大卫王统治时期,为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将耶和华神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以西节为首的犹太祭司宣扬耶和华神是宇宙间的惟一真神,是犹太人的“救世主”,他将帮助犹太人复国,建立起一个祭司宗教权力与贵族政治权力合一的统一的神权政体国家。在工程和军事方面表现出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E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中充满着知识和思维的力量,他们崇尚民主管理,建立了有一定民主成分的政府。认识到了专业化与合理分工的原则以及管理的普遍性原则,提出管理是一种独特的技艺。他们用音乐来调节艰苦、单调、重复性的工作,把财富是否得到增加作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认为加强人的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任务。经济活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希腊三贤”。“议会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称为“希腊三贤”。他以传授知识为生,一生艰苦。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研究哲学。曾三次参军作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逃亡的建议。在欧洲文化史上,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是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正义,勇敢,诚实,智慧,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等。“伦理哲学”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贵族,师从苏格拉底。苏死后,他游历四方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设立一所学园执教40年,直至逝世。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面识为度。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将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3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3种品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一群囚犯在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但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愚蠢。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亚里士(斯)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F古罗马人的管理思想1、古罗马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股票)2、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罗马人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3、罗马人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以及以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其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的能力。罗马军队实行“10人编队制”。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迈克利先在军队中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罗马军队实行“10人编队制”,骑兵有“
本文标题:管理思想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9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