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2、介绍作者: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⑵介绍作者: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⑶听范读⑷个人自由朗读。⑸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⑴昼:白天。⑵耘:除草。⑶耘田:在田里除草。⑷绩麻:把麻搓成线。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⑹未解:不懂。⑺供:参加。⑻耕织:耕田织布。⑼傍:靠近。⑽桑阴:桑树下。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质疑: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⑴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⑵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⑶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2、指名读。3、老师配乐吟读。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六、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七、知识的延伸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夏时田园杂兴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八、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本文标题: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1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