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怎样有效听课钱梦龙老师写给一位青年的信应该承认,你的课从某种角度看,是相当不差的。你很善于营造课堂气氛,教学语言简练、风趣,还带有一些鼓动性,学生的情绪都让你调动起来了,设计的问题也难易适度,符合中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没有松散的环节。在评课时,老师都肯定了你的成功,我也为你的进步高兴。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两堂课恐怕就不免有点遗憾了。确实,学生在回答你的提问时,举手踊跃,发言也很广,于是给人造成了学生思维活跃的印象。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事实上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在整整两堂课内,他们除了听你讲解以外就是回答你的问题。你的讲解和精心安排的那一串串“连珠炮”似的问题,就象一条无形的缰绳,紧紧地拴着学生,把他们牵来牵去;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似乎思维活跃,实际上思维活动的余地非常狭窄。不知道你自己意识到没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你没有安排,哪怕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的机会。我本认为,课文中那些描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精彩感人的语段,你会指导学生在朗读或默读中去细细品味的,可结果呢?都被你的“分析”和哪些频繁琐碎的问问答答挤掉了,我有些怀疑,这样上阅读课,果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吗?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论1、课堂教学要素2、“三维目标”3、学习方式(三种)4、转变七种观念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建构一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多种媒体的功能优势得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得以完整和准确把握的新型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要素:(1)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师;学习过程的指导者(2)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人(3)教学信息: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的反映(4)教学媒体: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学习的工具2、“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与具体学习内容结合有机统一的整体,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补充。73、三种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也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又称为发现学习,其本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问题性。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探究学习的关键。第二是过程性。它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第三是开放性。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不仅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蹊经,具有开放性。(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方式。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对小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4、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2)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11二、对听课的新认识听课,重在“听”,即“听老师讲”,关注的主要是老师讲课的技巧、方法,关注的是老师的功底,即“会不会讲”“能不能讲”“讲得好不好”。它的基本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地位”观课听课12(一)观课“听课”变为“观课”,不只是换了个名词,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主体的转变。不只是观察“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是根本性的改变。13(二)听评课观念的转变献课评课观课听课讲课议课14(三)观课的最佳位置观课,重点观察的是学生学习情况,因此,观课教师应选择坐在讲台两边,能观察到学生情况,也可坐在过道中,近距离观察周围的学生。15观课目的类型调研型推门式指导型检查型评比型观摩型三、观课目的类型16四、观课者的心态正确心态一是改进工作二是客观实际17新教师听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观摩学习,主要看上课教师是怎样教的。如重点难点是怎样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的等,并在今后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创新。18五、观课前的准备四看一问一想19四看一看课标二看教材三看练习四看课时20一看课标大致把握学科特点和性质21一看课标(平时)语文: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2数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23二看教材(当堂)看教材中文章所在的单元主题研读文章内容,把准重难点,观察教师对重难点的处理24三看练习(当堂)认真揣摩出题意图,帮助把准教学目标,同时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25四看课时看本节是第几课时,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26一问(课前问)课前最好询问教师设计意图和想法,与教师沟通,同时便于课堂观察。27一想了解本课后,自我设想,如果我来讲,我会如何设计。28五、观课的内容和角度观课观教师观学生29观教师(六观)一观教师的教学理念二观学科特点的把握三观教师课堂设计五观教学方法的运用四观课堂教学效果六观教师的综合素质30一观教师的教学理念从学习方式上来看从主体体现上来看从能力培养上来看看是主讲还是主导看教师言行以谁为中心看是否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看是否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看是教知识还是教方法31三观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是否清晰,目标落实到位目标设计是否准确是否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可操作性数量适当有可检测性清晰、渐进、步步落实目标,最后回归目标知识积累丰厚学生活动充分教师三讲三不讲32教学流程图确立目标评价目标导向目标你想到哪里去是否到了那里这样到哪里去33教学流程清晰古诗教学读诗析诗品诗诵诗34教学流程清晰文言文教学朗读译读品读诵读35教学流程清晰现代文阅读初读感知精读探究悟读拓展品读赏析36教学目标步步进行指导落实有感情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好语气读出重音读准语调读出感情37四观教学效果有效传授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升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落实了教学目标38五观教学方法运用数学:动手作图、先学后教、探寻方法规律语文:朗读、品析、感悟、美点寻踪、写作训练体现学科特点39六观教师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板书设计能力与学生亲和力仪容仪表教态多媒体运用力40板书四美内容美—字词无误,内容精当,线索分明,重点突出。形式美—布局合理,条理清楚,造型美观。书法美—字体工整美观,受到美的感染结构美—结构匀称,布局精巧。41观学生一观整体状态三观思维状态二观参与度四观学习效果42观课后的思考微观方面2、教师的教学理念1、学校对教学的管理情况1、教师行为透出的教学理念宏观方面3、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具使用2、教师对课标教材把握情况3、对教学设计改进的思考4、教师业务素质提高问题•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43六、怎样做听课记录1、听课记录的基本结构(1)课堂实录(写在左边):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情况及教学效果。(2)教学评点(写在右边):包括教学思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结构设计、方法选择、手段运用、基本功、教学思想。2、注意点(1)听、记要分清主次。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2)记录要有重点。对内容要有选择,要详略得当,文字要精炼。一、评课理念1、评课,是使人进步的阶梯,能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学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2、评课“八忌”:一是听后不评;二是不痛不痒;三是抓不住关键;四是面面俱到,分不清主次;五是老好人;六是语无伦次;七是孔中观人;八是追赶时髦。二、评课的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激励性原则;5、因人而异原则;6、艺术性原则;1、实话实说原则;2、“心理零距离”原则三、一节课的评价标准(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体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目标明确、恰当。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彻教学过程始终4、教学内容安排恰当,容量合理。5、能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6、能依据教材内容适时拓展。(二)教学程序1.变“线性”结构为“框架”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密度合理。2.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符合规律。3.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4.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三)学习策略1.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情感投入)。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7.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4、创设情景,引导自主、合作、探究活动。5、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6、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表现。(四)学习状态1.学习兴趣得到调动,注意力集中。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活动面大。3、学生有充分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4、学生能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5、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平等地交流。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5.应变和调空课堂能力强(五)教学基本功6、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组织安排;教学设计;5354
本文标题:怎样有效听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1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