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优化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各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问题。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风风火火进行着,但是,在客观化、标准化考试的牵引下,愈演愈烈的是对训练的空前强调,而且演变成机械操练,大量做题,做各种练习题,做各类模拟题,以至于不读书,只做题。我并不一概地反对训练,但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乃至思维方法,都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时代在前进,当我们更多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问题时,就会发现,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前提下的语文训练,教师的训“主导”不起来,学生的练也“主动”不起来,教师和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应试的奴隶,而这与新课改,新课标的精神是相违背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交融。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所想到的是让孩子多看点课外书,多练练笔,多写点文章,这对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人越来越面临着精神贫困化、文化市井化和语言浅俗化日益危险的今天,“满城尽吹选秀风,超女快男闹哄哄”的背景下,我认为优化阅读环境,提倡中小学生积累和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更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下一代的终身发展。因为忙于应试,教师与学生无暇顾及阅读,因为忙于生计家长无暇顾及小孩的阅读积累,更是因为功利而不在乎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做好阅读环境的优化,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一、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意识和兴趣,我校多年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布置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新书推荐栏等;广播站积极宣传学生课外阅读作品。我在教室内除了张贴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外,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图书角的书都是学生们自己精心制作的,或者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我让学生把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认为对自己教育最深、感触最大、最精彩的语段,摘录下来或剪贴在读书笔记上,针对这些摘录,写一些赏析及感想。我往往不在形式及内容上作过高的要求,学生会把它作为一种快乐来做,一本本读书笔记在同学们的精心布置下,令人赏心悦目;在图书角,我让同学们互相传阅,互相学习,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既感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他们浓厚的读书氛围,让书香之气香满教室。二、优化课堂教学,搞好阅读教学。以“讲析”为主要特征的课堂阅读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听客”或“看客”,消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拓展他们的思维的空间。要体验教改成功的乐趣,就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态度温和,表情亲切,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信任学生,允许学生提不同的意见,放胆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感悟,然后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或老师的点拨,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时,我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读,先读题(我把“云”和“天气”用红色的粉笔标示出来),通过教师有目的带读,让学生由课题就感受到这一课讲述的是“云和天气的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解决课文生字词的基础上,从文章中阅读,找关键性的句子——云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有什么样的云就会有什么的天气,从而达到了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分四人一小组,质疑,讨论,(我们该怎样看云识天气呢?)最后由每组中的一名同学回答。整个过程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形成一个同体。同时我还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发现法,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有几种形态?作者怎么描写的呢?现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谁发现的最快最准”。一分钟后,比赛看哪一组发现的多。接着,用同样的方式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找出“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用画表格或是或图画说明的形式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归纳与理解,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的学生当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针对汇报情况,抓住重点进行适时、适当地点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一步一步地带着问题分析阅读课文,带着成功的喜悦阅读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自然的提高了阅读能力。三、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家庭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因此,优化学生的家庭环境,提高学习质量有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有一些家长把重心放在工作上,挣钱提高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质量,一切向钱看,却忽视了小孩的教育与心理健康成长。我认为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就必须把家长的观念由盲目挣钱消费型转变到挣钱读书型。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在业余时,不再是赌博,看电视消遣,而是读一些健康杂志,小孩在耳濡目染之中也学会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电视普及,电脑进入了多数人的家庭,一些家长为了取悦孩子学习,给孩子一定的上网时间,可孩子难以抵挡电脑的诱惑,一些游戏等给孩子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如“满城尽吹选秀风,超女快男闹哄哄”带来的是学生懒于读书,纷纷做起了模仿秀,这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往往是一辈子的。面对这种状况,我就给学生以指导,要求他们观看如中央4套名人说书的节目,学习其中的名家语言,还有我要求学生在观看一些电视节目时遇到一些优美精辟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为了让学生读懂电视节目的主题,我利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作为电视评论课。同时,我还把学生看电视的建议成书面文字,发给每个学生家长,要求他们督促学生。从而,做到指导学生的看电视,但又不失阅读的机会。现在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给学生建立书房,书房的书要做到适合学生自身条件,选择好阅读材料。对喜欢体育的学生不妨提供有关运动的资料,对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提供莎士比亚的戏剧,对喜欢小说的学生不妨提供当前流行的好作品……这样,学生通过阅读作品从中潜移默化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优化阅读环境,学生也乐于阅读,完成阅读积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提升了人生境界,而且还强化了人文精神,学生的全部生活浸润在自身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自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赞叹和希望的: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轻舞飞扬——“语文学困生”的教学深思俗话说:“五指也有长短”。对一个班级来说,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可能没有,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中学语文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要特征是安于现状,不求挑战;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缺乏想像,见树即木。为改变语文学困生的这些特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一、培养大胆质疑,打开思维的枷锁。语文学困生习惯安于现状,不求挑战。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培养他们大胆质疑。质疑有众多好处,它可以打破迷信,发现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质疑获得真正的知识,“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习的趣味就逐渐产生了。当然质疑不等于胡乱猜疑,书不能尽信,但也不能尽疑。那么,怎样才能打开思维的枷锁,培养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呢?(1)培养学困生的信心,让他们树立一种理念:我能行,我一定能行。语文学困生一般心理较脆弱,自卑心较强。作为教师就应该多鼓励他们,多肯定他们的优点,逐步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其次,智力较差的学生仅为3‰,这就从理论上说明大多数学困生并非先天不足。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时,曾因经常提一些古怪的问题和成绩不佳而被勒令退学,老师给他的评价是“智力一般”,所以当有人赞叹他是“天才”时,他只是微微一笑,说:“天才嘛,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凑合起来的。”(2)教育学困生体会“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是人写的,名人、老师都是普通人而不是神,凡是人都总会有错误的。譬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的《桃花源记》中我认为就有一处注解不准确。编者把“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注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其实《桃花源记》中的“外人”是不同的。“悉如外人”是那个渔人所见后的所感。因为渔人是世人(晋人),误入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频生异感,觉得桃花源与他所在的晋朝不同。因此,渔人以他所生活的晋为世内,桃花源为世外,这个“外人”当然指“世入之人”,即晋以外的人。而后文所说的“遂与外人隔绝”中的“外人”则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即世人。因为说话者是桃花源内的人,他们向渔人介绍情况,则以桃花源为内,以晋及以前的汉魏为外。(3)教育学困生要勤于思索。勤于思索使人的头脑会日益聪明,使人的眼光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大发明家都是如此。语言学家段玉斌认为古无去声,而另一语文学家江有浩认为古有去声。江有浩的这个结论通过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研究而证实。李四光用地质力学的原理否定了欧洲一些科学家认为“中国贫油”的谬论,为中国石油的发现、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对问他的人说:“我一直在想、想、想……”、“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心的思索。”二、提倡独立思考,打破思维的牢笼。针对语文学困生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的随俗心理,我们要教育学困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困生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可以锻炼并提高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还可以自觉地抛弃一些陈见、俗见,养成良好的语文鉴赏能力。怎样才能打破思维的牢笼,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1)要让语文学困生克服依赖的习惯。教师在上课时,不要把什么都告诉学生。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到课外,搜集资料,独立完成。例如:“斤斤计较”中的“斤斤”到底是什么涵义呢?教师可以设计四个答案,让学生到课外找资料,独立完成。A、以前度量衡不统一,各地的“斤”不一样,有公斤、市斤等,所以买东西前,要问问卖方的“斤”才不致于受骗,“斤斤计较”由此而来。B、“斤”,察的意思,成语“斤斤其明”中的“斤斤”就是明察的意思,斤斤计较的“斤斤”即引用与此。C、“斤”就是斧头,秦朝汀洲一樵夫买卖十分刻薄,卖柴时每砍一斧前必量一次,怕吃亏,当时人嘲讽他斤斤计较,此后便沿用下来。D、“斤”是计量单位,商朝宰相伊尹微服巡视民情,路过市场时,见买卖者斤两计较,故而“斤斤计较”由此而来。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一定会找出答案B。(2)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排除流俗的干扰。譬如,老师让学生写一篇《谈用功》的议论文,一般学生肯定认为只要用功,就能学得好。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几个问题:用功就能学好吗?不用心行不行?方法不对呢?学生思路一开阔,就会明白:在用功的同时,还要用心、方法得当。(3)比较不同的观点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毛”在初中课本中多次出现。九年级(上)《出师表》一课中“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解释“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九年级(下)《愚公移山》一课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把“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译为“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第二注解错了。因为土地再荒凉,也不能绝对说不长草木,第一注解,“毛”是“苗”的通假字(见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及《古汉词语词义答问》)。愚公尽管“年且九十”,也不至于“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应该解释为“树”较妥。三、开拓想象的视野,拆除思维的樊篱。语文学困生大多数喜欢用单向思维,而不喜欢用发散思维,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发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的思
本文标题:优化阅读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5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