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1《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个人成熟的阶段,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懂得如何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2、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在以后的写作中利用此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愉快,并进一步形成与同学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和他人。2、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体会与同学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从理性的角度理解父爱和母爱,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和他人,并懂得构建成熟的灵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分析作者笔下的父母之爱和如何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并形成学生自己观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PPT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并播放表现母爱和父爱的一组图片。2师: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中,一位平凡的母亲同时与儿子被困于泥石流中,在被埋长达8个多小时的漆黑绝境里,她拼命托举起怀中的儿子,直到救援人员赶到。灾难当头,为了护卫自己的孩子,一位母亲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在泥沼中,她将孩子牢牢托举了8小时。从我们呱呱坠地起,就无时无刻不再感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正是由于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才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每天都在体会着父母不同形式的爱,那么你们对父母的爱有什么样的深刻体会呢?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眼中的父爱或者母爱是怎样的?(请同学起来交流)(音乐停)(让学生对父母之爱有感性的认识)在以往的生活中,我们每个同学都体会到了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同时同学们也曾经做过一些爱父母的事情,以往我们的爱是具体的感性的,而今天我们将站在一个理性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份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的世界,体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二、介绍课文背景,走进弗洛姆教师介绍课文出处:本文选自埃里希·弗罗姆所著的《爱的艺术》,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没有获得爱的人正是由于爱的能力发挥的失败,克服这种失败的唯一途径是研究爱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学会这门艺术,找出爱的失败原因,并且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弗罗姆把爱看成是一种主动能力。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认为爱就是如何惹人爱、即把爱作为别人恩赐的情感的看法,也彻底抛弃了富有宗教色彩的关于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传说带给人们“姻缘注定”的世俗的宿命论观念。这种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人们爱的失败,不能总在客观领域找原因,怨天尤人,这不但不能很好地生活,而且只能更加远离爱的绿洲而走向爱的荒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对弗罗姆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那么在本文中,弗罗姆究竟是如何诠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后桌讨论交流,合作划分段落,汇报分段依据及结果。并把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来。3(同学分段结束后,选几组同学进行汇报,不需要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对分段依据言之有理即可。对有创意的观点进行表扬)教师小结:本文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论述人从婴儿到少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四、分段阅读,加深理解师:通过第一次的阅读,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对作者笔下父母的爱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我们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感受父母之爱的能力的发展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深入的感受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究竟是有怎样的秘密,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爱别人和被别人爱。请同学们再次地阅读课文。1、精读1—3段,感受孩子的爱的发展变化过程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3自然段,思考:一个人的爱的能力是如何发展的?请勾画出文中你认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爱的能力的发展过程的句子。(提示学生可以从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各阶段爱的发展特点进行思考)(同学阅读完毕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尽量给予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人爱的能力从无意识的爱发展为意识到需要被人爱到学会爱别人再到为别人创造爱。总之一句话,一个人的爱从爱自己转向了爱他人,正如作者所说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2、精读4—7段,体会父母的爱师:通过1—3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对孩子的爱的能力是怎样发展变化的,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4—7段,思考:(1)父爱与母爱有什么区别?4(2)父爱与母爱的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各表现在哪里?为什么?(3)父爱与母爱各有什么作用?勾画出你认为能回答这些问题的相关句子,并进行总结归纳。请同学逐一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1)父爱与母爱的区别: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要得到父爱必须顺从,否则,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2)父爱与母爱的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母爱:(优点)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是不容易失去的爱。(缺点)全世界只有一人能给的爱,无法用努力换取的爱。父爱:(优点)代表思想的世界,指引孩子通往世界之路,需要用努力去换取的爱。(缺点)容易失去的爱,必须用努力才能换取的爱。母爱:经历了孕育孩子的过程,认为孩子来之不易,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会投入到孩子的身上,也希望通过培养孩子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父爱:对比起母爱来说是一种理性的爱,没有经历过母亲的痛苦,所以相对冷静地给予爱。对孩子有许多的期望,而把期望转变成对孩子的要求。(3)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母爱: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温和独立父爱:给孩子信心,指导孩子生活,理智自信3、精读8—10段,体会成熟的爱师:我相信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爱”有了新的认识,大家都渴望自己能够拥有成熟的爱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呢?请同学们阅读8—10段,思考:成熟的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引导学生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思考)请同学回答后,教师小结:在作者眼中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给予孩子成熟的爱,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成熟的爱应该是这样的:作为母亲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应该希望孩子独立;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应该使孩子更加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5同样,在作者眼中一个成熟的人拥有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在他心中既有母亲的良知,又有父亲的良知,在内心建立起父亲和母亲的形象,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成为自己的父母。总之,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五、回顾课文脉络,深化理解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课文的基本脉络,并且对作者笔下的父母之爱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总结本文的写作脉络。请同学总结后,教师小结:本文思路清晰,脉络清楚,作者描述了两种爱:一种是孩子的爱,一种是父母的爱。作者通过论述一个人如何发展成为一个人拥有成熟的爱的人,把这两种爱串联起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同时具备像父母的那样的爱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成熟。师:对这篇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想听听同学们关于课文中作者某些观点的看法:(1)文章第三段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观点及生活经历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考: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样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2)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参考:母爱看似无条件,其实母爱是通过培养孩子来产生欣慰感,比有条件的父爱更长远的期望,目的性没有父爱来得明显。)6(3)文章指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开放性的问题,无需规定正确答案,重点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参考:同意,因为父亲没有经历母亲怀孕的过程,他虽然爱孩子,对比起母亲要更具理性,希望孩子能继承自己的优点,所以对孩子的期望转变成对孩子的要求。)六、布置作业同学们现在已是少年了,按照弗洛姆的观点,大家现在应处于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并试着去爱别人的时候了,那么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我们的父母呢?我们能为我们的父母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家去做一件你最想为父母做并且最能表达你对父母的爱的事情,并把你做这件事情的感受写下来。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请同学们在享受父母无私的爱的同时请别忘了也让父母享受你对他们的爱。除了爱父母之外,我们也要爱我们周围的人。让世界充满爱。板书设计:孩子的爱小结:成熟健康的灵魂=父爱+母爱儿童:我被人爱少年: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母爱:无条件的,无法赢得父爱:有条件的,可以赢得,必须通过努力+成熟的爱婴儿:自恋阶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本文标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7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