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讲座1: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读”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形成——成熟——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语言、认知、智力、想象、记忆力特别强,7—12岁的儿童心灵纯洁无暇,象一张雪白的纸,可以画出各种美丽的图画。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求知欲旺,对未知世界和新奇事物很感兴趣,是接受各种知识的良好阶段。抓住这一时机鼓励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用知识丰富头脑,用知识点燃智慧之光,因此,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在目前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摆在核心地位,而且,素质教育也正是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阶段,学校图书室以及各班小图书角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藏书和各种资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阅读,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更重要的陶冶了情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开展课外阅读,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对学生的思想陶冶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懂得立身于社会,如何踏踏实实地做人,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侵袭校园,毒害学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模仿和受暗示性,分辩是非的能力比较弱,意志力十分薄弱,在这个阶段小学生一方面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观念和态度,所以他们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些宣扬色情暴力的图书通过不正规渠道流传,无一不在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很重要,特别是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读物,通过读好书,启迪他们的心灵,并从中感知真、善、美,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由此我们知道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读”是课外阅读主线,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而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尤其以“读”为关键。一、“读”是人们对句子、段落、意义等信息的接受的主要途径,是对事物加深理解与认知的手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差别大对社会和生活的阅历浅,认识的水平高低不齐,特别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让学生从广泛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促课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以“读”为基础,以“读”为先决条件。读懂文章的内容,加深和拓宽小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读书不仅加深小学生的认知领域,也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二、“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动机就会全身心投入。特别是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好动,好思考,参与性很强。此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内容,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能适当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性,让他们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小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积极有效地活动起来。在动口、动眼、动脑、动手中让学生做到圈划、批注,最后自己主动写心得,写读书笔记,仿写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读书过程中,感觉书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从而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知识,最终达到自己会读书。因此,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激发了小学生主动参与性,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三、“读”不仅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读书与读图很重要,在读书同时读图,借助想象构思理解读书内容,然后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课外阅读指导中如果把握这一时机,让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得到培养,就会为以后学习过程创造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记忆,获取大量各方面的信息。这不仅加强了学生逻辑思维性,而且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读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构思,新的发明,把阅读过程引向学习创造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读各种图,搞清事物空间位置,以及相互间影响和联系,建立系统观点和三维空间概念,在读图时,找出联系,分析原因,掌握规律,达到看图说话,读图写文,开发学生智能,使学生由死记硬背变为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运用。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如果没有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甚至无法读好书。所以,我们应重视阅读方法,掌握了阅读方法,就会提高读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读书的方法大至以下几种:1、默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动眼、动脑、动口、但不发出声音,这种方法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读的速度,增强记忆力,一边读,一边思索,这样提高阅读的效率。2、朗读法:在读书过程中,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的读书方法。在朗读中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读书,眼观其文,口读其声,耳听其音,对培养学生语言的情味的感悟能力是很有益处。这种读书方法优点是:印象深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凡是读过的书在记忆中保存时间长,终身不忘,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收益很大。3、浏览法:就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以求对全书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的一种读书方法。浏览法是为了快速掌握文章主要意思,而不阅读细节。4、精读法:就是以正常或极慢的阅读深入钻研书的内容,并对全书的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读出书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为初步读、再读、以后读、三、四遍的阅读,并且,每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批注。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真正掌握书中的精髓,以求得更精密的知识。5、有取舍的读:有取舍的读就是阅读参考书和普及读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当今社会正处在知识爆炸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章章深研,因此,在阅读时,先看前言、后记、引子等,认真读题目,根据学习的目的,确定需要掌握的内容,取其有用部分,找出书中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入的东西,抓住要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所需知识。6、边阅读边动手写笔记:读书辅之于动笔,能促使学习思考,把读到的知识尽可能发挥出来。对阅读中遇到优美词句,好的段落,精辟的见解、观点、名言、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的问题以及读书心得,一一摘记下来,日积月累,头脑中就有了随时可供支取的知识财富,于是写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7、读图法:这是一门新兴的阅读方法,特别在目前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课外阅读中,通过读图,学生尽量提出各种创造性的设想,充分假设,沿着不同思维方向,自由地探索知识,引导学生从多种思维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然后自由地扩展,引导学生剖析图示,理解知识纵横结构,培养学生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综上所述,在小学生中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读”为主线,注重读书方法。这样,才能避免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达到读书学习的目的,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专题讲座2: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徜徉书海面对着学生一篇篇干巴巴的习作,面对着《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想,如果我的学生爱读书了,就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值得骄傲的事!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领其徜徉书海?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一、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老师阅读时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一直喜欢阅读,自从有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心思后,讲台又被我变成了多功能的书桌。每天中午,当我批改了作业或是备了一会儿课后,总会拿起事先放在边上的课外书看上一会儿。有一次,我看着、看着,“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学生们的视线一下子聚集到我身上。许多学生显得很吃惊,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老师为什么笑?”——因为他看到了书的封面,是他看过的。我微笑着请他说说书的内容,结果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班上许多同学都笑了。我对这位男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的行为大加赞赏,并趁机引导:“同学们,文中主人公的经历让我们捧腹大笑,其实还有很多好看、好玩、有益的书籍呢!如果你不看书,那么你可能永远也遇不上主人公的经历,阅读能丰富我们。”接着我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学生心有所动,我趁热打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也来看看这篇文章。”话刚说完,许多同学纷纷看了起来。接下来我请学生搜集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由此引出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课堂上,当有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历史知识时,我随机树立典型,极力表扬。从那时起,我坚持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如结合人、物、景选取相关主题的诗文进行背诵。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正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使我的学生走上了阅读之路,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量少,持久性弱,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读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我每周定期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课,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热爱阅读,确保阅读持续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1、秀。阅读课上,学生轮流上台,或讲一新闻、一趣事、一古诗、一好词佳句、一哲理,变枯燥无味的读为讲诉有趣的事。一方面,学生得到展示,促使他们趣味盎然地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具体生动。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主题俯拾即是:国家大事、节日庆祝、环保教育、再见母校、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要,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再见母校”这一主题,学生就办出了《母校深情》、《母校你我他》、《再见了,母校》等。内容广泛,情感动人。对于优秀的手抄报、读书笔记、摘抄本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粘贴,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好读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时间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三、课内得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因此要进行阅读指导:1、推荐学生看原著。如六年级课上学习了一些节选的课文,我引导学生课外上图书室借阅了《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等,之后一起交流阅读的感受。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
本文标题:图书室专题讲座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9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