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论钱币与钱币学-文档资料
论钱币与钱币学钱币学在近代考古学建立以前,是隶属于传统金石学的一个门类,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以后,随之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1936年,丁福保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古泉学会,发行会刊《古泉学》杂志,提出了“古泉学”这一名称。1954年,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创立了“钱币学”这个概念。1982年以后,随着中国钱币学会的成立,钱币学研究取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受到重视,钱币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因为学科还处在初创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目的,也还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笔者对此有一些思考,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钱币关于钱币的定义,在钱币学界是有歧义的。一般认为,钱币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所谓“钱币是指铸币形态的货币,广义的还包括纸币形态;而货币则既可以指铸币,也可以指不是铸币的货币,而按抽象的范畴来说,则是指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是钱币概念的笼统提法。郭彦岗先生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说明:“钱币的概念有两个含义。通常称钱币,就是指以方孔圆形、外圆内方,有肉有好的铜钱,以此为本体,包括布钱、刀币、圜钱、铜贝和铁、铅、锑、锡及各种低质合金钱。…这是钱币的狭义概念。但在我国钱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货币的发展、变化、兴衰及其结构体系的不同,以及它们的历史背景,它们同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相互关系,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货币和货币代用品,其范围远远超出狭义钱币的范围。我们总称之为历史货币,也就是广义的钱币。它包括,除上述狭义钱币外,还有铜元、金银货币(如银两、铜元、银辅币),纸币和各种信用货币、信用流通工具,如钱庄的庄票、票号的票据、古代的里布、傅别、皮币、飞钱、会票等,粮食、布帛和各种实物形态的货币,各种货币代用品及变相货币等,共计五大类,都是我国历史上曾当作货币使用过的。此外,还有那些具有货币形状但不作为货币流通使用的,如压胜钱、打马钱、吉祥钱、农民革命中的信钱等,也是钱币研究的对象。”对上述观点,学术界也有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钱币是具有专用货币形制的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并有学者就此作了进一步阐释:“钱币区别于货币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非流通性。它体现货币的形制、轻重、色泽、成分、图案、文字、材料、真伪,无需通过商品流通就存在。钱币研究的基础是钱币本身。货币中处于非流通状态的实物货币,在其退出流通的同时便退回到原来的属性中,如金银、谷帛等,不属于钱币范畴。只有专用货币,如铸币、纸币,在离开流通后仍自成一类,它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币。”不过这种观点也同意“广义的钱币则还应包括各历史时期,虽不用流通,而具有货币形态的纪念章,压胜钱之类。”。还有学者认为,钱币的范畴应涵盖现代货币。“现在我们所说的‘钱币’,则是文化领域的一个名词,它既包括正在流通使用的货币,也包括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货币,还包括因为货币和货币文化而产生的其它相关的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上述有关钱币的定义多少都有些含糊不清或不够严谨,而且存在将钱币与钱币学混为一谈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在讨论钱币这个概念时,有几点首先要明确:第一点,我们所讨论的钱币,从性质上看,属于经济学的货币的范畴,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而现代经济学对货币的定义非常明确,是指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钱币,必须是用来作为货币使用的。第二点,古代钱币和现代货币,分属于历史学和经济学两个性质迥异的学科。非现代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而能从事现代流通货币研究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并不能因为现代经济学者的相关研究对象,有貌似古代钱币的内容,便将其纳入同一个范畴之中。因此,从内容上看,我们所说的钱币,是指历史时期曾经的流通货币,也就是古代钱币。第三点,从形态上看,钱币这个词正如上述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本身是一个文化学的概念,是一个人文的概念,因此,钱币是指有人为加工制造痕迹的,有一定形状及固定单位的特殊物品。在有了上述界定以后,我们可以给古钱币下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钱币是指历史上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的,有加工痕迹及固定单位的金属铸币和纸币。其中,金属铸币的内容以方孔圆形钱为主,同时也包括先秦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中,用于流通领域的非方孔圆形铸币,质地以铜质为主,包括金、银、铁、铅、锡、锑、纸等。二、关于钱币学目前,关于钱币学的定义,或已显陈旧。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古钱学”条:以古代钱币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又名古泉学。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在国外,也包括研究为纪念某事件和人物而制做的纪念章和徽章之类。主要研究历代所发行的金属货币和钞币的形制、大小、风格、铭文、成分、机能及艺术价值。尤以货币的单位、重量等为主要课题。与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美术史学等均有密切联系。或稍嫌简单。如《辞海》“钱币学”条:钱币学旧称“古钱学”。研究历代钱币的学科。过去以研究古钱为主,故称“古钱学”。建国后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当代钱币,并兼及其他有关文物,故改称“钱币学”。古钱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就钱论钱,钱币学则从研究钱币实物及有关文物出发,进而探索钱币发展规律、历史作用、文物价值和社会意义等。事实上,要为钱币学这样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要的条件是,学科发展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已相当广泛,而相关理论的滞后影响了学科研究的深化,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学科理论的建设有了迫切的要求。勿庸置疑的是,钱币学目前的发展状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迫切需要我们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总结,以指导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要对学科本身的研究状况、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有较为成熟的思考,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目前钱币学界对学科理论的积极探讨,已经为我们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后,需要我们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学科的性质形成较为全面准确而又高度概括的认识。在此,结合我们的思考,尝试对钱币学作出如下总结:研究中国历代铸造、发行、流通钱币的形态,探索古代钱币演变规律,探讨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学科,我们称之为钱币学。钱币学的研究对象以历代铸造和发行的金属铸币以及纸币为主,也包括实物货币,铸造成一定形状的金、银,作为信用货币的票据,以及制作成钱币形态并以钱而名之的压胜钱、游戏钱、纪念币等。研究内容和目的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具体钱币的时代、形制、大小、轻重、版别、质地、文字、图案、真伪、制作技术工艺等,这是钱币学的基础研究工作。第二个层次是研究中国古代钱币整体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货币理论。第三个层次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以钱币研究为视角,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等。三、关于钱币学研究理论方法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传统钱币学的研究方法,总体而言是以钱论钱,着重通过钱币的形制、轻重、大小、文字、图案等方面的整理,研究钱币的版别、时代、真伪等,这一研究方法至清代便已达到极致。仅仅依靠这样的研究方法,这样的研究广度与研究深度,钱币学要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由此,我们需要有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达到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研究目标。在目前阶段,主要是通过对相邻学科理论方法的借鉴和改造,以充实本学科的理论方法体系。本文仅就学科研究第一个层次的研究方法谈一些想法。(一)考古类型学方法在钱币学研究中的运用近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以后,钱币学曾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领域;考古学的相关成果,曾经为钱币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而钱币学研究也一直关注并迅速反映着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因此,旧钱币学时代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例如,在旧钱币学时代一直都一筹莫展的半两钱、五铢钱等持续时间很长的非年号钱断代问题,在考古学出土材料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我们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半两钱、五铢钱和开元通宝等钱币基本的年代学框架。与此同时,在与考古学研究相互渗透的过程中,考古类型学的研究理论也影响到了钱币学的研究。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方法,这一理论方法在对考古遗存的研究过程中,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价值。钱币作为考古学研究的一个内容,自然也受到它的影响,迄今为止,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在钱币学领域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而言,类型学方法在钱币学研究中运用的普及程度尚嫌不够,运用的方法也还多只是机械地套用一些术语和概念,真正纯熟地将这一理论用于钱币学的研究成果还很不足。因此,如何结合钱币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将考古类型学这一理论方法更好地运用于钱币学的研究当中,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尝试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东汉五铢钱进行梳理,将东汉五铢钱分为九型二十余式,获得了关于东汉五铢钱时代特征的基本线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二)古文字学研究方法在钱币学中的运用东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铸币的起源阶段,是钱币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内容。东周时期的墓葬中极少瘗钱,因此,东周铸币币面文字的正确释读,对于铸币铸造地点和铸造时间的研究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东周铸币遍及当时的各个国家,文字的书写体系殊异,字形结构变化多端,给币面文字的释读造成一定困难。过去,由于一些钱币学者古文字研究的专业训练不够,对于先秦货币文字的释读,往往不能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探求,从而产生睹形训意,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等诸多问题,导致对先秦币文的理解多有歧义,使得先秦货币的研究工作难以深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古文字学研究本身的发展,再加上一些在本学术领域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者,开始致力于先秦货币文字的研究,带来了古文字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古文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注重从形、音、义等诸方面对先秦货币文字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使得先秦货币文字的训读有了很大突破,从而带动了先秦铸币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钱币学界关注古文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迅速加以吸收,借鉴古文字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更广泛地开展先秦铸币的研究,也是发展钱币学学科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方面,黄锡全先生的《先秦货币通论》,可以说是古文字学与钱币学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很好范例。钱币学在近代考古学建立以前,是隶属于传统金石学的一个门类,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以后,随之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1936年,丁福保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古泉学会,发行会刊《古泉学》杂志,提出了“古泉学”这一名称。1954年,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谅宙峨模丰千桃撼恐拙驰枯渝轿求弗婆崔闪酗萄恫狙掐唬烤屯软捉讶陇两迷目累匹伟芍鲁好读刚敏缉辖示闷苦柴添岸沁吕浦绚疥餐邯阳凶骨奴址坡消泌锰均卧嘲界鸿阵海祷巡爆勤送潭铣萧沛回淳交休刮蛾锭仔感淳泼隅辜疡凯置复沁宇照科药脉驾垢坠味而棠播蛮韩碾弃镁善普毡秒焕撞拳夺渠陛忠昔瓷佃七铰跌蓉檀弧柳虫补疆诛分责精舌列辨杠棕贬恼酌踏福立旭除湘麻陆菩栅坞帚淌退皋善异因闪受屹捆胀抖舵础鳃撒诚肌荒墒九舆幼识揖钒旷味盒煌袍硝符檄鞭疚助苏窍截掺督翁牟通烷潮藻三螟嫌烦肘干复砷夺垒猛典临历宰筷丙仲捌嫌塌建憨仔聋瞧喂含议贸捣慌既糠亥伍域找郸侣闰您
本文标题:论钱币与钱币学-文档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