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世界电影诞生及发展
电影史的四个角度(1)作为审美形式的电影艺术史(2)研究电影技术起源与发展的技术史(3)研究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产业运作的经济史(4)研究电影生产机制、观看机制和社会作用的社会史电影史的四个基本问题(1)电影媒介是如何被运用,即电影语言是如何逐步产生、发展、成熟的?(2)电影工业的环境——制作、发行与放映如何影响到电影媒介的发展的?(3)电影艺术的世界性潮流与电影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4)电影流派和导演风格是如何形成并影响一个时期的电影创作的?电影史的分期早期无声电影(1880年代-1919)晚期无声电影(1920年代)有声电影的发展期(1926-1945)二战后时期(1945-1960年代)当代电影(1960年代-今)本学期《世界电影史》的范围(1)不包括动画片(2)纪录片的历史专题讲述(3)不包括中国电影(学习时有意识与中国电影的时间相对照)(4)好莱坞电影和类型片简略讲述学习的方法(1)以问题的形式,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2)有历史的观念,注意年代时间和历史事件。(3)有整体感,对于导演、思潮、理论家有体系地考察【做成专题PPT】。(4)作品意识,大量观赏经典电影,增强电影史的感性认识。参考书目[1]潘天强.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4]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人类的视听感知特性:视觉暂留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停留0.1-0.4秒左右的时间的现象。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影视基本原理心理补偿机制:观众在影视欣赏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做出心理补偿,从而弱化间断感而最终完成欣赏。影视基本原理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影视基本原理“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史》一、世界电影的诞生及发展(一)影视艺术与现代科技现代科技是电影产生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现代的科技就没有电影。现代艺术——电影是以现代科技为工具的。它主要指的是摄影机、胶片;录音机、磁带;放映机、银幕。正是这些科技因素产生了电影艺术的特性和丰富的表现手段。电影、电视是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姊妹艺术。19世纪后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欧美等国的科学技术日趋繁荣,光学、电学、化学、声学、机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门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许多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促成了电影的问世。“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摄影术电影——照相术——快速摄影的来源1938年,法国舞台美工师路易·达盖尔用水银蒸发成像这一原理,发明了“达盖尔照像法”,它把照片的感光时间缩短到了二十分钟,为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872年,英国人爱德华·穆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了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权。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放映术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比如:《可怜的比埃洛》、《更衣室旁》等等。但是,投影在幕布上的图象,完全是由雷诺一个人亲手一张张绘制而成的,那不过是早期的动画放映,距离真正的电影相去甚远。19世纪末,摄影技术有了革新,1894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他制成了一种放映影片的“电影视镜”,这种“电影视镜”可装一卷15米长的胶片,对电影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电影胶片电影胶片电影胶片是将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柔韧的片基上制成的感光材料,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这些胶片的结构大体相同,都由能感光的卤化银明胶乳剂层和支持它的片基层两大部分组成。。下图中就是几种常见的电影胶片,从左到右分别是:70mmIMAX胶片、70mm胶片、35mm胶片、16mm胶片。(前些年还有8mm胶片,不过已经绝迹了。)这些胶片是按照宽度来命名。除了IMAX,其他胶片都是竖着放映的目前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几乎全部是用35mm胶片放映的。除了35mm的“普通电影”外,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还有IMAX电影。这种电影是用70mm胶片横着放映的。从上页图中可以看出,IMAX的画幅比35mm电影的画幅大好几倍。而IMAX的影院也是超大,标准IMAX的银幕是22mX16m,就是银幕有4层楼高。IMAX可以说是目前电影市场中,最极致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好莱坞每年大约有10部左右的电影会发行IMAX版本,比如《变形金刚》《我是传奇》《哈利波特》都发行了IMAX拷贝。由于IMAX的发行量不大,因此IMAX影院也就比较少。国内目前还不到10个IMAX影院。上页图中另外一种70mm胶片跟35mm胶片一样是竖着放映的。这种70mm电影是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型,但现在已经完全退出电影市场。除了一些特殊用途,现在几乎没有人玩这种胶片了。16mm胶片一直还活跃在电影制作领域。特别是许多电视广告和电视节目的前期会用16mm拍摄,但在电影院已经很少用16mm拷贝放映。(二)电影与其它艺术一、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二、艺术感知方式: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想象艺术:文学视听综合的想象艺术:戏剧、影视三、艺术存在形态: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动静综合艺术:影视乔托卡努杜说:“电影是运动的造型艺术,它既参与时间艺术的行列,也侧身于空间艺术艺术之中”。乔托卡努杜认为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音乐、诗歌、舞蹈)和三种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综合,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法]乔治·萨杜尔(三)电影的三个阶段第一时期:形成期(1895-1927):从爱迪生和路易·卢米埃尔同时在美国和法国发明电影之日起,经历了从短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剪辑,形成视觉语言。第二时期:成熟期(1927-1945):在这短短的的二十年当中,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具备了电影艺术的一切必要表现元素。1926年,利用一种叫做”为他风”的伴音系统拍出了第一部带有声音的影片《唐璜》,但这部影片中的声音还只限于一些音乐。次年,华纳又推出了《爵士歌王》,这部影片不仅有音乐,还加入了一部分对白,所以被看作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电影声音的出现,为电影艺术拓展了新的表现空间,在电影史上无疑是革命性的成果。第三时期:发展期(1945-):电影技术逐步完善,技术不再对艺术表现有重大影响,进入了精益求精的阶段。电影发展历程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视像暂留(普拉多)“诡盘”(电影发明进入到科学实验阶段)摄影技术的改进(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活动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世界电影首次公映日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早期电影:以杂耍和魔术的姿态让人新奇。卢米埃尔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纪实性,它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成为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的开路先锋,形成了电影的纪实性传统。卢米埃尔的生活纪实短片在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应时而出,他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电影,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戏剧方法、特技摄影。从1908年到1912年间,格里菲斯共导演了大约四百部影片。在《孤独的别墅》中,他创造了“平行蒙太奇”,标志着电影已完全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电影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电影发展历程电影发展历程三)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梅里爱在完成他第430部影片之后,于1913年退出影坛,最后惨死在街头。梅里爱的衰落和好莱坞的兴起,标志着电影已告别了它的幼年时期,而进入了成熟期阶段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创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替蒙太奇电影发展历程四)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胶片的发明,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彩色电影的问世,标志着电影从诞生发展达到了完善成熟的发展时期,从此电影艺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影发展历程五)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五十年代中期衰落,但对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是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的。六)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四)电影发展史上的奠基人及其艺术成就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大卫·格里菲斯在电影萌芽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的虚构的生活图画。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这两种倾向反映到故事片摄影中来,又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流派:绘画派和纪实派。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既可拍摄又可放映的“活动电影机”,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放映的机器。1895年12月28日,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公开售票放映。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电影的诞生日。这一天,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他们拍摄的短片,有《工厂的大门》,《拆墙》,《婴儿喝汤》和《火车到站》。从路易·卢米埃尔的影片中人们了解到,电影可以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而不是像爱迪生的“电影视镜”那样,仅仅是一种制造动作的机器。——(法国)乔治·萨杜尔路易·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作品中,就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方面一、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厂大门》。在以后的作品中,卢米埃尔更是以那些普通的劳动者作为拍摄对象,热情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比如:《木匠》、《铁匠》、《拆墙》、《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以及《消防员》(四部)等等。工厂大门《水浇园丁》海报第一部有喜剧效果的影片;首次运用了戏剧式手法;世界史上最早的电影演员—园丁的扮演者克莱克《火车进站》剧照
本文标题:第一章-世界电影诞生及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