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健康安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情绪与学习、生活的关系。2.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3.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二、教学重点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三、教学方法游戏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调整情绪1、欣赏音乐。2、听了这段音乐,谈各人的心情怎样?3、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上好这节班会课。(为了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在欢乐的心境中获取知识,特别选择了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欣赏。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二)导学达标,情感体验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1)讲游戏规则。(2)指导、参与游戏。(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4)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2、交流倾诉,明白道理。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让同学们把感受到的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在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交流活动,谈谈不良情绪危害健康的事例。学生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了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激起他们排斥不良情绪的愿望。)3、录像共鸣,学习方法。(1)放录像(三名学生分别因班长落选、家长星期天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兴趣班、考试成绩差而产生不良情绪)(2)录像中的同学应该怎么做?(3)放录像(三位同学用与同学交谈、听音乐、看书、进行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解了自己的情绪)(4)录像中的同学是用什么办法调节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的?(5)屏幕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今后谁再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录像中的情节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典型事例。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种见解跟自己“同病相怜”,那么,这种见解对当事人的影响,很可能比老师的说教更起作用。)4、小组交流,激情导行。明白良好情绪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1)小组同学互说快乐的事以及快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你从同学们那学到了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3)说说快乐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倾诉快乐的愿望,特别设计了“快乐娃娃”交朋友的情境。同学们通过情感的交流,用自己的感受、体会、方法去帮助、指导其他同学,他们在完善自己最佳心理品质的同时,会主动的帮其他学生纠正心理偏差。同学们在共同分享快乐的同时,自觉自愿的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三)达标测评,适时反馈。在答题纸上写出自己的做法。今后,遇到不顺心的事,你将会怎么做?1、考试成绩不好,受到了批评,心里很难过。我将会——2、我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非常生气。我将会——3、分明是小明撞坏了小芳的东西,小芳却责怪我,我很气愤。我将会——4、父母吵架,我心里很烦,无法安心学习。我将会——(四)边歌边舞,巩固目标。加深对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的理解,快乐健康地成长。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边歌边舞:健康歌(通过“健康歌”的歌舞,加深学生对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的理解,再次体验快乐情绪,并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旅行安全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了解旅行过程中的相关安全知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2、让学生学会在旅行的过程中保护自己的人身以及财物安全。教学重点:景区旅游以及旅行住店的危机和预防。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大家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呢?在旅行的过程中大家碰到过哪些问题呢?下面就请一些同学谈一谈。2、学生发言。3、总结:刚刚一些同学谈到了自己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以及应对这些问题,使我们有一个好的旅途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旅行安全问题。二、新课讲授(一)景区旅游危机应对1、景区旅游危机预防1)外出旅行要有计划性,出发前要对目的地的情况有所了解。2)外出旅游应根据个人年龄特点和体质状况选择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等,自备药品,以防不测。3)随团旅游应当和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建议投保旅游人身意外保险。4)随团旅游不得擅自离开团队单独活动,晚上或自由活动外出应结伴而行。5)外出旅游选择卫生和安全条件较好的饭店住宿,建议选择星级饭店、知名品牌饭店和饭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饭店。6)外出旅游注意饮食卫生,到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店用餐,建议实行分餐制。7)旅途购买食品时应注意食品卫生,防止发生旅途腹泻等疾病。8)在游程中应记住下榻的饭店名称和电话,以及乘坐的旅游车车牌号码,乘车乘船忌争先恐后。9)遇雨天、山路、险坡等应注意行路安全,并注意景区(点)设置的安全警示牌。10)参加漂流、探险、蹦极、登山、缆车等危险性较大的旅游项目时,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注意事项。患有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等病症的患者以及孕妇、老人、小孩或残疾人等不宜参加与身体状况不相适应的旅游项目。2、景区旅游危机应对1)当乘坐过山车、海盗船娱乐器材等发生机械故障时,不要试图解开安全带自行爬出,应保持镇定,等待工作人员处理事故和营救。如出现身体不适,应示意工作人员停机,寻求救助。2)在漂流途中因颠簸掉入水中时不要试图抓住漂流筏,以防激流中撞上岩石或导致漂流筏倾覆,使更多的人发生危险,应保持镇定,往岸边或水流缓慢的地方游,等待救援。3)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带有手机,及时打电话求救;如集体行动,当发现与队伍走散时其他人也不会走远,高声呼叫可引起同伴的注意。4)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毒液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划开一个长1cm、深0.5cm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5)在野外被蚊虫叮咬时,不要抓痒,用肥皂清洗干净后再擦点清凉油或风油精等,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二)旅行住店危机应付1、旅行住店危机预防1)从相关网站上可以了解到各地的宾馆、饭店分布情况和价格,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价格和房间情况,也可通过电话预定房间。2)携带贵重物品入住饭店时,应及时在总台办理贵重物品寄存手续。离开房间须随手关门,并保管好钥匙。3)入住登记前要询问价格,不同地方的旅馆因季节、客流量变化,价格也随之涨落,同时可提出先查看房间条件和卫生状况是否相符,门、窗、水、电路是否安全,在确定入住。4)入住饭店后需看清房门后所贴的安全疏散示意图,熟悉饭店内各安全通道的位置。5)入住饭店勿在床上吸烟,勿在房间生火煮食,自接电线、电源。6)晚上睡觉时应锁好房门,插上链锁或插销。7)入住后最好将宾馆酒店名称及电话告知家人和朋友。8)离开时要办理退房手续,离开前注意清点自己的行李和随身物品。2、旅行住店危机应对1)如意外误投“黑店”被宰时,为了自己的安全不要和店家正面发生冲突,让其开发票、收据并盖章,收集相关证据,以便投诉。2)饭店发生火警时,切勿使用电梯,应迅速从最近的安全通道撤离。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葡匐前进,以免吸进浓烟。3)当外出旅行投宿于条件简陋的旅店,夜间遇到入室抢劫时,为了自身的安全,不要惊慌大叫或急忙逃跑,此时按歹徒的要求去做,不要与之纠缠和争辩,如在劫财的同时另有所图甚至有生命威胁时,乘其不备,突然袭击,攻击歹徒的要害部位,乘机逃生求救。4)当住旅店在房间内丢失东西时,及时通知总台或报警。三、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1、在外出旅行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来使自己有一个顺利的旅途?2、在野外旅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3、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应怎样保证自己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四、教师总结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在旅行中我们可以增长见识,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并且旅行可以为我们提供发现生活、增长智慧、获得个体发展的机会。但我们在旅行过程中享受美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使我们做到高高兴兴出门、快快乐乐旅游、平平安安回家。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一、目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及学校关于学生安全教育的有关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二、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三、教育内容1、交通法规法律条文(播放PPT文件,让学生识别交通标志和信号)(1)道路、交通(2)交通安全(3)交通法规(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5)看图识标志常识篇(先向学生提问,让学讨论,最后教师解答下面问题)(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警示篇(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4)交通安全教育卡2、案例(1)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黑色星期五,2007年11月16日21:30左右本班学生周洲和其母亲等五人在淡水发生交通意外,三人受伤住院,伤势严重;11:50左右本校07工民建(1)班学生及外校学生共三人在东湖花园发生交通意外,其中一人死亡,两人受伤;及近段惠州本市接二连三的一些交通意外;(2)近年来全国交通事故的统计数字A、2001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事故共造成10.6万人死亡,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3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B、2002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6.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C、2003年,全国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万起,这些事故造成10.4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7亿元。03年死伤人数出现了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非典”期间事故下降明显。D、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9.4万人,居世界第一。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87.4%和90.6%。E、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比2004年减少67635起,下降13.1%;造成9.9万人死亡,同比减少8339人,下降7.8%;造成469911人受伤,同比减少10953人,下降2.3%;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同比减少5.1亿元,下降21.2%。F、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G、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教案活动主题: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准备工作:1、进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2、关于气质的心理健康辅导。3、进行团体活动分组。4、制作辅助课件。活动过程:一、了解自卑心理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对话形象地了解自卑心理现象。课件一:自卑的心理现象(录像片断)对话: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诵比赛?”乙:“我怎么能行呢?”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这表现出乙缺乏自信,自卑。教师: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二、自卑的危害课件二:l、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安全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5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