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降水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1)井位要求1)井位施放时必须详细调查核实场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人工开孔的方法,当确认地下无各种管线后方可施工;2)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但间距最大应≯(设计“标准井距”×130%),且降水井总量不得减少。如无特殊要求,对于暗挖工法,井距结构外轮廓应≥2.5m。3)土方开挖施工前,降水井应已施工完毕。(2)井身结构误差要求井径误差±20mm;垂直度误差≤1%;(3)成井方法要求在场地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择反循环方式成井;选用其它成井工艺时,应着重注意洗井的效果以满足设计要求。(4)填料要求1)含水层段砾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砾料含泥量(含石粉)≤3%,粒径3~7mm;对含水层以上部分的砾料,在磨圆度和粒径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严禁使用片状、针状石屑;2)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5)洗井要求1)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2)下管、填料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洗井,特殊情况如上路施工,成井-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3)采用隔离塞分段洗井,如果泥浆中含泥砂量较大,可先进行捞渣,再进行洗井;4)当常规洗井效果不好时,可加洗井剂浸泡后再洗井。(6)抽水要求1)土方开挖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15天;2)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粗砂含量1/5万;中砂含量1/2万;细砂含量1/1万;3)首次(洗井后抽水前)含砂量检测合格后,在抽水期间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定期进行含砂量检测,异常情况下应根据情况加密检测次数。(7)质量标准降水质量标准详见表3.4.6-1表3.4.6-1降水质量标准2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排水沟坡度%1-2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通畅2井管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3井管间距(与设计相比)mm≤150用钢尺量4井管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mm≤200水准仪5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计算值相比)%≤5检查回填料用量降水工程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程,即使一个较完善的降水工程设计往往在工程实施工程中还要做多次调整。地铁四号线、六号线经过西站战前建筑,地上地下建筑物、管线多且分布复杂,周围各类民用建筑、古建筑、属于危改类建筑较多,在降水范围内,为保证降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古建筑及周边民房不造成危害性影响,必须要采取以下辅助或补救措施。(1)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由于降水期较长,局部排水量较大,沿线过去的地下水均衡关系将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较准确地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监测点的布设应掌握以下原则:1)排水量较大的车站周围,抽水影响半径以内呈放射状布设观测孔;2)抽水影响半径以内的高大建筑物、古建筑、危改类建筑与抽水系统之间布设观测孔;3)不同含水层位布分层观测孔,取水样孔。(2)建立沉降监测网在降水工程实施之前,要根据降水设计中计算的抽水影响范围和该范围内的典型建筑(高大建筑、古建筑等)布设沉降观测点,在抽水期间要进行连续沉降观测,若累计沉降量接近预警值(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确定的不同预警值)时,及时上报有关单位采取必要措施。(3)潜水残留水处理由于受潜水含水层底板凹凸不平的影响,或存在局部粘性土夹层,在含水层底部会产生残留水,这部分水若处理不好将带出地层中大量细颗粒物质,使基槽边坡土扰动出现坍塌,影响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出现这种情况时,为防止坑壁塌方,应放慢挖槽速度,及时在坑壁做盲管导流,并在槽边挖盲沟集水,再将集水排走。导流盲管一般采用长0.5m的φ25塑料管,做成花管缠80目尼龙纱网。盲沟一般贴坑壁挖,宽300mm,深300mm。为防止水流将基坑底细颗粒物质带走造成基底土扰动,应在盲沟中填φ4-6mm砾石。3降水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处理措施(1)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若通过沉降监测发现建筑物沉降已达到危险程度时,必须立即停止抽水,查明引起沉降的具体原因,当确认是降水所引起时,应马上采取回灌措施。在沉降区域施工回灌井,回灌井与降水井之间的距离必须5.0m,回灌井点的具体设计应根据具体发生沉降的情况来定。(2)地下水资源保护本工程地铁四号、六号线范围降水井设计深度为25~35m,长期降水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很大,可考虑采用回灌方法保护地下水资源,为了不影响深层水的水质变化,应采用“前抽后灌”方法,在距抽水区域200m距离内施工回灌井,将同样水质的水回灌到地层中,以缓解区域水位幅度下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体回灌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及要回灌的水量设计。(3)地下水污染防治本次降水工程中,防治污染的首要原则是不能再加剧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降水设计以“抽-排”方式为主,即将潜水通过降水井从地下抽出,然后排入市政雨、污水管道。为了掌握场区地下水水质动态的变化情况,应委托专业单位对降水区域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进一步确定降水区域的浅层水是否被加剧污染,以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4)降水井的后期处理降水施工为结构工程施工的辅助工程,属于临时工程范畴,因此降水工程结束(竣工)后,应予以拆除或采取适当处理措施。1)降水管井在完成其使用目的后,首先切断抽水电源,拆除井下水泵、电缆、泵管,采用石硝填入井管内,回填高度为至井口3.0m。利用井孔内存水使之饱和,依靠自重压实。当井孔内存水不能使回填石硝饱和时,应边回填边注水。距离井口3.0m以上采用粘土回填,并人工捣实。近地表部分按原来地貌恢复。混凝土在石硝回填后间隔3天回填。回填处理的有关技术要求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其它规范、规程进行。2)暗埋排水管线、电缆等,当降水工程结束后,应按照天津市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暗埋的排水管、电缆等挖出之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夯实到规定的高度后,填300mm厚的无机料,然后铺柏油。3)降水井井口在抽水结束后,封填完成后,在路面部位要按照道路及市政要求,对井口部位要进行恢复到原有状态,确保车辆及行人的正常通行。3.4.6.2土方开挖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开挖质量控制要点(1)基坑开挖以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土为主,人工修挖为辅。(2)土方开挖前应将分层层厚、位置、分段长度、作业面开挖顺序向施工人员作书面技术交底,现场作出明显的标记,使施工人员心中有数,以控制挖土深度、长度,严禁超挖。(3)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必须遵循:分区、分层开挖。挖每一层土,土层底面保持大致平整,以利于流水施工展开。(4)机械开挖禁止碰撞工程桩、已施工好的深井管等设施,在上述设施附近的土方采用人工翻挖,配合挖掘机。(5)基坑随深度的加深,应密切注意观察所有降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基坑呈现无水状态下作业,若有局部湿土或地面水及排出水局部影响,采用设置400×300排水明沟及集水坑,并应迅速用泵排除积水,使基坑始终处于无水状态。(6)在最后一层开挖中应特别注意,当机械挖土离坑底标高30cm左右时,一律改用人工修整坑底,确保砼垫层能铺在原状土层上。(7)土方开挖的同时,应加强对基坑支撑体系水平位移的监测、加强坑底回弹和隆起量的监测、加强支撑体系裂缝变形的监测、加强工程桩移位的监测,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安全。(8)尽量缩短围护结构暴露时间,采取措施加快地下结构部分施工速度。土方开挖满足砼结构施作条件后,即展开砼工程的施工,尽量缩短基坑晾槽时间。(9)合理安排开挖时间及顺序,确保按照分段分层一个作业面要么不开挖,一旦开挖确保一个工作面完整——即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杜绝“半吊子”工序的出现。(10)对开挖过程中发现的暗塘,暗滨等不良地质,及时向现场监理工程师、业主、设计院汇报,研究处理方法,最终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严禁隐瞒不报。(11)应注意施工前需要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人工开挖时,操作间距应保持2~3米,并应从上而下逐层挖掘。挖土方工程完工前,应提前与建设、监理、质监、设计等部门取得联系,及时验槽,不要因某个部门的工作延误,耽误工期。2土方开挖应急预案逆做施工期间,存在大量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人员和设备又在半封闭的空间作业,因此要注意及时掌握、分析监测数据,对作业区和环境的安全状态作出评估,并有应急物资和人员的充分准备,同时,第三层以下土方开挖时要打设联系地面和坑内作业面的安全通道,以便遇到应急处理时,人员和材料可以快速通行。监测数据若有异常,应及时果断地采取调整开挖顺序、增设临时支撑、反压坡脚乃至土体压密注浆等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对引起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确认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条件下方可继续进行开挖应急预案与基坑监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坑工程必须进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基坑监测提供的数据,当地连墙、支撑、地下水、周边道路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1)应急包括的内容土方开挖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要保证降水井每次降水水位不得大于基坑分层开挖深度以下2.0m。应注意连续墙单元槽段间接缝的严密性,若有渗水、流砂情况,要及时封堵,防止出现基坑外土体塌陷情况。要严密监测支撑轴力、支撑结构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认真组织协调土方开挖,确保基坑安全和坑外环境安全。(2)应急具体措施1)开挖后堵渗漏措施基坑开挖后,对于轻微的接头处渗水,可先凿除表面浮浆、夹泥和松动的混凝土表面石子,找出渗水源头,将周围清理干净凿毛并冲净,然后采用双快水泥加水玻璃(按1:0.5配合)拌和后抹面封堵。对于较明显的渗漏水,采取注浆堵漏技术治理。其具体堵漏工艺为:首先对漏水处进行割缝与剔槽,精修出一道宽30~50mm,深150~200mm的沟槽,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渗漏处的夹泥和杂质;其次是对沟槽进行凿毛、引流和封堵,其具体做法是在接缝表面两侧l00mm范围内凿毛,其目的是增加封堵的外防水层与老混凝土墙面的粘结。凿毛后在沟槽处设置塑料管对漏水进行引流,并用封缝材料(即水泥掺和材料)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选用“TZS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用注浆泵进行化学压力灌浆。其具体做法是在注浆嘴上接塑料压浆管,用手动泵进行压浆,由下向上,当浆液由上部排气管冒出时,立即封闭,停止注浆,最后剔除注浆嘴,堵塞注浆孔。如遇喷射液化砂性土的漏缝,应先采取紧急措施首先控制流砂,以防因大量砂土流失而引起地面沉陷、墙后掏空,导致灾害性的墙体倾斜或断裂。具体措施上可采取:如发生以上情况,则立即在连续墙内侧堆起足够高度的泥坝,以控制流砂,泥坝可用装有粘土的草包堆起,草包间填充粘土,同时快速地向漏缝中压注速凝的化学堵漏浆液,以有效控制水、砂土流失,待漏缝不流泥砂而只有少量漏水时,再逐层搬除泥坝,由上而下地进行注浆堵漏工作。2)基坑变形过大应急处理措施基坑变形过大应急处理措施见表3.4.6-2:表3.4.6-2基坑变形过大应急处理措施变形情况序号措施变形1变形速率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加强监测,分析原因采取相速率较大应措施;2如无渗漏,则应对基坑加强监测,如有渗漏,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堵漏;3立即在基坑内侧堆填砂石施加荷载,控制地连墙变形;4检查支撑轴力、土压力、地下连续墙结构内力,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累计变形值较大1累计变形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加强监测;2检查支撑轴力、土压力、地下连续墙结构内力,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3如支撑轴力较大,应增加临时支撑,控制变形发展。3)其它情况逆作施工期间,存在大量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人员和设备又在半封闭的空间作业,因此要注意及时掌握、分析监测数据,对作业区和环境的安全状态作出评估,并有应急物资和人员的充分准备,同时,第三层以下土方开挖时要打设联系地面和坑内作业面的安全通道,以便遇到应急处理时,人员和材料可以快速通行。监测数据若有异常,应及时果断地采取调整开挖顺序、增设临时支撑、反压坡脚乃至土体压密注浆等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对引起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确认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条件下方可继续进行开挖。3土方开挖技
本文标题: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5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