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6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
2016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A.夸美纽斯B.杜威C.康德D.赫尔巴特3.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这是考试的()。A.显性正向功能B.显性负向功能C.隐性正向功能D.隐性负向功能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是()。A.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B.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C.对教育活动的监督功能D.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5.“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说法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普遍较低的()。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法律地位D.专业地位6.坚持知识统一性观点.而且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7.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是()。A.《学记》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8.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是()。A.“道尔顿制”B.“巴达维亚法”C.“圣路易编制法”D.“导生制”9.班级组织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A.班主任B.班委会C.任课教师D.班长10.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发展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11.某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基于需求、兴趣、游戏倾向等类似因素结合起来的小团体,由此可判断该班级组织处于()。A.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B.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阶段12.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文化13.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梨子”归到“水果”这一总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学习1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A.无倒摄抑制的影响B.有记忆的恢复现象C.过度学习的作用D.情境记忆的作用15.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回忆朋友的名字B.完成口头作文C.穿衣服D.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16.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不稳定、可控B.外部、稳定、不可控C.内部、稳定、可控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17.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常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知”即是()。A.动之以情B.晓之以理C.导之以行D.持之以恒18.小敏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拾好……这些行为表明她有()。A.焦虑倾向B.过敏倾向C.强迫倾向D.怀疑倾向19.小冬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那么他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21.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它具有()。A.阶级性B.平等性C.全社会性D.强制性22.按照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层次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A.教育基本法B.单行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A.一般性规范B.原则性规范C.概念性规范D.技术性规范24.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5.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制定()。A.教育法律B.地方性教育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行政法规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27.教师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形,则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A.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B.送交司法机关C.批评教育D.罚款28.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A.司法机关B.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D.主管教育行政部门29.学生对学校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其被申诉人是()。A.所在学校B.主管教育行政部门C.所在学校校长D.班主任3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误,在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无论正误,均说明理由)31.学生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32.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过程中不受道德因素的影响。()3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辐合思维。()34.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主体只是教师群体。()35.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爱国守法。()三、筒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7.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分期理论。38.什么是注意?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其含义。39.简述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0.简述教育立法的一般程序。4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42.联系实际。谈谈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43.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要适度。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神话起源学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2.【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3.【答案】D。解析: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根据题干描述,学生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产生了消极影响,体现出考试的隐性负向功能。4.【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②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一是通过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③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④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按照教育方针的规定去培养人才。教育目的的功能不包括对教育活动的监督功能。5.【答案】B。解析:“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说明古代老师的经济状况都是比较拮据的,老师往往收入少,果腹都难.反映了其经济地位的低下:6.【答案】C。解析: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坚持学科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这是综合课程的特点,关联能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核心课程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故选C选项。7.【答案】A。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尤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8.【答案】D。解析: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导生制”。导生制也称为贝尔一兰喀斯特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一~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导生制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9.【答案】A。解析: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设计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10.【答案】c。职析:课程评价过程中,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重要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11.【答案】A。解析:班级组织的发育一般经历三个阶段:①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②团体要求及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③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个人属性之问的矛盾阶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班级刚刚形成时,同学们对新的环境或多或少存在疑虑:第二时期是小团体形成时,即形成基于需求、兴趣、游戏倾向等类似因素结合起来的小团体。12.【答案】C。解析: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选C选项。13.【答案】C。解析: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的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新知识类属于旧知识时,产生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当新知识的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旧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上位联系时,这种学习称为上位学习。新知识与原有观念既无上位,也无下位的特殊联系,这种学习便是并列结合学习。学生将梨子归到水果的概念中,其中新学的是梨子,可以看出先学习水果的概念再学习梨子的概念,即先学习一般的大概念,再学习特殊的小概念,所以是下位学习。14.【答案】A。解析: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学习后马上睡觉,后面不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不会影响前面学习的内容,没有倒摄抑制,前面的内容记得更清楚。15.【答案】B。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地思维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大特征:①目的性。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由目的指向活动。它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如做梦,缺乏明确的目标,不属于问题解决。②序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自动化或单一的操作不能构成问题解决。A选项回忆朋友的名字、D选项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虽然都具有目的性,但是这些活动只需要简单的记忆提取,因此不属于问题解决。③认知性。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C选项穿衣服,虽含有目的性和系列操作性,但是没有思维的认知操作参与,因此也不属于问题解决。
本文标题:2016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6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