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选择名句立意并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存在问题】•1、忽略了作文要求。(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不提不引诗句,完全忽略作文要求;•只引用诗句,却不以此为基础立意;(没有明确的中心,没有吃透所选的句子,前后矛盾)•理解诗句意思和内涵胡乱生发,引用生硬(如③②)•不讲究引用诗句在文中的呈现方式(引用盲目堆积)•有同学引用偷换作者•2、忽略了作文布局(作文讲究起承转合)•作文有些随心所欲,走一步看一步,立意不鲜明,甚至自相矛盾。•开头不亮观点,盲目论证•结尾不注意扣论点、中心,随心所欲•3、忽略了作文形式美•书写潦草,又乱涂乱画现象,开篇就有病句,错别字。•题目随心而行,引用没有标点符号,题记格式依然不正确,论证段落冗长。)•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这首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盘现出。•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这两句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治理想。•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时杜甫37岁,居长安。韦左丞指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他很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并上贺朝廷演出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况,于现实之黑暗亦有所抨击。•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出自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沧洲是指: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此句解读为:自己空有一身报国的热血,但却只能在这种滨水的地方隐居生活。•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就是身体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理想,我的心哪是惩罚所能更改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优秀范文展示•活出自己的风范•人是群居动物,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收回自己的想法来讨好他人。融入社会中便更是如此,渐渐的都没有了真性情。古人也是一样,但幸运的是,仍有一部分人在“世人皆醉”的情况下,扮演着我独醒的角色,他们有真性情,他们活出了自己的风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在说这句话时已是一名隐士。可想而知,在东晋那个崇尚华丽辞藻的时代陶渊明应该是不受欢迎的。且在当时,他早已厌倦官场,一心归田,最终活出了自己的风范。现实生活中,我们疲于拼命,为了得到名与利而不辞劳苦,最终名利双收而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自己的真性情。真正的成功者,只重于对自身修养的提高。就如鲁迅、齐白石等国学大家,对名利看的很淡,人生价值却很高,也活出了自己的风范。因此,无论环境好坏与否,我们都不能摒弃自己的真性情,要活出自己的风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东坡从风雨中领悟到的人生道理。是呀,面对人生百态,我们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笑对困难,才能不怕风雨。苏东坡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人生仿佛遭遇了滑铁卢。他也曾消沉过,但在无数次的磨练后,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真性情,那就是乐观,笑看一切困难,这也使他活出了自己的风范。回归现代社会,一颗平淡的心,乐观的心态也是立足于社会的必不可缺少的东西。乐观,这种性情我们应该时刻持有,这种才能笑对人生百态,活出了自己的风范。•“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为了坚守自己的节操,宁“体解”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心智,为的也是活出自己的风范。战国后期的楚国,君主亲近小人而疏远像屈原这样的贤臣。屈原也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小人”苟且的活着,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投江自尽,即可看出他多么有自己的风范。这种精神也极为后人所传颂,屈原也被后人尊敬。因为他活出了自己的风范。•拼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摒弃自己的真性情,要活出自己的风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简简单单的一笔一划勾勒出了陶渊明随性而又充满理想的心态。“但使愿无违”多么潇洒的人生!心愿,如同闪烁的银河边际,令一代又一代人为之着迷。•远大而又充满豪情的抱负是心愿;近处生活学习中的目标达成也是心愿;家人朋友的幸福也是心愿,它们都如此美妙而又充满吸引力,似是闪烁的星河若隐若现。而我们,是否能似陶渊明那样“衣沾不足惜”地奋斗来达到心愿呢?•抓住心愿,实现心愿。在许多人的眼中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青春年华稍纵即逝,不是每一个载有机会的列车上都有你的座位,只有去奋斗去拼搏才能“使愿无违”,困难、挫折、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过是使我们的衣服被沾湿的露水罢了。既然挫折如此渺小,那么心愿达成又有什么难的呢?•无违心愿,需要我们的汗水和泪水去浇灌生命之花,需要我们的热血和激情去铸造生命之巅。在人生的道路上,荆棘使人留学,但花香是追求,一点点伤痛又何妨?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又寻找心愿之花的芳香。那是灵魂的洗涤,充满希望的未来。•而在高三这条道路上浴血奋战的我们,更是需要陶潜这种不惜一切努力、去奋斗、去成功、去达成心愿的意志。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兵临城下、磨枪砺剑,只待沙场;我们闻鸡起舞,披星戴月,只待笑迎晨曦。正如苏东坡所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豪气万丈的词句鼓舞了被挫折打败的脆弱的心,也照亮了处在逆境之中人的道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正如站起来了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生产力低下”、“东亚病夫”是我们的代名词,而2017年的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已经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中国的高铁技术,中国的航海技术,中国的航天技术......只要奋斗,只要努力,便可无违心愿!•努力造就实力,实力实现梦想。坚守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便可静待花开,笑迎晨曦。••
本文标题:2018选择名句立意作文: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心在天山-身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7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