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2019年最新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排水工程开工报告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4)、设计文件明确的规范及图集(5)、市政工程统一做法和设计图集(6)、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及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制定的本工程特定适用的有关补充规定和要求。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道路工程,位于**,道路呈南北走向,属于城市次干路。全长**m。根据规划,**给水管道位于路中东1.5米,设计管径DN400,南接**路现状DN1000给水管,北与**路同时设计DN500链接,于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全线布置有管网排水,路面水经横坡散排至路面与人行道相接边缘,经雨水口收集流入雨水纵向主管道,最后排入到河流或沟渠中。根据规划,设计污水管位于路中西1.5米,分为四个污水系统。三、工期安排四、施工工艺及流程沟槽开挖施工地下水位丰富且较浅、开挖深度较大,同时部分施工区域与现状交通主干道交叉而受车辆及行人的干扰较大。为确保工期和施工期间的安全,沟槽降水以深井降水为主辅以明排相结合;沟槽开挖以机械大开挖,局部采用人工开挖等方式。对开挖深度在4m以上或土质较差或地下水抽排困难或对确保交通安全造成隐患较明显的地段,采取土钉墙喷锚方式来解决沟槽边坡稳定;对安全易保障地段,拟采取支撑护壁来解决沟槽边坡稳定。(一)准备工作⑴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位置,并标出与管线冲突的地下、地上构筑物位置;⑵核对永久性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⑶核对接入原有管道处高程;⑷施放挖槽边线、堆土堆料界线及临时用地范围;⑸中心桩、方向桩及水准点均设置固定可靠的栓桩、栓点和明显标志。(二)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开始(施工准备)-2-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深井降水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井位及管线→人工挖探井→钻机就位→成孔→替浆→下井管→填滤料→洗井→做人井→埋设排水联络管线及配电电缆→下泵抽水→恢复路面(地面)→清理施工现场→降水管理→降水任务完成2)降水井平面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挖探坑探明地下水位,若地下水位在污水沟槽开挖基底以上则采取布设深水井。深井设置在污水一侧,距污水管道中心线6~7,井深15m,井间距40~50m。3)施工方法⑴.挖探井每眼降水井上钻前必须确认无地下管线,并下入护筒,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层,以防止钻井施工用水大量漏失及塌孔,必要时随挖随做砼护壁。如遇地下管线,需适当调整井位,重挖井位。⑵.降水井施工污雨水沟槽开挖及排水污水管道基础施工污水管道安装检查井浇筑闭水试验回填夯实雨水井进水管施工井圈、井座施工井盖、水蓖子安装结束雨水管道基础施工雨水管道安装压实度检测-3-井位布设: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布置井位时需考虑地下管线的位置,错开地下障碍物。井位应采用显著标志。围(挖)泥浆池:根据场地条件围泥浆池,每口井用一个泥浆池。凿井:采用反循环钻机成井。孔径不小于655mm,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值。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测定井深。吊放井管:井管采用无砂砼管,在预制砼井鞋上放置井管同时水位以下包缠1层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井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临时保护。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滤料为2~4mm干净石屑,杂质含量不大于3%。4)降水运转监测及维护在降水井内设置大功率90T/h的水泵,扬程30m。在排水施工期间,不间断的抽排地下水,保证施工期间的顺利进行。排水经沉砂沉淀后排入现有雨水管网系统、现状沟渠及河道。(四)沟槽开挖1.开挖要求⑴机械挖槽时,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管线情况及施工要求等。同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该人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丈量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或亏挖。⑵单斗挖土机不宜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线路一侧工作时,与线路的垂直、水平安全距离,不应小于下表中的规定。挖掘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⑶人工清挖槽底时,应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并注意不使槽底土壤结构遭受扰动或破坏;挖槽挖出的土方,除必须外弃的外,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结合本合同内的实际情况,堆土可沿沟槽呈线性堆放,堆土应在距槽边1.5m以外开始堆放,计划在槽边运输材料的一侧,其堆土边缘距沟槽边缘应控制在5m以输电线路电压(kV)垂直安全距离(m)水平安全距离(m)<11.51.51~201.52.035~1102.54.01542.55.02202.56.0-4-外,以方便管件的运输,并每隔20m左右预留在下管的位置,方便吊车的工作,该处应加宽堆土距槽边的距离或少堆土。⑷当沟槽两侧不能满足堆土要求时,应选择堆土场所和运土路线,随挖随运;在高压线下及边压器附近堆土,应按照供电局有关规定办理;靠房屋、墙壁堆土高度,不得超过椽高的1/3,同时不得超过1.5m,结构强度较差的墙体,不得靠墙堆放。⑸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不被扰动或破坏,设计槽底高程以上宜留20㎝左右一层不挖,待人工清挖。⑹沟槽开挖的土方,由于施工现场较宽敞,可考虑临时堆放沟槽回填所需的土方,其余作为弃土外运出场(外运约30%土方),随挖随运。⑺堆土堆放在距槽边1m以外,高度不能超过2米。计划在槽边运送材料的一侧,其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根据运输工具而定。⑻堆土不能掩埋消火栓、雨水口、测量标志、各种底下管道的井盖及施工料具等。⑼开挖断面为抢工期给排水管道沟槽主要采用机械大开挖,局部采用人工开挖加设木板支撑。沟槽底宽为基础宽度+2×工作宽度+2×20㎝,工作宽度当D≤500为40㎝,D>500时为50cm,边坡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统一为1:1。开挖方式通过计算决定采用给排水分槽分段或同槽开挖,既能节约投资又不会影响工程工期,污水沟槽适当提前,给水、雨水沟槽施工根据流水作业的原则适当掌握进度。2.沟槽支护对管道埋深在5米以内,若施工时地质结构较好,沟槽开挖考虑1:0.5的边坡系数,在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不需采取特殊护壁方式应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但由于可能出现的地下障碍及雨天施工等因素,为了确保安全及工期,不得不采取特殊护壁方式,其中应用最广泛可行的一种即是支撑护壁。支撑护壁型式根据土质、地下水位、施工季节以及槽边建筑物情况等选定,参照下表选用。具体措施如下:A.撑板的厚度一般为5㎝,支撑方木截面一般为15㎝×15㎝,方木间距不得大于2.5米;B.劈裂、槽朽的木料不得作为支撑木料,撑木端头如有轻微劈裂,可用8~10号铁丝缠固有使用;C.表中所列密撑,可用立板密撑,槽帮有坍塌情况者,不得使用横板密撑。D.支撑要求:a、槽帮应铲除平整,撑板应均匀紧贴槽帮;b、撑木、方木、撑板必须互相贴紧靠牢;撑木支在立方木上者,撑木端下方应钉木托;支在横木方上者。撑木端应用扒锯与横方木钉牢,横木方下边应钉木托;c、撑木支撑的高度,应考虑下步工序的方便,尽量不倒撑或少倒撑;d、撑木顺沟槽方向的间距一般为2.0~2.5m(4m长的木板或方木支三道,3m长的支两道;e、支撑时应尽量使用支撑调节器,以减轻体力劳动,减少木料损耗;f、用于支搭翻土板的撑木必须严格进行加固。翻土板应铺设平稳,有探头时,必须钉牢;g、立板密撑,其撑木长度超过4m时应考虑加斜撑;-5-h、撑木长度一般比支撑未打紧的空间长2~6m为宜;如撑木长度稍差时,可在两端或一端加上木垫板,垫板应与撑板或方木钉牢;撑木严禁以短木接长使用;i、采用横板密撑,如一次挖槽见底再支撑有危险,挖至约半槽时,必须先行支撑,见底后再倒撑,即将全部槽深支好,再拆出上半身的撑木。j、沟槽支撑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有撑木弯曲、松动、劈裂等迹象时,必须及时加固或换撑木。每次雨后应加强检查。E.拆除支撑要求a、支撑前应仔细检查沟槽两边的建筑物、电杆及其他外露管道等是否安全,必要时应进行加固;b、采用排水井排水的沟槽,应从两座排水井的分水岭向两端延伸拆除;c、多层撑的沟槽,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逐层拆除,必须等下层槽拆撑还土完成后,再拆除其上层的支撑;d、立板密撑一般先填土至下层撑木底面,再拆除下撑,然后还土至半槽,再拆除上撑,拔除木板或板桩;e、横板密撑或稀撑,一次拆除有危险时,必须进行倒撑,另用撑木将上半槽撑好后,在拆原有撑木及下半槽撑板,下半槽还土后,再拆除上半槽的支撑;f、如拆撑确有困难或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时,应研究采取妥善的措施。g、支撑、倒撑、拆撑均必须在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指导下进行。F.上下沟槽应设安全梯,严禁攀登撑木。(五)管道基础1.地基要求⑴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能力R≥0.1Mpa,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垫层基础,垫层厚度为0.1m,垫层上铺0.1m中粗砂。若遇流沙、污泥、松散杂填土及回填等软弱地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⑵基槽开挖达到设计要求后,尽快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不要让基坑暴露过久。2.基础形式的选择管道基础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修改,基础形式的选择见管道基础一览表。-6-管道基础一览表注:a、180○砂石基础详国标06MS201-1-11。采用180○砂石基础的管道,采用橡胶圈接口,详国标06MS201-1-23。b、污水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详见国标06MS201-1-19。雨水管道基础采用120○砂石基础,06MS201-1-17。6.1.5.3管道基础处于不良地段的预防措施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会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其预防措施如下:⑴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⑵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⑶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槽底部排水或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六)管道铺设安装1.龙门板设置根据沟槽深度、宽度等因素以及我司多年的施工经验,我们决定采用坡高板(龙门板)的设置来控制管道中心和高程。为保证精确度,坡高板埋设必须牢固,同时又要方便安装过程中的使用,为此特要求如下:⑴坡高板应采用50㎜厚大木板,长度根据沟槽上口宽而定,一般不少于每边500㎜,埋设必须牢固。⑵坡高板设置间距一般应控制在10~15米,注意在管道折点及检查井处必须设置。⑶一步开槽时坡高板设置在槽上口跨地面,且距槽底距离不超过3米为宜,在距离大于3米时,可考虑将坡高板位置适当下移,但更须注意设置的牢固性。承载力R基础形式土层名称R≥0.12Mpa0.10Mpa≤R0.12MpaR<0.10Mpa不在雨季施工时在雨季施工时不在雨季施工时在雨季施工时需进行特殊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时地下水位以下时卵石层180○砂石基础180○砂石基础砼基础粘土层、粉土层180○砂石基础管道基础以下20cm换填为砂砾石,管基采用砼基础180○砂石基础管道基础以下20cm换填为砂砾石,管基采用砼基础管道基础以下20cm换填为砂砾石,管基采用砼基础填筑土、种植土管道基础以下部分采用砂砾石换填至地基承载力R≥0.10Mpa;管基采用砼基础。-7-⑷在坡高板上施测中心与高程时应注意,中
本文标题:2019年最新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7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