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ADF: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可溶物)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即水分(或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其测定的是饲料中的概略养分(或称为粗略养分),每种成分均包括多种物质,而且不完整,没有维生素。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包括六大成分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初水含量=饲料鲜重(g)-风干饲料重(g)/鲜饲料重(g)×100%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粗灰分含量=灰含量(g)/饲料样品重(g)×100%(3)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粗蛋白:包括(真蛋白+非蛋白氮)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饲料样品重(g)×100%(4)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等)。(5)粗纤维: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酸碱测定法测定。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使CF测值偏低,NFE偏高半纤维素=NDF-ADF纤维素=ADF-酸性洗涤(六)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3、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结构性多糖主要分布于根茎叶和种皮中,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2)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3)脂类:脂类是动物体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脂类主要是结构性的复合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脂蛋白质和贮存的简单脂类等。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答: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饱饮作用。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答:消化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食入养分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消化率高低取决于是动物状况(动物种类,年龄及个体差异)、饲料(种类,化学成分及抗营养物质)和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的加工调制和饲养水平);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1)、饲料或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则相对较低,有利于动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就反刍动物而言,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随饲料或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本身消化率的变化最明显。(2)、以维持水平或低于维持水平饲养,养分消化率最高(3)、适度的磨碎有利于单胃动物对饲料干物质、能量和氮的消化;2适宜的加热、膨化可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消化率。粗饲料用酸碱处理有利于反刍动物对纤维性物质的消化;凡有利于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繁殖的因素,皆能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一)构成细胞组织(二)参与物质代谢(三)促进生化反应(四)维持体液平衡(五)调节机体温度(六)润滑器官,减缓磨损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水的来源包括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流失包括粪和尿的排泄,肺脏和皮肤的蒸发,经动物产品的排泄。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EAA(必需氨基酸):那些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需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称之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EAA)。LAA(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或为:是指饲料或饲粮中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那些必需氨基酸,它们的短缺限制了饲料或饲粮中其它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整个饲料或饲粮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缺乏:一种或几种不能满足需要氨基酸中毒:一种或几种大大超过需要量,其它作用不能被添加另一种AA所克服氨基酸拮抗:过多地添加一种氨基酸会影响另一种氨基酸的效价,或者说增加对另一种氨基酸的需要量。理想蛋白:可以被完全消化和代谢的蛋白质,其AA组成与动物维持和生产的AA需要完全一致”。目前定义:AA间平衡最佳的蛋白质,包括EAA之间、EAA与NEAA之间。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分别有几种?仔猪(10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成年猪(8种):仔猪的10种—组氨酸、精氨酸;雏鸡(13种):仔猪的10种+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成年鸡(11种):雏鸡的13种—组氨酸、精氨酸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此答案紧作参考)p40~43单胃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在胃和小肠上部进行,主要靠酶消化。相对反刍动物而言,单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过程是一种饲料蛋白质的营养过程,动物所吸收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蛋白质本身的氨基酸构成。胰蛋白酶(来自胰液)在单胃动物的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和单胃动物一样,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也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其蛋白质营养本质上也是氨基酸营养。因此,对于反刍动物的饲养同样也应考虑氨基酸营养问题。只不过,瘤胃是一个蛋白质的加工厂,与单胃动物存在较大差异,单胃动物可获得的必需氨基酸直接决定于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而反刍动物可从微生物蛋白那里得到补充。在通常饲养条件下,反刍动物对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40%依赖于瘤胃微生物蛋白,60%依靠饲料,这对于中等生产水平的反刍动物来说已能够满足其需要,但对于高产的反刍动物则远远不够。4、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从理论上讲,各种氨基酸成比例地参与某一蛋白质代谢过程,是以某种氨基酸的最低值为基础的。如果其中的一种氨基酸过低,其它氨基酸都要以这个低的氨基酸为基础,循此比例参与代谢。超过此比例要求的所有过量部分的氨基酸都不能参与这一代谢,而是经过转氨基反应、脱氨反应,碳链的氧化分解反应以及脱羧作用等分解掉。结果,氮在体内的存留量变少,蛋白质浪费,生产性能下降。意义理想蛋白:是指饲料或饲粮中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那些必需氨基酸,它们的短缺限制了饲料或饲粮中其它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整个饲料或饲粮蛋白质的营养价值。5、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NPN的利用原理常用NPN有尿素、双缩脲和各种铵盐。以尿素为例。脲酶尿素NH3+CO2发酵C·H2OVFA+酮酸(碳架)细菌酶细菌3NH3+酸酸AA菌体蛋白真胃和小肠吸收游离AA动物体蛋白或产品蛋白尿素被水解的速度很快,进入瘤胃后2h内可被微生物脲酶完全水解。100g瘤胃内容物能在1小时内把100mg尿素转化为NH3,产生的NH3超过细菌利用能力时即可出现NH3中毒,如NH3达8.4-13ppm出现中毒,20ppm运动失调,500ppm死亡。NPN利用方式(1)用NPN直接补饲;(2)处理粗饲料;(3)生产各种补充料或营养性添加物。5.反刍动物合理利用NPN的措施应用最多的是尿素,含N47%,蛋白当量0.47×6.25=2.8kg/kg。(1)选用分解速度慢的NPN,如缩二脲、三缩尿等。(2)使用保护剂处理尿素,降低尿素分解速度。(3)利用金属离子抑制脲酶活性。(4)充分供应足够的可溶性C·H2O。(5)日粮中补充S和Co,N∶S以15∶1为宜,即每100g尿素加3g硫.。(6)控制尿素用量,不超过日粮N的1/3,或精料量的2-3%,日粮总N量的20-30%,每100kg活重20-30g。6、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限制性AA:是指饲料或饲粮中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那些必需氨基酸,它们的短缺限制了饲料或饲粮中其它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整个饲料或饲粮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之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是猪与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7、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动物年龄:(时间效应)蛋白质的水解:(底物诱导效应)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蛋白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饲料加工:(加热过度发生Maillard反应)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饲养管理:(补饲,底物诱导效应)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比较少靠2)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其中以乙酸和丙酸为主,丁酸次之、戊酸和异戊酸最少乙酸和丁酸是合成脂肪的原料或可氧化供能,丙酸可以合成氨基酸。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少量有甲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乙酸是主要酸,喂粗料时产量高,喂谷物时丙酸产量高,乙/丙比受日粮处理影响,见书P45,表5-4。加瘤胃素可提高丙酸比例,有利于肉牛育肥。饲料磨粉或制粉可提高丙酸产量。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反刍动物消化C·H2O与单胃动物不同。(消化方式、消化部位、消化产物)单胃动物:⑴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糖的混合物,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VFA,反刍动物消化吸收:(1)瘤胃是消化C·H2O的主要场所,消化量占总C·H2O进食量的50-55%。饲料C·H2O→葡糖→丙酮酸→VFA,单糖很少。C·H2O分解产生的VFA有75%直接从瘤网胃吸收,20%从真胃和瓣胃吸收,5%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吸收。;饲料中未降解的和细菌的C·H2O占采食C·H2O总量的10-20%,这部分在小肠由酶消化,其过程同单胃动物,未消化部分进入大肠发酵。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营养作用优点:(1)填充胃肠,给以家畜饱感;2)刺激胃肠发育和蠕动,对幼畜繁殖家4畜、高产家畜重要;(3)作为能源,在后肠发酵后可满足维持需要量的10-30%;4)改善动物产品质量,提高瘦肉率,提高乳脂率;(5)降低饲料成本。缺点:(1)CF消化率低,猪为3-25%;(2)影响其他养分消化;4、NSP的概念。一般植物性饲料中的多糖从化学上分为两种类型即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贮存多糖主要为淀粉,而结构多糖通常称为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5、简述NSP的营养特性。⑴氧化供能,⑵对营养物质摄入起调控作用,⑶解毒作用⑷代谢作用⑸物理作用⑹改善畜产品质量⑺提高母畜生产性能6、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负面营养特性:反刍动物:1.对营养物质吸收方面的负效应2.降低能值的负效应3.增加内源物质损失的负效应。单胃动物:1.营养物质吸收方面的负效应2..降低能值的负效应3.增加内源物质损失方面。家禽1.降低能量利用效率2.
本文标题:动物营养学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2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