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城市广场设计的趋势与问题-以武汉市洪山广场设计为例-(1)
城市广场设计的趋势与问题—以武汉市洪山广场设计为例一胡庆日中图分类号一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一一摘要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已走过很长的历史,到现在不仅要满足人们一般性功能要求,还要满足一种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该文针对现阶段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综合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脉络及趋势的基础上,并结合武汉市的洪山广场来说明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关健词人性化原则广场设计城市广场胡庆,男,湖北黄冈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级硕士研究生材,〔,一,酬!·匕。阳,怕,!广场是最古老的城市外部空间形式之一,它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起居室”,是城市空间内最具公共性的开放空间。正如奈比斯特所说“人们引进的技术越多,就越愿意往一块聚集,越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因此可以认为,广场是繁忙的城市空间中的一个缓冲点,一个生活的调节器,能把都市人从紧张的工作情绪中舒缓开来,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享受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聚集场所。所以笔者认为,评判一个广场是否合乎其身份、做足其本分工作、其设计成功与否,就是看其能否吸引人们前来驻足、聊天、休憩等这一类社交或休闲活动。就此说来,广场的设计则要完全围绕这个标准而展开。为了更清晰明白地说明问题,笔者就尝试着以“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脉络及趋势一现阶段城市广场设计的现状—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并结合武汉市的洪山广场这个实例”这么一条主线,来谈谈对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认识和研究。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收稿日期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脉络及趋势上溯城市广场的发展历史,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漫漫路程。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当时浓郁的政治民主气氛和当地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人们喜爱户外活动,这就促成了室外社区交往空间的产生。同时,他们把自己对空间的体验感受和审美情趣反馈到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古罗马的广琢胶用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原先的集会、市场职能外,还包括了审判、庆祝、竞技等其中,罗马城本身的广场群是最壮丽辉煌的,其四周一般度多为庙宇、政府、商场、巴西利卡等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在罗马广场群中,各广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平面较为规整、理性。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广场在西方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时的城市广场在功能和空间形态上都比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有很大的发展,并成为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心脏”。从规划设计方面看,中世纪城市广场大多具有较好的围合特性,规模尺度适合于所在的城市社区,地点多位于城市中心,周边建筑物一般具有良好的视觉、空间和尺度的连续性,从而创造出一种“如画的”城市景观。巧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的主要特点是,力图在城市建设和对现存的中世纪广场改造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人为的视觉秩序和庄严雄伟的艺术效果,设计过建筑第24卷06/2006程亦由原先中世纪的“渐进式”改变成“自上而下”的、有计划的“决定论式”。这一时期的广场设计,科学性、理性化程度明显得到加强,并运用了透视原理、比例法则和美学原理。巴洛克城市广场设计的主要贡献是,将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体系联成一个整体,并使城市形态呈现为更为活泼和动态的格局。它强调塑造一种可以自动流动的连续空间,强调广场及其建筑要素的动态视觉美感,有机结合地形以及城市道路对景。中国古代城市广场较为缺乏.散布于少数城市和民间乡镇的主要是庙宇、宗祠和市场广场。明清以来,随着城市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城市中心以及城市的对外交通的门户上逐渐有了商业性的公共空间。此外,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亦有不少原始自然崇拜的广场。不过与西方相比,以往中国的广场文化和观念思想是相又引带后的。工业革命后,城市功能、规模和尺度产生了重大变革,城市建设曾一度为经济理性所主宰并出现了一些偏差。本世纪初,一些学者为保护城市广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森得了人们对城市广场建设认识上的进步。1993年的“雅典宪章”、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1981年的“华沙宜面对21世纪,广场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一般性功能要求,还要满足一种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样人们才乐意去广场娱乐休闲,提升生活质量。国外最近优秀的广场设计都回应着历史、文化、物质特征及场地使用者的要求。一些手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文丘里设计的威尔康姆广场(weloomos。,.iare)体现了他的主旨:设计要获得深度需借用一些符号及历史背景。而巴塞罗那从1980年开始其重建工作,就聘请了许多艺术家为其广场环境进行设计,为居民提供了具有高品质文化内涵的场所。为人们着想,没有充分意识到人作为广场唯一使用者这一主旨,并将这一主旨贯穿设计之中。只有从每个方面每个细节去考虑到怎么为使用者提供舒适优美的环境,广场才会为人们所喜爱,大家才会乐意前去游玩、休憩。2城市广场设计的现状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城市建设,其中城市广场的建设尤其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而进行得如火如茶。而从建成的广场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追溯到设计层面上来,具体表现在:¹广场设汁缺乏与城市总体空间环境的联系。城市公共空间处于无序状态,基本上是散点状。广场设计只注重本身,而没着眼于整个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上。所以大多数广场从形态上看,没有起到将城市公共空间联结为一个系统的作用,无法成为城市的一个节点。º广场多为交通广场.缺少休闲娱乐广场。交通广场因处于交通干道交汇处,其环境质量以及难达性等弊端使它难以满足人们交往、聚会等需求,真正为居民服务的广场却凤毛麟角。另外,现在政治集会广场增多.即以政府大厦为中心的广场增多。因政治需要及周围建筑性质所限,广场多显空旷,除少数游客光顾外,对城市居民而言,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休息娱乐场所。»广场设计缺乏对人的关怀,没有意识到人是空间的主角,也是场地的主人,缺少对人行为、心理的研究。试问一个连遮阳的地方都没有的广场,除了几张坐凳之外,无任何辅助设施的广场如何能吸引人,给人以舒适感?¼广场设计缺少细部处理。具体表现在地界面及小品设计不够细致深人,对它们与广场及周围建筑的关系,诸如色彩、形体关系也缺乏研究,致使广场色调灰暗,缺乏亲切感,人们就会对它在心理上产生疏远感,致使广场越来越失去人气。应该说,我们现在的广场设计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没有全心全意的3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笔者通过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脉络、趋势及城市广场设计现状的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内的洪山广场这个实例,来说明广场设计要想取得成功,应遵循的原则:3.,步行化原则这是广场形成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自50年代西方出现商业街以来,步行化已成为一种原则。步行化不只是车辆不准进人该广场,而且还应改变道路包围广场的模式,同时它还需广场与周边场地建立起真正的步行体系。但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地道、天桥作为联系桥梁,因为它们易使人们望而却步。洪山广场从功能来说应被划分为交通广场(图1),它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连接六条大道,承担着艰巨的疏散交通的任务,所以就可达性来说,它有其致命的缺陷,从形式上来看,的确是一座浮在路网上的“孤岛”。但历史和现状已无法改变,只能去考虑如何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3.2通达性原则它要求广场处于人的视线可及范围内,在体验城市的动态过程中,可感知广场的存在。其次交通便利,使人易于到达。一个设计成功的广场,它的一边或者更多都会与公众步行道相连,这样公众会认为它是街道的一种延伸,而乐意“上当受骗”顺着街道走上广场。如上面第一条所说,洪山广场是处于路网中的一座“孤岛”,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路上的步行者还是车上的乘客都能看到它,知道这里有一个广场。至于如何解决怎样便捷的达到广场这个问题,设计上只有通过设置人行道和地下通道的方式了。有整体才是美。”整体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广场设计应纳人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中,对它的考察应先从它所处的高一层次的环境系统开始。在整体关系中确立其主导或配角地位,并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形态或设施布里上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广场本身也应具有整体性,建筑、空间环境和人应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构成要素要符合场地使用的主特征及氛围,并应明确主次,有主、配、基调之分,秩序井然。洪山广场地处武昌繁华地带,是武汉市政治、文化、体育的中心之地。在这里有省政府大楼、洪山体育馆、湖北科教大厦等重要建筑物,该广场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节点的作用,在空间上连结单个的点—这些建筑物成为一张网一一连续性的空间系统,让在里面行走、游玩的人们充分领略洪山广场这一块区域作为武汉市的一个重要地块的魅力和城市活力!洪山广场从东到西分布个部分蓝必武纪念广场(纪念为主)、下沉式广场(活动为主)、音乐喷泉休闲广均以休闲为主)o共个组成部分并没有将广场从空间上分为截然断裂的三部分,而是更加的把广场捏合为一个整体。广场内部充满历史气息的雕塑,宽阔、平整如茵的绿地,如梦似幻的喷泉,想象飞扬的浮雕,沁人心脾的桂香。这一切都让人们意识到这并不是共块不同主题、不同构成的空间主体,而是浑然天成、自成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正因为让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洪山广场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来此观光、游玩。3.4人性化原则3.3整体性原则法国哲学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也许个别的美也会感动人,但真正的艺术作品,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抑或是景观规划,都越来越把“人性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之一。所谓“人性化”,通俗一点说就是要处处以人为主体,在设计一个作品时,要时时刻刻把人想象成正在里面参观游玩,看其是否愿意在里面继续呆下去.而且还要感到舒适。能做到这一点,是一个设计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而“人性化”主要体现在环境小品设计上,因为环境小品最接近公众,人们最容易与它们发生接触。可以想象,如果把它们设计得造型独特、尺度宜人为人们喜欢的话,一定会吸引大众欣然前往与之亲密接触的(图2)。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们不仅对丰富广场景观,二次限定空间...建筑第24卷0612co6翻以及塑造广场特色十分重要,而且还是一种公众艺术,为丰富多姿的城市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尽量做到“人性化”,环境小品设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¹它们应成为周密思考的总设计中不可分割的要素,相互之间在形式、色彩以及布置的位置上相互协调,融为一体º它们应具有舒适性、功能性,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J氏»它们应提供一种舒适宜人的环境,使人们可接近或触摸它,如提供相应的踏步和凸起物,或可坐靠的围档¼它们能促进人们的接触和交往。一座雕塑或喷泉应具有很高的可视性,可观赏性和易接近性,这样才能促使人们聚集;½它们应激励人们参与活动,成为表演者,而不是观众,鼓励人们在运动中体验它们;¾它们的布置应有特色,与所在的空间性质相符合。西特曾提出:“一个良好的原则就是各种设施应尽可能从属它所在的空间的性质”。洪山广场上的环境小品主要可分为休息设施和绿化两方面首先,休息设施是鼓励人们使用广场的重要因素。对广场而言,要促使人们聚集、开展活动,那么各种坐、斜靠或休息的地方就必须提供。人对坐点的选择有两类:一类如长椅,可称之为主坐点,另一类如草地、踏步、花坛边、短墙等,可称之为次坐点。洪山广场的长椅的数量有些偏少,也许是设计者不想过多的长椅占据广场上人们活动的空间。其实也不无道理,因为当人少的时候,座位空荡荡,会使广场显得很空旷,不利于聚敛人气。至于次坐点,则是非常的值得称道。水池的角部、花坛的垛边(图3)以及踏步都设计的非常适合人们在上面坐下来,不论高度或宽度很符合人体工学。另一方面,基利(D.Keliv)认为城市环境绿化的目的不是使城市乡村化,而是使城市的拥挤得以缓和,并与城市以外的自然环境取得联系。使都市人不用出城就可以享受大自然的亲近。洪山广场上的绿化处理有如下特点¹在广场东边一片树林的栽种,不仅可以形成空间的限定,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在城市混凝土堆里看到一块绿色(图4),产生来这里休息、观赏的乐趣。º草地和花坛的布置及运用,缓和了混凝土花案地面所造成的冷冰冰的氛围,使地基面柔化、塑造了更丰富的图案和景观。3.5多样性原则首先从外在形态上应强调多样性。因为地理气候、地形以及人文因素影响,它应呈现出多姿多彩
本文标题:城市广场设计的趋势与问题-以武汉市洪山广场设计为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3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