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感觉统合治疗的理论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在六十年代由职业治疗师艾尔斯博士提出的,感觉刺激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本体觉、前庭平衡觉对人的日常活动十分重要确又不易察觉,在感统理论中,触觉和体觉、前庭平衡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脑神经系统能否将这些感觉讯息(统合)成有用的资料,是人(感觉统合)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人是否有效运用自己的身体去进行日常的活动。触觉的接收和功用:藉著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收触摸、重力、质地、冷热、疼痛等感觉建立身体形象,有助视知觉的发展建立安全感及稳定情绪前庭平衡觉的概念: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及辩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成长后的视、听性质的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作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辩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基本表现为:1、逃避或害怕运动。2、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晕/或久转不晕。3、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中视物不稳定。4、运动中主要靠视觉协调动作。5、端坐、写字、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捏笔姿势不当,6、阅读困难书写困难。7、秩序感差,做事无条理。8、过滤功能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多动。9、前庭迟钝顾名思义是对于外界的信息接受反应较慢,时常会出现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的情况。10、影响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语言、数学、写作能力。前庭平衡觉的接收和功用:透过内耳的三个半规管和耳石:侦测身体运动(被移动)的感觉侦测加速、减速的变化保持肌肉张力正常状态、维持姿势给予个体平衡状态及安全意识发展身体知觉、视觉动作协调、空间概念及动作计划能力建立安全感及稳定情绪本体觉的概念:是指能告诉我们关於位置、力量、方向和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以及有助於统合触觉与前庭觉的一种感觉讯息。本体觉的接收器分布在我们的肌肉、关节、韧带、肌腱和结缔组织中。本体觉的接收和功用:藉著肌肉、筋腱及关节周围的神经接收器:侦测身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建立身体空间概念调节平衡、姿势、力度及速度有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助平静情绪感觉统合是指脑神经系统将不同的感觉讯息,整理组成有用的资料使我们能认识四周环境及自身的需要,继而有效的引发切合环境需要的反应。包括:情绪控制、身体协调、动作计划、组织能力、专注力和自信心等。这些反应又称为适应性反应,影响孩子自我照顾,学习和游戏上的整体能力。据2007年7月3日。美国职业治疗师期刊中所发表文章,著名专业学者,miller,Anzalone,lane,Cermak,Osten将感统失调分为三种:一、感觉调节障碍二、感觉分析障碍三、感觉动作协调障碍这些都是隐性的发展障碍,没有明显的外观特殊。感觉统合的治疗,是通过适当的感觉刺激及活动,促进孩子的神经系统发展,提升神经系统处理感觉无讯息时的效能,诱发适应性的反应,为了鼓励孩子主动参为感统治疗活动,治疗活动多以游戏形式进行,从而引发孩子的自动参与性,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并强调治疗人员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游戏与孩子的双重互动。吊网:孩子俯伏在吊网,摇荡时可提供前庭平衡觉刺激,以此姿势伸手向前取物,有助改善姿势控制、手眼协调及空间概念滑翔秋千孩子双手紧握秋千,冲前时可获得前庭平衡觉刺激,若配合其他肢体活动,如踢“不倒翁”,有助改善姿势控制及动作计划能力。吊摇板孩子坐或伏在吊摇板上,摇荡时可获得前庭平衡觉刺激,有助改善姿势控制。如配合抛接活动,可同时训练视觉专注及手眼协调。绳梯孩子沿用绳梯爬至高处摘取物件,有助增强对身体和环境的认知,改善身体双侧协调及动作计划。拉架床孩子爬上拉架床,在床上滚动或行走,可获得前庭平衡觉和本体觉刺激,有助改善身体位置及空间概念、姿势控制。身体双侧协调及动作计划。空中绳索孩子双手紧握绳索,保持姿势滑下。活动有助改善肌肉张力、姿势控制。身体双侧协调及空间概念。触觉探索池孩子在放置了不同物料的池内探索,接受触觉和本体觉刺激,加强感觉调节及身体意识。安静小天地孩子在“洞穴”内休息或听音乐。透过安稳柔和的本体觉和触觉刺激,有助平复和舒缓情绪
本文标题:感觉统合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6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