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关于动点问题的题目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关于动点问题的题目1、如图,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且AB=6,点P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B点运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运动,其中任何一个点到达了终点,则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那么当t=时,△CPQ为直角三角形。QCABP2、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BC=3,点D是BC边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将∠B沿直线DE翻折,点B落在射线BC上的点F处,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BD的长为EFABCD3、等腰△ABC的底边BC=8cm,腰长AB=5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点B开始向点C以0.25cm/秒的速度运动,当点P运动到P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点P运动的时间应为秒。ACB4、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AC的中点,作∠ADB的角平分线DE交AB于点E(1)求证:DE∥BC(2)若AE=3,AD=5,点P为BC上的一动点,当BP为何值时,△DEP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BP的值。EDCBA备用图ACB备用图ACBACByP1AOxP5、如图,△ABC中,∠C=Rt∠,AB=10cm,BC=6cm,若动点P从点A开始,沿射线AB一直运动下去,且速度为每秒1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线段AC的长和斜边AB上的高(2)点P出发2秒后,求△ACP的面积(3)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6、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4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7、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4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14,的位置,则点P2014的横坐标为8、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4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14的位置,则P2014的坐标为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yx题图yxO124356781234-10-5510158642-2-4-6ACBO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5,0)、B(0,3)、C(5,3),O为坐标原点,点E在线段BC上,若△AEO为等腰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要求:先画出图形,然后求出坐标)11.如图,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A,B点坐标为(4,0),过点B的直线与AC交于点D,且点D的横坐标为-45,BD交OA于点H.(1)请求直线BD的解析式;(2)有两个动点P和Q分别从点C和点O同时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速度分别为2个单位每秒和1个单位每秒,设△PQD的面积为S,点P、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请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请直接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请问t为何值时,△PQD的面积是△BCD的面积的61.12、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且A(0,6)、∠ABO=30°(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为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P点的横坐标为m,求当△BOP为等腰三角形时,m的值是多少?yxBAOP备用图yxBAOyxHOCDBAyxHOCDBA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实验与探究:(1)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C(-2,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B、C;归纳与发现:(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不必证明);运用与拓广:(3)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Q点坐标.123456-1-2-3-4-5-6-1-2-3-4-5-61234567OxylABA'D'E'C(第22题图)
本文标题: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关于动点问题的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7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