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汉唐时期的手工业遗存
汉唐时期的手工业遗存汉唐时期的手工业遗存一、秦汉时期(一)陶瓷器(二)铁器(三)铜器(四)漆器(五)简牍和帛书(六)汉代碑刻(七)货币与度、量、衡(八)汉代玉器(九)汉代玻璃器(十)汉代金银器(十一)中外文化交流的遗物二、隋唐时期(一)瓷窑遗址和瓷器(二)唐三彩(三)唐代金银器皿(四)隋唐铜镜(五)唐代的丝织与印染(六)货币与度量衡(七)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遗物秦汉时期-陶瓷器1.建筑用陶A.砖B.瓦当C.排水管道2.日用陶瓷器A.秦代陶器B.汉代陶器C.秦汉青瓷秦汉时期-陶瓷器-建筑用陶纹(太阳纹)砖出土于秦都咸阳城一号宫殿内方形,边长38、厚3厘米秦汉时期的“手印砖”一般长20-30、宽10-15、厚5-6厘米瓦当即瓦挡,是中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秦汉瓦当纹饰多样,其图案或文字随时代而变化,特别是瓦当的文字,对当时的地名、宫殿、官署仓廪、陵墓祠庙、苑囿等的考订,是很重要的依据。泥质,烧制温度较高,质地坚硬,呈青灰色,有半圆(简称半瓦当)和圆形两种。圆瓦当是从半瓦当发展而来的,秦汉瓦当绝大多数为圆瓦当。秦汉时期-陶瓷器-建筑用陶秦汉时期-陶瓷器-建筑用陶秦带筒云纹瓦当秦夔纹瓦当出土于秦始皇陵寝殿遗址中秦汉时期的瓦当纹饰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图案和文字(包括图案和文字结合的)两大类。瓦当图案主要有动物、植物图案、几何纹以及人物纹等。云纹是最主要的几何纹样。秦汉时期-陶瓷器-建筑用陶玄武、朱雀、白虎瓦当出土于秦汉时期的长杨宫遗址秦汉时期-陶瓷器-建筑用陶秦汉“宫”字朱雀纹瓦当汉代“长乐未央”文字瓦当秦汉瓦当文字,少则1字,多至十余字不等,多作篆书,其内容可分三大类:№1建筑题名,如秦的“羽阳千秋”(羽阳宫,陕西宝鸡东关),西汉的“长陵西神”(长陵宫殿所用);№2记事志念,如西汉初的“汉并天下”、“汉廉天下”,北方边塞有“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等;№3吉祥语,如“延年”、“千秋万岁”、“与天无极”、“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秦汉时期-陶瓷器-建筑用陶汉代长乐宫排水管道遗迹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2.日用陶瓷器A.秦代陶器B.汉代陶器C.秦汉青瓷D.窑址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秦代陶器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秦汉青瓷又叫原始瓷器。原始瓷器是处于原始阶段的瓷器。原始瓷器皆是青瓷,故一般也称原始青瓷。用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经过l200℃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色或褐色,击之可发出清脆之声。我国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出现原始青瓷,但是直到东汉时期,原始青瓷才发展为成熟的瓷器。西汉时期的青瓷胎釉含铁量高,瓷器颜色呈酱黄、酱褐和黑褐色,黑褐色瓷器就是东汉发展起来的黑瓷。东汉时期釉呈淡青色,质地和火候都符合瓷器的标准。一般将东汉时期作为中国瓷器发明的开始,而将此前的瓷器一律称为原始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青瓷划纹双耳壶西汉青瓷网格纹四系罐东汉秦汉时期-陶瓷器-日用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秦汉时期-陶瓷器窑址烧制灰陶的窑,以河北省武安县午汲城遗址发现的为例,窑筑在平地上,窑室较宽、较高,火道不长。烧制硬陶和青瓷的窑,以浙江省上虞等地发现的为例,窑筑在山脚的坡面上,窑身细长,前低后高,有一定的倾斜度。后者有利于通风,使烧制的温度能提得更高。秦汉时期-铜器汉代铜器包括各种容器(食器、酒器和水器)、烹调器、日常用具、兵器、度量衡器、乐器、铜镜等。秦汉时期-铜器汉代四乳花叶纹镜西汉龙纹长方镜目前出土的汉代铜镜主要以圆形为主,也有极少量的方形。秦汉时期-铜器汉代四乳四虺镜汉代四乳龙虎镜秦汉时期-铜器双圈铭文镜(也叫昭明镜)内圈:“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外圈:“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所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从西汉中期到后期,铭文内容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等,多为三字句、四字句或六字句。秦汉时期-铜器“千秋万岁”镜内圈:“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秦汉时期-铜器东汉“王氏作”规矩镜外铭文带为:“王氏作竟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葆”。东汉铜镜的铭文分为两种,一种为表现美好愿望的祝词,如“长宜子孙”、“位至三公”等;另一种为类似于“某某作竟“的广告语,如“尚方作竟(镜)”、“王氏作竟(镜)”、“青盖作竟(镜)”等。另外,除打广告外,纪年内容也逐渐增多。秦汉时期-漆器汉代漆器的种类和品目甚多,饮食器皿有鼎、壶、钫、樽、盂、杯、盘等,化妆用具有奁、盒等,家具有几、案、屏风等,但以饮食器皿为主。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为饮食器皿,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是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官所用之物。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有轻巧美观等优越性,故为汉代统治阶级所爱好,制作极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容器。秦汉时期-漆器秦汉时期-货币秦的货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开始推行其统一币制的政策。《史记·平准书》记载:秦始皇“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秦半两的形制为圆形方孔,内外无郭,“半两”二字为阳文,背面平素。以两、铢为单位,1两=4锱=24铢。秦汉时期-货币两汉时期的货币可以分为半两钱、三铢钱、五铢钱、新莽钱、东汉五铢等。五铢钱的铸造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五年,罢半两,行五铢钱。”五铢钱自武帝至平帝共铸造了约280亿枚。秦汉时期-货币东汉东汉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货币十分混乱。到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6),重新铸造五铢钱,称为建武五铢,圆形方孔,有外郭无内郭。直径一般在2.5厘米,重3克。到了东汉后期,出现了大量剪轮五铢和綖环五铢。秦汉时期-玉器分类按照用途大体可以分为仪礼上使用的玉器、葬玉、装饰器、浮雕及圆雕的美术品、实用玉容器四大类。秦汉时期-玉器-礼玉秦汉时期-玉器-葬玉主要包括九窍塞、握玉以及玉衣、嵌玉漆棺等。秦汉时期-玉器-葬玉西汉中期金缕玉衣秦汉时期-玉器-美术品和实用玉容器秦汉时期-玉器玉器加工工艺在玉器加工过程中,琢磨非常重要,主要使用一种坚硬的细砂琢磨使之成形。抛光则主要采用皮革或木质物。造型或纹样的加工,则主要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技法。但也与石像、木刻等有区别,仍然采用琢磨工艺。隋唐时期-唐三彩唐三彩属彩色低温铅釉陶,是唐代盛行的一种美术陶瓷,是唐代三彩陶器的简称,以器表装饰绚烂夺目的彩釉为主要特征。唐三彩的制作可以分为6个程序:(1)选料。三彩器非常注重造型和釉色,因此对于胎料的选择不精,一般用白色粘土作胎,但胎质中常含有石英颗粒等杂质。(2)成型。用模型或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方法成型,为遮掩胎质粗糙,突出釉色,往往成型后再罩化妆土。(3)素烧。将阴干的坯胎用1000℃左右温度烧成。(4)挂釉。按照事前设计的图案调配釉料上釉。(5)低温烧釉。各色釉药在900℃温度烧造过程中,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6)开相。在不着釉的俑头部以朱涂唇,以墨画出眉毛、眼睛、髭须、头发等,以增强陶俑形态的神韵。隋唐时期-唐三彩唐三彩凤首壶唐三彩罐唐三彩水盂隋唐时期-唐三彩唐三彩唾盂唐三彩香炉唐三彩莲瓣器座隋唐时期-唐三彩三彩捧盘女俑三彩天王俑三彩文官俑三彩胡人捧笏俑隋唐时期-唐三彩三彩骑驼奏乐俑三彩骑驼奏乐俑隋唐时期-唐三彩隋唐时期-唐三彩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金银器皿制造,在唐代是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在初期阶段,曾受到波斯萨珊朝金银器工艺的影响。“安史之乱”以前,金银器皿中有较多的波斯萨珊式金银器的器形;主题纹饰是忍冬、宝相花和多瓣小团花,但也存在着浓重的外来纹样的因素。“安史之乱”以后,萨珊式金银器的器形已不用或很少用,习见器物为碗、盘、盒之类;主题纹饰一变而成了牡丹花和花鸟图案,外来纹样的因素已融化于中国民族传统的装饰花纹之中。科学鉴定表明,唐代制造金银器皿已经综合使用了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捶打、刻凿等工艺,而且各项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人物纹金带把(右为银把)杯贺家村窖藏出土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摩羯纹葵花形银盘双鹰纹海棠形银盘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双狐纹双桃形银盘莲瓣纹弧腹银碗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象纹圆形银盒法门寺方形宝盒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四鱼纹菱形银盒“韦美美”鸳鸯形蛤形银盒隋唐时期-唐代金银器皿舞马纹提梁银壶鹦鹉纹提梁银壶
本文标题:汉唐时期的手工业遗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8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