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西安城市空间风貌管控总体构思
西安城市空间风貌管控总体构思——以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吴淼,米炜嵩摘要:立足于西安市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结合现状城市空间风貌建设的存在问题,在总结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指导西安市城市空间风貌管控。通过编制导则,优化和完善西安现有规划管控体系,提升西安市城市空间风貌管控水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空间风貌精细化管理西安1、新型城镇化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风貌诉求与问题1.1西安城市空间风貌建设的新要求西安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悠久厚重的历史缔造了西安在华夏文明、中华历史中的地位。西安的城市建设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演进史,西安历代城市建设一直尊崇传统营城的法则,呈现了自周、秦、汉、唐、及至明、清的完整历史画卷,其中隋唐长安城更是第一个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城市,是古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最辉煌壮丽的篇章。伴随着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西安的城市建设在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彰显气质,践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战略的重要挑战。西安作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负载了更多的历史期待和新时期的责任担当。如何切实有效地践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战略,使城市建设凸显传统文化,探索一条属于西安也适合西安的特色之路,始终是西安规划人的追求。1.2西安城市空间风貌建设存在问题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是西安的城市文脉和灵魂,使隐性的文化内涵体现于显性的城市建设中。西安城市空间风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下城市空间风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2.1城市空间风貌特色不够鲜明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西安既有的城市特色和建筑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空间风貌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风貌分区模糊,风貌特色需要进一步凸显;历史文化片区的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挖掘;建筑设计群体控制需要加强,部分“豆腐块”、“火柴盒”建筑日益增多,特色不够鲜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性及文化性需要提高;部分环境小品应加强地域文化传承及美学上的考虑。1.2.2风貌规划编制体系仍需完善城市空间风貌规划体系依然不够健全,文化基因的挖掘不够准全和全面,注重单体指标控制,忽略了整体空间风貌及群体性空间的引导和管控;注重对城市建设指标的管控,忽略了对城市特色的挖掘和传承及城市美学的考虑;注重对强制性要求的管控,忽略对引导性要求的导向作用。1.2.3风貌规划管理精细化需要加强西安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主要采取“政府+规划委员会+规划局+公众”的模式。从管理的模式来说,依然需要完善全市一个平台、扩大专家与公众话语权、下放职权等问题,距离精细化管理的距离依然较远。2、空间风貌规划管控思考2.1空间风貌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1970年,城市设计导则发端于旧金山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计划实施,旧金山通过将设计计划转变为设计导则,解决了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并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环境在微观层次的质量[1]。1982年,形成了市际城市设计导则,规定了城市开发建设中受到鼓励的内容和受到限制的内容[2],重点对城市局部地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控制,指导城市开发与建设。1980年后,国外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被介绍到国内。金广君教授首先提出了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并界定了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组成和编制作用[3]。2000年以后,香港规划署编制的香港城市设计指引,上海编制了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导则、深圳编制了深圳市城市设计指引等一系列成果,均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2008年,施微娜提出了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建议[4]。高强针对城市设计中各类空间要素的管控方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整理[5]。2009年,戴冬晖梳理了城市设计导则的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6];李磊提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导则相结合的思路[7];王达生结合宏观城市空间要素和微观建筑空间要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法[8]。2010年,马驰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城市设计导则应控制的因素[9]。综上,现阶段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与法定规划编制层次相对应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思路,也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上城市设计导则应控制的因素,但是针对三个层次如何衔接,如何实施,怎样管控,与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等实际问题,缺乏有效的实践验证。2.2城市设计导则:空间风貌规划的抓手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并在规划设计管理审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南京等城市的经验:表1:国内其他城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情况总结相关城市控制方式控制要素南京分类控制土地使用、产业布局、便民服务、名城保护、绿地公园、低碳生态、智慧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安全十大类北京分类控制公共空间设计要素与建筑设计要素两大类,包括地块细分、建筑退线等39小类深圳分类控制总体控制、道路交通、空间控制、地块控制、街道整治等五方面烟台分类控制风貌、景观塑造、道路及街廓空间、开放空间、历史风貌、天际线、视觉景观、建筑高度、游览观光和城市色彩十个方面控制成都分区控制滨河、公园、临路、核心区、历史文化风貌、198地区江苏分区、分类控制功能分区、景观风貌分区、高度控制、开敞空间等桂林分区、分类控制总则、规划、建筑、市政、园林、照明、色彩、标识等八类香港分区、分类控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控制轴线规划、山脊线、建筑等多种类型天津分区、分类控制街道类型划分;建筑退线;建筑贴线率;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商业街区特色(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各地城市设计导则整理)其中,天津通过“一控规两导则”体系,通过城市设计导则与法定规划同时作用,起到了很好的规划管控效果。表2:天津“一控规两导则”体系体系天津“一控规两导则”体系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细分导则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侧重总体控制开发建设控制空间形态引导主要作用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城市用地最直接的管理依据城市空间形态的引导依据控制单元以“单元”为单位以“街坊”为核心以“地块”为单位对土地进一步细化分别以“单元”和“地块”为单位,对城市空间进一步细化控制要素用地功能、用地指标三大设施、六线控制提出地块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等指标对街道、开放空间、建筑等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强调内容强调土地的兼容性强调各项设施定性、定量、定位强调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主要作用便于控规的审批与报备便于开发建设的管理与实施便于城市形态的控制引导(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天津城市设计导则整理)由此可见,各城市目前现行的城市设计导则,不同程度上优化了当地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成为城市空间风貌规划的重要抓手。3.西安城市设计导则体系的构架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体系,通过构建“分层次——分区域——分要素”的管控构架,将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通过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解决不同层面的规划问题,使城市设计导则能够全过程指导和管控各层级城市设计的编制,成为城市风貌规划的指导性和参考性文件。3.1分层次管控:“宏观—微观—微观”构建城市设计体系宏观上主要是对城市山水格局、空间结构的整体把握,中观上是对城市各分区风貌和形态协调的引导,而微观层面则是对城市各空间节点的严格控制,以便落实城市重点节点的规划意图。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城市设计体系,分别实现不同层级的城市风貌管控。图1: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3.2分区域管控:多单元合一推进城市设计全覆盖城市设计导则在进行城市风貌单元的划分时,与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单元叠合,共同形成未来西安市城市设计单元划分。充分结合行政界线、现状及规划路网、河流水系等要素,将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638个单元,编制各层级城市设计,实现西安市未来城市设计的全覆盖。在单元内,将控规中的控制性管控要求与城市设计中的引导性管控要求相结合,共同形成未来地块的规划管控要求。图2:控规图则单元图3:城市风貌分区单元3.3分要素管控:九大重点要素管控指导城市设计在中心城区范围,基于城市风貌分区的划定,对各风貌分区内的建筑风貌、建筑群体、建筑色彩、城市家具、门头牌匾、雕塑体系、户外固定广告、标识系统、交通及市政设施等9类要素进行分类控制引导及设计示意。4、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管控通过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指导“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及城棚改项目城市设计”的编制,从而实现对西安城市风貌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管控。4.1特色塑基底:彰显城市之魂城市特色是挖掘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之魂的重中之重。城市设计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对城市特色的认知基础之上。通过梳理西安市城市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因子、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格局等多种要素,从城市区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图4:西安市城市设计单元化、经济产业、社会生活、空间风貌等六大方面,提出西安城市特色体系与特色塑造策略。图5: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表3:西安城市特色提炼及营造策略城市特色体系特色提炼特色营造策略城市区域发展特色引领关天,西咸一体1)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构筑城市群;2)实施西咸一体化,建设大都市区;3)推进市域乡镇发展,实现城乡统筹。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山水保护、两环控制、五楔贯通、永续发展1)保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山、水、塬、田、城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2)继承与发扬“倚山携古,八水入城”的山水城市格局;3)依托区域的生态资源优势,构筑生态新城;4)建设遗址公园,营造大水大绿园林城。历史文化特色周礼秦制、汉习唐风、关中风情、科教时尚1)发掘历代城市肌理,凸显古城空间形态2)构建西安特色的文化体系结构3)捕捉城市灵魂,弘扬城市精神4)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5)提炼文化元素,体现城市细节经济产业特色五大产业,板块驱动科技引领,集群发展1)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2)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发展科技和制造产业3)依托西安产业发展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建立健全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城市社会生活特色传统回归,情感回味风情体验,空间再现1)注重民俗民风的保护,打造特色民俗文化2)再现关中风情,关注市民的情感体验3)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打造特色生活空间城市空间风貌特色南山北塬、八水润城九宫格局、一城多心1)延续历史城市格局2)制定合理空间战略3)强化主城独特形态4)构建特色功能区域5)实行城市风貌分区4.2宏观塑格局:总体城市设计4.2.1设计要求总体城市设计以城市总体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下西安市城市建设与管控重点,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主要规划范围的西安宏观层面的整体性城市设计及管控。重点分析西安市城市特色及现状城市空间风貌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市城市空间格局、文化体系、生态体系、交通体系、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的设计效果与管控措施。表4:总体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内容设计重点重点控制内容空间格局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明确山、水、塬、城的相互关系,明确城市空间板块、空间廊道和核心节点生态体系梳理西安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明确历史遗存区域控制界线及非物质文化的分布区域,研究现状文化活动集中区域及场所,提出西安城市文化系统的空间规划及建设管控策略文化体系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区域大的生态板块、廊道及空气流通系统的布局及管控要求交通体系明确城市不同性质及等级道路的景观风貌塑造要求及两侧城市建设控制要求,并对交通设施在城市不同风貌区域的景观风貌提出管控要求城市风貌划定城市总体风貌分区,明确城市风貌廊道及节点,对城市不同风貌分区、风貌廊道和节点的建设要素提出管控要求公共空间划分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类别、层级,明确重要公共空间的分布及控制范围,并进行分类管控。确定城市游憩系统总体布局,结合重点线路建设区域慢行系统或区域绿道(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西安市城市设计导则整理)4.2.2确定城市空间风貌目标未来西安城市建设将呈现:南山北塬、两环绿映、八水润城、三楔贯通、九宫格局、一城多心、周礼秦制、汉习唐风、古今相映、人城乐居的总体城市空间风貌。4.2.3城市空间风貌结构城市空间风
本文标题:西安城市空间风貌管控总体构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1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