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部编教材考语文期中试卷
岭下镇中学12018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期中)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0分)1.给画横线汉字注意(2分):黄晕()静谧()吝啬()高邈()2.给拼音写汉字(2分):duōduō逼人()菜qí()分qí()徘huái()3.默写(10分)(1),山岛竦峙。《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里。(4)《咏雪》一文中“”“来比拟大雪纷纷。(5)在《次北固山》中写潮涨水满,两岸开阔,风正帆悬景象的句子:,。(6)《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①真挚的友谊是每个人都期待的,因为当你遇到困难时,友情会给你闯关的力量()当你获得成功时,友情会为你衷心的祝福。②友情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存的希望。③它能趋散孤独、赶走忧伤、带来快乐,并使你心情愉悦。(1)在①处的括号中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合。()(2)第②句中加横线字“濒”的读音是()(3)“它能趋散孤独、赶走忧伤、带来快乐,并使你心情愉悦”有错别字,请改正过来。()(4)仿照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再续写一个句子。5.属对(2分):上联:春风迎笑语下联:二、文言文阅读(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岭下镇中学2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孔子,名,字,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论语》,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书。(2分)2.解释带横线字的意思(2分):愠:三省:殆:时习:3.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2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译文:4.请你结合学习实际,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答: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表明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题。(10分)(一)唐僧,为啥不飞过去姜仲华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岭下镇中学3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1.第⑤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3分)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4分)3.下面链接的材料能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岭下镇中学4(二)杀手锏(15分)在实验中学教毕业班的老师,人人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正因为这样,才任教两三年的姚老师,就被调到毕业班任课并兼班主任。这天,全县的语文老师都来听姚老师的公开课。上课时同学们反应热烈,积极参与,一个个踊跃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可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但是,就在这时,姚老师发现我们班的王小路正低着头往抽屉里看什么,看得很专心,一时间似乎把这节语文课都忘了。于是,她沉着地点名:“王小路,请你站起来。”王小路毫不在乎地站起来,手中竟然还拿着一本本子,那分明是一本代数作业本。姚老师说:“小路,你对老师这一节课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我们都很惊讶,一般的老师是不会这样问的,这好像在暗示学生来挑老师的毛病。小路要是真说对你的课不满意,你不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吗?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没关系,大胆说出来,只要你讲真心话,其它一切都无所谓。”“我对这一节课非常满意,姚老师。”姚老师感到意外:“那你上课怎么还做小动作呢?”王小路说:“我没有做小动作,我是在做数学作业。”说完还扬了扬数学作业本。(批注:细节描写,“扬了扬”表明他未说谎。)“为什么要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呢?”姚老师问。“老师,我不是每节语文课都做数学作业的。这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是因为昨天上数学课我妈有病,我请假耽搁了。”姚老师想了想,让王小路到讲台上,给了他两段粉笔,说:“你左手在黑板上画个方框,右手在黑板上画个圆形。注意,两只手要同时动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听课的老师发出了细微的议论声。我们发现本校校长、教导主任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王小路走到黑板前,两只手同时动作,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居然同时画完,没有一点破绽!我们都睁大眼睛,一会儿看看王小路,一会儿看看姚老师。在下边听课的老师也发出了窃窃私语声。姚老师灿烂地笑了。她说:“小路,那么你是说,这节语文课你也完全掌握了?”王小路站了起来,他把这节课的时代背景、重点词语、佳句赏析、意境感悟说了一遍,简练而又全面。姚老师得意地走下讲台,来到王小路的课桌前,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好,好!小路,你有特殊的才能!对你就应该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同学们,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具有某种才能,一定要珍惜,千万不要放过!但是,如果你不能一手画圆一手画方,那么,还是要专心致志学习,才能取得好岭下镇中学5成绩。”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1.读完全文,请你说说姚老师的杀手锏是什么?(3分)我的理解:2.文章以“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结束,“热烈的掌声”包含的意思是什么?(3分)我的理解:3.“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请你揣摩当时王小路的心理。(3分)我的揣摩:4.读了本文,你一定会喜欢姚老师的,请你谈谈对她的评价。(3分)我的评价:5.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仿照文中例句,给文中划浪线的语句作点评。(3分)句子:姚老师灿烂地笑了。我的点评:(三)名著阅读回答问题。(5分)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岭下镇中学6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17.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集《》。(2分)18.文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后,才可去玩。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3分)答:五、作文与综合实践(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某省中考试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图:项目名称具体内容所占比例语文表达句子、词汇、修辞39.45%层次结构层次、过渡19.75%思想内容中心、材料、分析33.90%其他书写、标点6.90%(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针对以上结论,你有那些建议?(8分)岭下镇中学7(二)请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言之有理,表达真情实感。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0岭下镇中学8岭下镇中学9岭下镇中学10七年级语文答案:人教一、1、(1)绿树村边合(2)山光悦鸟性(3)志在千里烈士暮年(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D3、C4、《繁星》《春水》,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5、示例: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6、略二、(一)7、约定;没有;丢下、舍弃;拉8、C9、(1)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2)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10、不守信用,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知错能改,聪明机智11、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三)18、示例:高超的教学艺术;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特殊才能。19、示例:热烈的掌声是对姚老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肯定。20、示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都完全学会(掌握)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听你的课?21、示例:知识丰富,教学本领过硬,热爱(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22、“灿烂”写出了姚老师满意的表情和心底的喜悦。三、23、略
本文标题:部编教材考语文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2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