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论文.doc
用心爱心专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最好办法。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兴趣对学生的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上好第一节课;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注重实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多种学科渗透;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等多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和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适应生物科学技术新时代的发展。关键词:语言艺术实验教学模式联系实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的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在某种意义上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贬和动力水平降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1上好第一节课,开启兴趣的大门。有一位老教师说过,上好第一节课,学生会喜欢你半年。虽说有点夸张,但道出了第一节课的重要性。在第一节课上,要尽最大可能的吸引住学生的目光。不必和学生开门见山的说高考,他们听的太多,都麻木了,从生活说起。我上课之后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当然,多数的学生会说,因为考试考啊。我说学习生物有三个原因:第一,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曾经为了“人是什么”持续争论了好几个世纪,并发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的感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学习生物科学是帮助你认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学习生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的美好(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呢?)。针对学生多数都很疲劳的特点来举例子说明。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都很困吗?学生都来了兴趣,七嘴八舌也讨论不出所以来,这时告诉学生人的睡眠是有周期的,大约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周期,睡满整周期,比如说四个周期六小时,五个周期七个半小时会使人神清气爽,而不满整个周期会觉得很难受,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来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因为人是生物,所以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说组成体的化学元素中的钙的作用,及钙的补充。学生喜欢听这些靠近生活的东西,逐渐的就会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第三才是高考中需要你掌握一些生物知识,为继续的深造做出准备。2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用心爱心专心入。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如讲述物质过膜方式时,可将自由扩散比喻为坐滑梯,将协助扩散比喻为骑自行车下坡,将主动运输比喻为骑摩托车爬坡。讲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时把血管比喻为暖气管道,而毛细血管就相当于暖气片。③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④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立志于生物科学的研究。3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1注重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例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组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进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能满怀激情地探索:“其它的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3.2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例如,讲细胞的化学组成时,用苹果,豆油,豆浆做颜色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变化,自己得出结论。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难怪学生们说:“一堂课45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新演示实验,增加设计实验,布置家庭实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实验,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类似科学家般的成功感受,诱发学生产生研究生物现象的强烈欲望。4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探究、情境、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4.1引入探究式教学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的趣味性,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色素种类及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大棚蔬菜和地膜育秧为什么都采用白色的薄膜覆用心爱心专心盖?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快感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4.2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能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植物组织培养”时,可设计这样的情境:有人培育出一株罕见的兰花,市场需求量很大,他想要繁殖出更多兰花,但是如果用种子播育的话恐怕会产生性状分离,不能保持优良的性状,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带着饶有兴趣的问题去阅读“植物组织培养”,学生会积极思考,认真在书中寻找答案,必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4.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思维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科学家为了弄清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所做的研究,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他们一起讨论科学家的实验说明了什么?由此又引出了什么新的问题?又是如何设计新的实验证明?各组得出结论后向大家汇报,再组织学生在组间交流观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角色得到了转换,教师仅负责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其中,还能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适当进行引导,更多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火花。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消除了过去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了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5多种学科渗透,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被应用的乐趣如果所学其它学科知识能被用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往往引起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将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数学知识方面,学习遗传变异部分内容时应用较多。例如计算配子种类,若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几种配子?可用分枝法来做:可直观地看出有ABC、ABc、AbC、Abc、aBC、aBc、abC、abc8种配子。也可用组合法来计算,转化为数学组合题:有3个盒子,每个盒子中有2个不同元素,从每个盒子中任取1个元素,有多少种取法?在物理知识方面,也与生物学有广泛的联系。学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理解膜上蛋白分子多在ATP驱动下运动,那么磷脂双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为什么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呢?这里把握住分子运动论,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时,学生为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决生物学问题而欣慰,知识的掌握便自然一些。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生物学的第一、二章内容与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哲学知识方面,生物学中用心爱心专心许多原理能用哲学知识帮助理解:非生物与生物界的统一性;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蛋白质多样性与DNA多样性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等。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与地理有关内容重叠,介于学生对本部分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学习时可以采用学生试讲,教师补充的办法。新型教法的采用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能积极参与。6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例如,讲“性别决定”时,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以及生男生女的原因和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此外,生物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具,优化教具组合,辅助使用录象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出现一个个高潮,造就一种气氛,使学生在欢乐中求学、求知、求会。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种手段,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如能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形成自己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探究科学的奥秘服务。就一定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适应生物科学技术新时代的发展。参考文献:1、《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生物学教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生物教学参考书》,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论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2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