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板块知识讲解对于高中阶段学习语文学习,诗歌鉴赏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它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答题的方式方法,很多能够运用到文学阅读中,所以,学习好诗歌鉴赏这个板块是很重要的。诗歌中的考察最主要的就是意象和意境的考察,那么分清楚这两个和学习好这两块,也是很重要的。在诗歌鉴赏中,主要的是对诗歌的形象(像、境、情)、诗歌的语言、诗歌所运用到的表达技巧这三个方面的考试,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般是综合起来学习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分开来对诗歌鉴赏这个板块进行讲解。(一)、古文诗歌中的形象与意境类:大家都知道,诗歌不是纯粹的描述什么,而是作者要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情感,这才是诗歌的主要目的。正如在综述中讲到,诗歌的意象中包含了像、境、情,这三个要素的考试也是最主要的考察点。(1)、抒情主人翁自己的形象,比如氓之妻、屈原、白居易、陆游、李煜、李清照;(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比如氓、琵琶女、刘兰芝、李凭;事物形象:托物言志诗中所吟咏的形象,比如柳、梅、竹、雁、蝉、杜鹃;景物形象:诗歌所描写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比如春江花月夜、蜀道险境、赤壁美景。看资料1、1题《春晓》,回答什么是意象。1、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其实中国古代的诗歌意象都是具有比较固定的意义指代的,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常见意象代表:1)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2)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3)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4)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5)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3、表述意象最常见的句子(熟悉、了解):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雨尽已无擎雨盖,惨菊犹有傲霜枝。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月: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云: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流水: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水。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断,也喻愁怀别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其他一些:要了解物象的寓意,关键是了解物象自身的特性,结合语境来大胆推测。露:人生的短促(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草木:荒凉,兴衰之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松:清幽、隐逸(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长亭:送别,依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夕阳:暮年,衰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杜鹃(子规)哀伤(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发:衰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看资料1、2题4、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意象=意境看1、3题5、诗歌形象、意境类答题方法点拨:在前文中已经说到,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析景),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悟情)。看1、4题(二)、诗歌鉴赏之语言技巧评析诗歌的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它或一字提挈全篇,习惯上被除人称作“诗眼”;或是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上造语精、造语新,表情达意自然贴切,人们称作“炼字”;或一句举足轻重,给人启迪,人们称作“炼句”这些都是鉴赏的基本内容。其具体考查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要注意的是,“炼字”、“炼句”往往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答题时要从两方面去发掘。既然是要对诗歌的语言技巧进行鉴赏,那么我们应该首先熟悉和掌握语言技巧表达的两个方面: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和抒情。描写方式:可分为正面、侧面(渲染、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景书怀(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己)2、艺术手法1)、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复等。修辞作用:比喻、比拟、夸张------更形象具体与生动。排比、对偶、反复------音乐美、形式美、强调突出,抒情酣畅设问、反问------增强语气。双关------幽默,风趣,含蓄曲折对比------特征鲜明突出2)、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写景抒情的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动衬静、虚实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咏史怀古诗:对比、反衬、借古讽今等。边塞诗:渲染、烘托、以小见大、象征等。即事感怀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乐景哀情、对比、铺垫、照应、联想、想象等。看题2、13、语言表现技巧类型题答题技巧:1)、对于这类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一下几种: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描写(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那么针对这一的提问方式,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对问题进行解决。2)、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总结)。看题2、2(三)、诗歌鉴赏题型分类在诗歌鉴赏部分,根据之前的一些提示和总结,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种常见的高考考试题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第四种模式炼字型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第六种模式分析主旨型题以上的这几种题型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其实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都是根据诗歌鉴赏的依据去定题的,那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依据我们鉴赏的条件去答题。那么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题型一一的做个分析和讲解。1、分析意境型其实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关于这类已经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那么我们还是要从意境说起,那么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那么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要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具体的方法解析如下: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看题3、12、分析技巧类型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那么,我们再来对这一类的题型中涉及到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景书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和抒情。描写方式:可分为正面、侧面(渲染、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复等。常见诗歌类型所用到的一些修辞手法:写景抒情的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动衬静、虚实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咏史怀古诗:对比、反衬、借古讽今等。边塞诗:渲染、烘托、以小见大、象征等。即事感怀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乐景哀情、对比、铺垫、照应、联想、想象等。这些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一些常见作用,我在这里也简单的罗列一下。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予着诗人的情感爱憎。2)、.对比烘托——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2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