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鱼豆腐、风味鱼制品、肉制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于工业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鱼豆腐、风味鱼制品、肉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福建渔享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盖章或签字)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362000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号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制1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鱼豆腐、风味鱼制品、肉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单位福建渔享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泉州市洛江区霞溪工业区3号建设性质已建行业代码C1400、C1451、C1452工程规模租用面积2600㎡总规模年产鱼豆腐900吨、风味鱼制品1000吨、肉制品800吨,年产值5000万元总投资1000万元环保投资92万元主要产品名称主要产品产量(规模)主要原辅材料名称主要原辅材料现状用量主要原辅材料新增用量主要原辅材料预计总用量鱼豆腐900吨/年鸡肉--600吨/年600吨/年风味鱼制品1000吨/年带鱼--1500吨/年1500吨/年肉制品800吨/年鱼糜--333吨/年333吨/年植物油--440吨/年440吨/年盐--28吨/年28吨/年白糖--35吨/年35吨/年味精--29吨/年29吨/年五香粉--6吨/年6吨/年辣椒粉--11吨/年11吨/年花椒粉--9.5吨/年9.5吨/年孜然粉--4吨/年4吨/年八角--2吨/年2吨/年淀粉--81吨/年81吨/年大豆分高蛋白--40吨/年40吨/年蒜粉--3吨/年3吨/年2白胡椒粉--3吨/年3吨/年酱油--5吨/年5吨/年桂皮--3吨/年3吨/年食用油--4.9吨/年4.9吨/年制冷剂--0.3吨/年0.3吨/年包装膜--280吨/年280吨/年纸箱--1000万个/年1000万个/年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名称现状用量新增用量预计总用量水(吨/年)--21523.121523.1电(kwh/年)--50万50万燃煤(吨/年)燃生物质(吨/年)--150150燃气(万立方米/年)其它31.1项目由来鱼豆腐、风味鱼制品、肉制品生产项目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霞溪工业区3号详见:附件1营业执照和附件3项目备案表),项目系租赁福建省鱼多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土地3000平方米,由福建渔享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建厂房面积2600平方米作为生产经营场所(详见:附件4土地证明、附件5租赁合同)。项目于2017年4月10日因以下环境违法行为:①未办理任何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擅自投入生产;②现场检查时,项目正在生产,但污染物处理设施未投入运行。被处以行政处罚编号:泉洛政环罚字[2017]5号(详见附件9)。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年产鱼豆腐900吨、风味鱼制品1000吨、肉制品800吨,年产值500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属“N轻工:107、其他食品制造:除手工制作和单纯分装外的”类,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办理环保审批。业主于2017年4月委托环评单位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详见:附件13项目委托书)。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等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4二、当地环境简述2.1自然环境2.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1)地理位置鱼豆腐、风味鱼制品、肉制品生产项目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霞溪工业区3号。泉州市洛江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4′~118°43′,北纬24°55′~25°18′之间。西面与城东接壤,东与惠安相连,北面与仙游交界,南与丰泽区毗邻。项目所在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6′56.11″,北纬25°1′51.18″,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2)项目周边情况项目北侧为鱼多多空地;南侧为建伟建材厂(项目运营中,环评尚未审批,环保措施完善不会对本项目造成影响,详见附件);西侧为空厂房;东侧为空地;东北侧为恒源渔具有限公司;东侧为景兴鞋塑。本项目生产场所系租赁福建省鱼多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土地面积3000平方米,由福建渔享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钢结构厂房面积2600平方米(详见:附件4土地证明、附件5租赁合同)。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2-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2-3。5图2-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地6图2-2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7项目北侧项目西侧项目东侧项目南侧厂区大门图2-3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82.1.2.气象特征洛江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光热条件优越。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无严寒,境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农作物一年三熟。降雨充沛,但雨量集中,易遭洪涝,旱季明显,蒸发旺盛。季风气候显著,且具有不稳定性,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20.4℃,最热月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为0.1℃。气温年变化,2~7月气温逐渐回升,8月开始逐渐下降。(2)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春夏二季湿度较大,可达80%以上,其中为6月份最大,相对湿度曾达86%。(3)降水量泉州市区内多年年平均降水量顺济桥为1225.5mm、群生水库为1230.6mm,主要集中在5-6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5%;年最大降水量顺济桥为2201.7mm、群生水库为2187.2mm;年最少降水量顺济桥为767.0mm、群生水库为701.0mm。冬季至春季初五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5%左右。历年最大降水量顺济桥为589.2mm、群生水库为599.4mm。日最大降水量为318.0mm,发生于1980年8月28日丰泽东海。(4)地面风速、风向年平均风速3.4m/s,年最多风向为ENE和NE,其频率分布为18%和12%,强风向为东北,最大风速24m/s,夏季以南西向风为主,其它季节以东北风向为主,全年大于6级风,日数32d。2.1.3.水文状况(1)洛阳江洛阳江市泉州市第二大河流,发源于罗溪镇扑鼎山南麓(罗溪镇大墓村)。后坡溪发源自罗溪镇的大墓,流经洛江区的罗溪、马甲、双阳、万安,支流黄塘溪流经惠安县的紫山、黄塘、洛阳等镇,在洛阳汇合注入泉州湾。洛阳江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洛阳江来水主要有四个来源:惠女水库、官洋溪、黄塘溪和北高干渠。北高干渠每年调晋江水3.15亿立方米注入洛阳江,约占洛阳江年供水的70%。洛阳江入海口建有桥闸,将洛阳江、黄塘溪和北高干渠来的淡水和海水隔开,是湄洲湾南岸供水工程的一部分,担负着向惠安县和泉港区供水的职责。洛阳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68~1257mm之间,降水趋势大体由东南沿海向西北9低山地带逐步增加,流域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3-4月为春雨季节,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为台风雨和阵雨季节,汛期雨量集中,5-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2.6%-79.1%。降雨量年际变化也大,各雨量站最大年降雨量为最小降雨量的2倍以上。降雨量的时、空分配不均是造成流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流域径流空间分布趋势和雨量分布趋势一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低山地带逐步增加,流域各地径流深在400~680mm之间,径流系数一般在0.4~0.6左右。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100~1500mm之间,多年平均陆面蒸发在600~700mm之间,土地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在200~300t/(a•km2)之间。(2)泉州湾泉州湾是晋江和洛阳江汇合入海的半封闭性海湾,海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潮汐为正规半日潮,潮流为东西往复流。平均涨潮差和落潮差都在4.24-4.40米。平均高潮水位6.44-6.77米,平均低潮水位2.26-2.43米。浅海水深1.1-17米,流速1米/秒。平均水温约19.7℃,盐度年平均30.1‰,pH在7.0-8.2之间。①潮汐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其潮特征:(以黄海基准面起算)最高潮位4.00米;最低潮位-3.2米平均高潮位2.65米;平均低潮位-1.87米平均海平面0.32米;最大潮差6.93米平均潮差4.52米;②潮流泉州湾内的潮流为往复流,涨潮时流向湾内,落潮时流向湾外。后渚港区涨落潮流路不一致,涨潮偏向北或东侧,落潮时则相反,一般落潮流速大开涨潮流速,实测涨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1.34m/s,落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1.35m/s。③海洋生物泉州湾生物多样性丰富,现有物种1000多种,珍稀候鸟等29种。常年栖息动物有鹭类和雁鸭类;海洋浮游动物主要有中华哲水蚤、锥形宽水蚤、精致真刺水蚤等,生物量平均95.32mg/m3,其数量高峰出现在八月,低谷出现在二月。潮间带底栖生物主要有短滨螺、白脊藤壶等,潮下带底栖生物以暖水广盐种为主,代表种有日本强鳞虫、长吻沙蚕、利波巢沙蚕等,此外,还出现多种半咸淡水种脊尾白虾、安氏白虾等,主要受晋江、洛阳江淡水影响所致,为亚热带河口港湾行政;主要经济种有褶牡蛎、团聚性牡蛎等;海洋污损生物主要有泥藤壶、双部螅等等优势种,泉州湾常见鱼类59科115种,甲壳类主要有1013科33种。海洋浮游植物主要有日本星杆藻、中华盒形藻、窄隙角毛藻、并基角毛藻等,每年夏末数量最多,可达50~60种;河口红树林以秋茄为主。2.1.4地形地貌地质洛江区土壤母质有坡积物、残积物、冲积物、海积物四种,以坡、残积物居多,冲、海积物次之。此外,洛江区地处南亚热带雨林地区,土壤矿物质风化、淋溶强烈,山地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砖红壤性土壤次之。绝大部分坡积、残积土壤质地差,有机质少,结持力极松散,渗透性强,保水性差,自然肥力较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贫乏,呈酸性,多分布低山丘陵地区。冲积、海积土壤分布在洛阳江积、溪河两岸开阔地及沿海海岸上升发育成的土壤,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及通透性能较好,土壤肥沃。洛江区地处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质带中部,第四纪地层极为发育。东南邻海,为滨海小平原,向北地势逐渐升高,福厦公路以北为小丘、台地相间小平原为主,为低山丘陵台地地貌。2.2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2.2.1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城东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项目生产废水经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汇同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城东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泉州湾。根据《泉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方案修编及编制说明》(泉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3月)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的通知》(闽政【2011】文45号),泉州湾海域功能规划为养殖、航运、新鲜海水供应,辅助功能为纳污,属于二类海洋功能区,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指标详见2-1。表2-1《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单位:mg/L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pH(无量纲)7.8~8.5同时不超过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2pH单位6.8~8.8同时不超过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5pH单位SS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00人为增加的量≤150化学需氧量(COD)≤2345生化需氧量(BOD5)≤1345活性磷酸盐(以P计)≤0.0150.0300.045石油类≤0.050.300.50无机氮(以N计)≤0.200.300.400.50112.2.2大气环境(1)常规污染物根据《泉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划分方案》,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功能划分为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部分指标详见表2-2。表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表2(摘录)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μg/m3)1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2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3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4总悬浮颗粒(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2)特征因子氨、硫化氢的大气环境质量目前无国家标准,氨、硫化氢参照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4中“车间空气中
本文标题:鱼豆腐、风味鱼制品、肉制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9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