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作业区安全管理(PPT63页)
作业区安全管理纲要第一讲安全生产第二讲安全检查第三讲安全教育第一讲安全生产一、作业区生产活动与安全生产二、作业长制的定位和作用三、作业长的职责与作用四、作业区安全生产活动目标方针作业计划管理者管理程序工作人物所有安全事故都发生于作业现场,导致现场事故发生的原因,肯定是构成作业任务的“四要素”中的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现场安全生产必须事前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现场作业任务构成四要素一、作业区生产活动与安全生产二、作业长的定位和作用1.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定位2.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作用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定位作业长制是以作业长为生产第一线指挥、管理、经营者的企业基层管理制度。作业长是公司现场基础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作业区内全权负责的核心人物,是直线职能制中的一个管理层次,是公司在第一线的代理人(小厂长)。一、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定位一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定位通过作业长制的实施,实现企业管理重心的下移,强化基础管理,确保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长制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宝钢集中一贯管理体制的运行基础。作业长制在宝钢基层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一、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定位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作用一、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重心是以管理作为切入口,从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管理型,变重物的管理转向重人的管理。二、作业长制是以工序服从、横向联系、自我了结为宗旨,减少了管理层次,确定了岗位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二、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作用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作用三、宝钢专业管理是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方式,而作业区是所有专业管理的落脚点,所以作业长制在企业中,是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基层的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二、作业长制在公司中的作用三、作业长的职责和作用1.作业长的五大权力2.作业长的五项职责3.公司对作业长的七项管理要求作业长的五大权力生产作业指挥权协作作业管理权奖金分配决定权岗位(含班组长)组聘权后备作业长培训推荐权一、作业长的五大权力作业长的五项职责业务管理队伍管理班组建设文明作业管理基础管理二、作业长的五项职责1、完成作业区工作目标和任务;2、抓好作业区队伍建设,包括岗位协力人员;3、落实标准化管理职责;4、建立完善作业区管理机制;5、引导作业区管理创新;6、加强横向协作与问题的自我解决;7、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管理、指挥、协调、处理等能力。三、公司对作业长的七项管理要求1、编制作业区各类工作计划作业长是计划编制的参与者,负责作业区实际数据的记录、收集等;作业长是计划实施的执行者,在作业实践中需认真执行计划,以确保公司整体效益最佳;作业长是现场计划管理的推进者,要开展作业实绩分析活动,认真做好计划差异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计划管理不断上台阶。三、作业长的职责与作用2、做好作业区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作为现场作业的准绳。作业长在基层管理中必须致力于实施、监督和改善标准化作业的工作。标准化作业是保证生产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克服员工工作的随意性和培养员工的规范作业的习惯。三、作业长的职责与作用2、做好作业区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的特点:具有全员性、规范性、重复性、严肃性、科学性的特点。编制岗位规程的基本原则: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动作经济原则来实现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岗位规程由谁制定:一般是由从事该项工作的作业者来参与制定和修订。他们是制定作业标准草案的最主要参与人员。三、作业长的职责与作用三、做好作业区内设备点检及维修工作作为生产和设备类作业区,作业长在围绕现场生产的进行设备的点检和定修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业长在定修和点检运行中发挥着组织、协调和保证有效开展的责任者的角色。三、作业长的职责与作用四、开展作业区自主管理工作在作业区开展自主管理活动,有利于作业区管理的完善、作业效率的提高、职工士气的提升。作业区的自主管理活动需要在作业长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与实施。作业长是现场自主管理活动开展的领导者、支持者和指导者。自主管理活动为作业长实施横向协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三、作业长的职责与作用三、作业区安全生产活动1.作业长安全生产职责2.隐患排查治理活动3.危险预知训练4.标准化作业5.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6.作业区“5S”活动一.作业长安全生产职责1、编制作业区年月度工作计划并进行分解,按照计划时间节点,进行实施。2、按照公司要求,做好作业区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各班组认真召开班前后会,提高部下安全生产意识。3、编制各类点检表格,并按照点检表内容督促员工认真点检。4、评估作业区所属员工的资格及其能力,合理进行工作岗位配置。5、推动作业区各岗位员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作业。一.作业长安全生产职责6、组织做好作业区日常安全检查工作,通过“自查自纠、旁站”等检查手段提升作业安全。7、完善“5S标准”,使其得到严格执行。8、组织作业区各班组学习各类安全事故案例。9、熟知作业区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员工学习、演练,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10、建立健全作业区各类台账,并定期进行更新维护。11、建立完善作业区考核机制,通过“奖惩”手段提高作业区安全管理。12、促进部下的健康管理。作业长安全责任十到位1、以身作则,安全表率责任到位;2、班组活动,安全教育责任到位;3、关心职工,安全防范责任到位;4、布置工作,安全交底责任到位;5、现场巡视,安全督促责任到位;一.作业长安全生产职责作业长安全责任十到位6、危险预知,三不伤害责任到位;7、检修作业,安全确认责任到位;8、消除隐患,安全整改责任到位;9、健全台帐,做好记录责任到位;10、处理事故,及时上报责任到位;一.作业长安全生产职责2.隐患排查治理活动—(1)重要性发生事故事故结果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事故(事件)接触人物体安全管理缺陷死亡事故轻伤事故未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重伤事故防护用具2.隐患排查治理活动—(1)重要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评价)是企业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途径11030600重伤与残废伤害仅造成物品损坏的事故(险情事故*)无数的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2.隐患排查治理活动—(2)目的1、是作业区安全管理中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与计划的基础和依据;2、促进作业区立足于“事前预防”的思想,使作业人员具有对现场整体安全生产风险的共同认识;3、促进作业区着眼于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水平”,采取以本质安全为着眼点的降低风险型技术措施,确保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4、强化作业区针对于“残留风险”的管理型措施的执行力度。2.隐患排查治理活动—(3)实施方法隐患排查治理确定降低风险的优先程度研究降低风险的措施内容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程序1程序2程序3程序4排查隐患(危险源)评估每一项隐患的风险3.危险预知训练—(1)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麻烦应该没事吧只是一点点大家都这么做不负责任的行为人的失误(不注意)看错了,听错了暂时忘了无意识的动作不留神、精神恍惚没教给我没记住忘了知识不足(不知道)这项工作太难了技术不成熟只是这会儿不会能力不足(不会)会且有能力但不去做不安全行为睐3.危险预知训练—(1)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开展安全管理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职工掌握了作业“知识”,有“技术”,也就是说“知道、会做”,但不按程序做,忽视安全心得,最终导致发生事故。“知道、会做,但不做”,这与“人的特性”有着很深的关系。为什么没做?开展了知识培训,也进行了技能教育,传授了作业程序和安全心得,应该“知道”,应该“会做”,但为什么“没做”?其理由可能有以下3种情况1.没有感到那是危险(危险感知度低)2.没留神,恍恍惚惚(安全意识低)3.没有干劲(缺乏热情)3.危险预知训练—(1)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3.危险预知训练—(2)解决不安全行为的方法1、感知能力迟钝,没有认为那是危险,因此没做。→→→提高感知的敏锐程度2、不知不觉中没有留神,恍恍惚惚的精神不集中没做。→→→提高注意力3、从开始就“不想干”,因此没做。→→→加强付诸实践的热情要解决这3类难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补充安全认知,通过旁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织作业区学习相关单位人员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通过他人惨痛的经历,补充自身的安全认知,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在作业的每一个重要部位(危险的重点)进行手指口唱,能够提高注意力、提高意识水平,采取正确的安全行动。和作业区的同伴一起用心的交流“潜藏着什么危险”、“危险的重点是什么”,可以掌握具体的危险,如果能够意识到危险,就可以提高付诸实践的积极性。3.危险预知训练—(2)解决不安全行为的方法标准化作业是:把企业中所从事的日常的、经常重复性的、有规律的活动,由职工严格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基准、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规定的作业,达到企业目标预期效果的行为。何谓标准化作业四.标准化作业四.标准化作业标准作业内容:管理方法标准化(按照制度管理)工作程序标准化(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时间系列标准化(标准工作时间、岗位工作时间标准等)安全工作标准化(危险源、操作规程、安全确认等)行为动作标准化(绿色通道、安全打招呼)礼仪、环境标准化。(作业现场“5S”)服装标志标准化。(二穿一戴)推进标准化作业的方法:强化推行、督促检查、严格召开班前会;推行“自查自纠”和“作业旁站”;开展“安全记分制”;沟通谈话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自觉性;四.标准化作业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1)操作规程的定义为了能够安全地、准确地、高效地完成每一项作业,将最为合理的作业流程和方法制作成的书面内容。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2)操作规程的目的1、操作规程不仅可排除作业中的不必要、不均匀、不合理(也简称为三不)弊病,创造易于作业的状态,保证作业安全、正确、快速,减轻疲劳,防止劳动灾害,还能够促进劳动效率,稳定产品质量。2、操作规程是确保作业人员自身安全的手段,只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作业,便可避免事故发生。3、通过灵活运用操作规程,可减少个人差别,实行更有效率的培训。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3)编制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规程一般情况下是以熟悉作业情况的作业长等在生产一线的管理监督人员为中心制定。如果操作规程没有反映出应遵守操作规程的作业人员的意见,结果只能是画饼充饥,所以在作业规程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作业人员的意见。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4)编制操作规程的方法1、首先确定该操作规程的实施对象作业,并将作业分解成主要的步骤整体作业单元作业对象作业主要步骤准备作业↓计划与作业指示↓出库运输↓现货管理↓清理作业装货↓车辆运输↓卸货卷纸↓运输车上↓行驶↓进入车间↓行车吊运↓机组存放处按照机组需求规格↓把卷纸吊至运输车上,并做好防滚动措施↓运输行驶↓进入车间↓吊至机组存放点↓结束(事例)运输驾驶员在卷纸仓库进行出库运输作业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4)编制操作规程的方法2、研究操作规程,以最佳顺序排列主要步骤1、是否做了危险的事情?2、有没有无用操作?3、按此顺序是否可以?4、作业中有没有强人所难的地方?3、确定指导一个个“主要步骤”“该如何进行”的关键点1、成功与否=如果不遵守,所做的工作将成为无用功,这一点很重要。2、安全=如果不遵守,将可能造成受伤、疾病。3、容易做=被称为感觉或秘诀,是使工作容易开展、提高能效的重要保障。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5)编制操作规程的注意事项1、步骤数量不能过多。2、尽可能省去不必要的步骤。3、步骤顺序要按最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的要求进行安排。4、各步骤的动作要在合适的位置和姿势下进行。5、不能纸上谈兵,要结合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来制定。6、对主要步骤的要点要进行充分研究,直至全员认可。(急切的结论有时得不到遵守)7、要点的目标是安全、易操作和不会失败。8、草案制成后,要进行试行,对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订。五.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完善—(6)操作规程的修订1、在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实施作业发生事故和灾害时,或经历了潜在危险等时,相关作业人员和监督人员要重新审视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步骤顺序不好、存在缺陷等)、关键部位的标示方法是否不得要领等问题,并进行改善。2、材料、作业用设备等发生变化时,要重新检查是否与
本文标题:作业区安全管理(PPT6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9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