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1
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开发/主讲:陈建军什么是管理?•是利用各种手段整合组织资源,以高效达成组织目标的创造性活动过程,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利润);•管理的基本活动:管人理事/管事理人•管理的基本对象(资源):人、物质、金融、信息、关系•管理活动的基本特点: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做什么事)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主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劳心者而非劳力者:•是解决问题的人;•是团队的教练,而不是运动员;•管理而不是做官;•既要“管”又要“理”的人;•负责整个团队业绩成败的人;•综合各方面关系的人主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韩非子:下君用已之能;中君用人之力;上君用人之智•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1)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主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什么是现场•所有企业都从事三种增值活动:生产、销售、研发。这三种活动发生的场所,就是现场。•生产现场是指直接制造产品的场所,习惯上称为生产第一线。什么是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利用各种管理工具(如5S、PDCA、目标管理、目视管理、IE管理、5W2H法等)手段、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要素(人、机、料、法、环、信息),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使产品在生产转换过程中投入(成本)最小、收益(利润)最大、质量优良、交期可靠;具体而言就是追求生产目标最优化。现场管理的对象(资源)•现场管理的对象(资源)包括六个方面:•1、人员:操作者和管理者•2、设备:设备和工艺装备•3、原物料: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水电煤气•4、作业方法:操作方法、工艺制度•5、作业环境:环境卫生•6、信息处理:生产指令、生产信息•以上六个方面又称为现场管理的六要素,对这六个方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就是现场管理人员每天做的事情,企业经营的好坏也就体现在每个企业在现场这六个方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的差异。现场管理的目标•现场管理的终级目标是利润,利润的最大化永远是企业的目标。•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经营策略在现场反映在五个方面: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货期、Morale士气、Safety安全。其中QCD是最主要的灵魂。•现场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QCDMS现场管理的任务(主要事项)•人员管理:人员的向心力提升,维持较高的士气。•作业管理:拟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执行良好的工作方法。•质量管理:控制好工作质量,达到零缺限的产品。•设备管理:正确的操作和维护设备,维持零故障生产。•安全管理:维护人员、产品、顾客的安全,做好必要措施。•成本管理:节约物料,减少多种浪费,降低成本。现场管理六个指标•现场管理的好坏体现在六个方面的指标:品质、成本、交期、计划、效率、安全•六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优先顺序:以计划(市场)为导向,以安全为基础,以成本为中心,以品质为前提,以获利为目的,提高产量和效率,确保交货期;•现场管理任务就是通过管理六要素优化(精进)六指标现场管理的5个基本法则•1、问题(异常)发生时,先去现场。•现场是所有信息的来源,问题发生后,管理人员应立即到现场去,掌握现场第一手情况。•对于现场管理者而言,养成到现场的习惯后,管理者就能建立起应用惯例解决特定问题的自信心。•班组长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在现场。•现场管理应是走动时管理。而非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现场管理的5个基本法则•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物指有形的实体。如一部有故障的机器、一个不合格品、一个被毁损的工具等。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应到现场检查现物,重复问“为什么”,找到原因,并采用一般的常识和低成本方式解决。如生产出一个不合格品,有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将其握在手中,接触、感觉并调查,看看生产人员、方式和设备,一般就能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现场管理的5个基本法则•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后,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当场采取措施。如:工具被损坏,先去领新的工具或使用替代工具,设备出故障马上报修,地面不干净马上打扫,以保证作业的继续。•但是,暂时的处理措施,大多时仅是排除问题的现象,没有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为什么管理人员必须查实物,持续问“为什么”现场管理的5个基本法则•4、发掘问题的真正原因(根本原因)并非除(5W法):•排除问题的表面现象之后,发掘问题的真正原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续问“为什么”,一般问5次“为什么”,就能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故称5W法。•有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要多问几次为什么才能找到原因,并不限于5次。现场管理的5个基本法则•5、将对策标准化处理,以防止问题再发•问题发生后,管理人员进行解决。为防止同类问题不再发生,就需要将解决的措施形成标准的程序(作业标准)。否则,管理人员就会作“消防队员”,经常忙于“救火”。•这就是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现场管理的3大必备意识•1、三现:现场、现物、现实•三现原则是现场管理的灵魂,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反对经验、直觉、胆量,提倡:现场、现物、现实。•(1)现场意识:即亲临现场,把现场看作问题发生的根源;•(2)现物意识:即接触现物,现场的问题有形有据,管理者就明确;•(3)现实意识:即面对现实,摒弃完全凭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的做法,重数据和事实。现场管理的3大必备意识•2、三及:及时、及早、及至•及时、及早、及至要求现场管理人员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及时对应、及早预防、即刻处理。•(1)及时意识:明确改善时间,及时对进展反馈;•(2)及早意识:事前作好预防,包括事前预测、人员训练、目视化管理等。•(3)及至意识:快速、准确无误,包括异常信息的取得,熟习异常处理方法,开展模拟训练等。现场管理的3大必备意识•3、问题、方法、协调•问题、方法、协调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发现问题,运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并与相关人员配合默契,解决问题。现场管理的项目•管理项目指可以客观反映工作状况(生产指标)的参数,是对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明确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方向才会一致(为项目工作),而非某人的指令来工作。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好坏才有了客观评价的尺度。现场有哪些管理项目•品质:不良率(不合格率)、批量合格率、客诉件数、进料批量合格率、成品出库合格率、工序返工率、质量事故次数等。•成本:单位人工费用、单位能耗(水电汽气)、单位物耗、废品率、成品产出率、备品备件费用等•交货期:计划达成率、延期交货天数、成品滞留天数、总出货量、各品种出货量等•效率:生产率、人均产能、流水线节拍、日均入库量、日均出库量、总标准时间、换模时间现场有哪些管理项目•安全:工伤事故次数、产品安全事故次数、安全检查次数、安全教育达标率等•士气:人员违纪率、人员流失率、出勤率等。•设备:时间稼动率、运行可动率、故障次数、平均故障时间、保养率等。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生产方面:执行生产计划,安排人员、设备、物料等资源达成生产任务,包括:•(1)人员的分配和调整、训练和指导作业人员;•(2)点检机器、工具和材料;•(3)执行主管交付任务;•(4)调查现场问题原因并采取对策,并报告主管,依上级指示行动。•(5)准备下一班的交接工作。•(6)填写生产日报表(含出勤表)。•(7)准备新产品、新工艺的导入,学习新工艺、新产品并培训作业员。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成本方面:•(1)提出成本改进的合理化建议;•(2)检查并制止现场物料、能源、工器具、工时的浪费现象;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质量方面:•(1)检查作业员的产品质量,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2)监督作业人员操作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按标准操作;•(3)对作业人员灌输质量意识,和不断进行作业方法培训;•(4)对批量不合格进行处理,并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对策。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安全方面:•(1)认真执行安全制度,检查人员是否违规操作并制止;•(2)对作业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3)发现现场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善建议;•(4)组织现场工作事故的抢救,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5)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士气方面:•监督并控制现场人员的纪律,个人卫生和着装。•向作业人员就公司的要求、规章、制度进行教育和培训。•与作业人员进行沟通,帮助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建立良好工作感情。•对工作质量、效率作得好的人员或配合度较好的人员公开方式进行激励。•对工作态度和行为较差的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一、人员管理—如何获得权力和威信•1、了解并掌握业务知识,运用专业能力进行管理(专长权)•要管理好员工,做到政令畅通,首先要得到下属认可和支持,而要得到下属的支持,首先自已要有一定的专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在某个领域的行为都愿意听从或跟随在这个方面比自己更内行的人。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一、人员管理—如何获得权力和威信2、做好人性关怀,建立良好的工作感情(感情权)。人的特殊动机和需求是被关怀,关心下属,尊重下属,是得到下属配合和服从的重要因素。关心体现在心理支持和行动支持,心理支持包括:理解、认同、支持、信任、鼓励等心理暗示,行动支持包括:沟通、培训和辅导等;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一、人员管理—如何获得权力和威信•3、处事公正公平,胸怀开阔,器宇广大,谦下随知,信守承诺(仁义礼智信)。保持良好的道德(人格力量)。尽力帮下属即时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惑。对于下属的不成熟和思想和行为给以引导和谅解。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一、人员管理—如何获得权力和威信•4、活用制度,运用和维护制度的力量(奖惩权、强制权)。根据员工的绩效贡献度,活用X理论和Y理论;具体就是要灵活运用辅导、激励、惩罚、沟通、检查、督导、考核等手段达到人员控制的目的;不要做破坏制度本身的事。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二、人员管理---如何优化人力资源•1、适才适用•了解下属人员的背景、性别、个性、能力和特长,根据下级人员的特点进行工作分配,管理的原则之一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合适的事;•2、活用木桶原理:根据木桶原理,关注绩效差的员工,投入相应的资源。•3、运用情景领导,改变人员的知识、能力、态度。•人员的知识、能力、态度是关注的重点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知识能力态度人对组织付出程度的三个决定因素•三、人员管理:如何进行现场控制:1)操作是否遵循标准(SOP);2)工作效率如何;3)工作质量和进度如何;4)工作责任心怎样?5)还需要培训吗?6)工作情绪和状态正常吗?7)有解决问题意识吗?8)有足够经验吗?9)有协作意识吗?10)有改进意识吗?11)身体健康吗?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管理(人员)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设备)•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设备达到最好的状态(最少的异常、最长的寿命、最大的产能、使用最安全);•培训:熟悉设备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安全操作规程、一级保养和点检标准、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人机最佳结合才能使设备性能发挥到极致,而前提是人员必须对所操作的机器非常熟悉•定岗:定人、定机、定期保养计划;•点检: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执行情况、设备运行状况;•设备管理的重点:一是保养,二是维护(计划性的检修,预防性的检修);•建立设备档案;•按ABC分类法作好备件控制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设备)用后不管坏了再修定期检修设备管理的三个层次•设备管理的现场控制:1)设备能力足够吗?2)能按工艺要求加工吗?3)是否正确润滑了?4)保养情况如何?5)有无安全隐患?6)设备是否经常出故障?7)工作准确度如何?8)设备布置正确吗?9)设备数量足够吗?10)运转是否正常?11)设备零部件是否完整?12)设备是否在空转?现场管理的基本思路---六要素(设备)•根据生产计划按品项/线别分批领料•每批严格按照BOM领料•实际生产不足时/超耗时按超领情形处理•按5S要求
本文标题: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3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