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空大96上学期生产与作业管理期中考复习重点(P1-P177)
1空大96上學期生產與作業管理期中考複習重點(P.1-P.177)李豐良老師整理【本整理僅供幫助同學們複習參考,同學們仍需精讀課本與網路教材,尤其是網路教材的問題及自我評量部分為空大出題教授的最愛,謝謝!!】第一章P31.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畫、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達成既定的組織目標的過程。2.管理是藉由規劃、控制及執行等功能性的活動。3.顧客包括生產系統內部以及外部的顧客。4.外部顧客,及一般所指的企業所產生出來產品的最終購買者及使用者;內部顧客,係指生產過程中半成品的使用者。5.生產線的後面工程即是前工程的顧客。P41.生產作業可視為投入轉換成產出的過程,生產系統則是指投入轉換成產出的活動中所需使用的硬體及軟體設施。2.回饋的機制,將生產作業的成果資訊傳回,而形成一個迴路,這是控制的要件以及基礎。3.當產物為有形產品時,我們稱之生產管理(ProductionManagement,PM)。P51.產物為無形的服務時,我們稱之作業管理(OperationManagement,OM)。2.原則上產品是有形的,而服務則是無形。3.服務業有「人力密集」的特性。4.產品較易儲存,產品的批量以及市場均較服務業大。5.表1-1服務業與製造業特性比較P61.生產與作業管理是管理創造商品或服務的流程或系統。2.一級產業包括農、林、漁、牧、礦等的生產。3.二級產業包括製造業或營造業。4.三級與四級產業,服務業與資訊服務業的產值。P71.工業革命階段2.科學管理階段:泰勒也被人們公認為「科學管理之父」。P81.科學管理重大理論:一為工作分工與獎工,二為動作與時間之分析。2.吉爾博斯更把泰勒的動作時間研究做進一步的改進。2P91.霍桑研究(HawthorneResearch)2.實驗結果發現,實驗者對員工的注意,影響勞工生產力的提升,此即為「霍桑效應」。3.費德勒(Fiedler)之權變理論是特質論與情境論兩大論點的結合。4.領導行為三個情境因素:1.領導者與部屬間的關係2.工作結構3.職權大小5.領導型態分成兩類:即工作導向及關係導向。P101.管理科學學派又稱為計量學派。2.經濟訂購量模式(EQQ模式)。3.品質管制圖及統計抽樣理論。P111.在過去品質曾是贏取訂單(orderwinners)的一項指標,現在變成了訂單合格者(orderqualifiers)的標準2.全面品質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3.品值得關注焦點之一,在於顧客滿意度,流程改造可以帶來品質改進、成本降低及縮減工作時間。時間長短關係到成本及競爭優勢。P131.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企業必須在提升股東價值、增進顧客與員工等各方滿意度的同時,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2.勝出的企業明確定義公司的核心事業。3.現代的企業必須以全球性的觀點來思考顧客需求。P141.生產符合「節約能源」與「可回收再利用」的「綠色商品」已經是當代的趨勢。2.RoHs3.台灣電子龍頭華碩,由於輸歐貿易額最高,所受的衝擊也最大。4.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已被列為21世紀十大技術項目之ㄧ。包括:美國零售業大廠沃爾瑪(Wal-Mart)P151.RFID具有非接觸式讀取、資料可更新、儲存資料容量大、可重複使用、同時間可讀取多個辨識標籤與資料安全性佳等優點。P171.作業管理為商業組織之ㄧ環。2.作業功能是商業組織之三大功能之ㄧ,其他兩個功能分別為行銷與財務。第二章3P231.策略的主要目標是達成公司的競爭優勢,因此可依其視為手段或目的來加以區分。2.視策略為「手段」者,認為策略的內容在規劃出達成目標的方法,強調決策、行動與計畫。3.視策略為「目的」者,則認為策略的內涵再明示企業希望達成的標的與目標,強調環境的適應與注重實際呈現的決策形式。4.學者提出了四項基本的競爭優勢─即成本、品質、配送及彈性。5.第五項競爭優勢─「服務」。6.發展策略(1.)根據產品群區隔市場;(2.)辨別產品群的需求、需求模式及邊際利潤;(3.)決定每個產品群之訂單贏家及訂單的取得要件;(4.)將訂單贏家轉換成特定的產品績效指標。P23,241.公司整體政策:主要是考慮應該選擇進入哪些事業領域以達成組織獲利的極大化。2.事業策略(BusinessStrategy):策略管理者所採納的行動計畫,並透過運用公司資源及特殊能耐以取得在其市場或產業中超越對手的競爭優勢。3.Porter所提出的「競爭策略」,以及Miles&Snow提出之「適應策略」4.Porter所提出的三種基本策略(1)成本領導策略(2)差異化策略(3)集中策略5.Miles&Snow則依產品及市場的變動率,將組織策略分為四類(1)防禦者(2)前瞻者(3)分析者(4)反應者6.功能性策略(FunctionalStrategy):主要是在事業策略的指引下,如何改善公司的功能性作業。P251.司徒達賢則以策略決策的觀點,區分為三個層次(1)網路訂位策略(2)總體策略(3)事業策略2.由於企業的傳統策略注重於成本最小化或產品差異化,因此在作業策略裡的策略性層級中,許多公司採用品質或時間為基礎的策略:(1)品質基礎策略:著重維持於或改善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品質,而品質為吸引或留住顧客的重要因素。(2)時間基礎策略:聚焦於減少完成各種活動所需要的時間。3.在觀點上是以外部產業競爭環境下,在特定產業領域中企業所應追求的事業目標4.以組織內部的運作目標而言,此時功能策略的探討則著重於如何使資源的生產力獲得極大化。P261.發展作業策略時,管理者通常需要考慮許多的因素,包括(1)目前及未來可用的科技水準(2)工作者所需具備的技術水準(3)垂直整合的程度42.作業策略可分為兩個主要範疇:結構要素以及基本要素。P271.圖2-1與圖2-2P281.作業策略應循:(1)根據產品群區分市場。(2)識別產品需求、需求模式及邊際利潤。(3)決定每個產品群產品特性及製造流程特性。(4)將產品特性轉換成特定的產品績效指標。P291.作業策略的策略變數包括:(1)產品技術(2)產能(3)廠房設備(4)製程技術(5)人力資源(6)組織方式(7)控制系統(8)整方方式2.製造發展策略為八大決策所共同表現出來的一種資源分配手段,這八大決策分別是:(1)產能決策(2)設備決策(3)技術決策(4)垂直整合(5)人力決策(6)品質決策(7)生產計畫與物料控制決策(8)組織決策P301.圖2-4行銷管理之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Promotion)。2.產品是市場上可供注意、取得、使用或消費,以及滿足個人慾望或需求的任何東西。3.如標準化或客製化,客製化產品或服務較標準化產品或服務複雜,成本相較於標準化者高。P311.價格指的是顧客為取得產品所願意付出的價值。2.目前有多種價格訂定方式,例如目標成本定價法與收益管理訂價法等。3.企業組織推出新產品時可採用市場吸脂定價、市場滲透定價或是銷定價等價格策略。4.價格取決於市場,若價格太高則不為市場所接受。高價格原因多來自於高成本因素,則降低成本的壓力即落入生產管理者手中。5.配銷是將組織所生產之產品或服務遞送到顧客端的過程。6.行銷通路必須配合市場機會與情境條件演變。P321.推廣是指企業所採取有關告知顧客其產品優點,並提供短期誘因說服其購買之相關活動。2.推廣組合包括人員推銷、廣告、促銷、宣傳與公共關係等五項推廣方法。3.企業組織有三種基本的功能領域:財務、作業與行銷。4.財務與作業管理人員在下列活動中共同合作(1)預算的編列(2)投資計畫的分析(3)資金的提供P341.「決策」是一門「選擇」的學問。52由於決策過程中,只有「最適」方案,沒有「最佳」,因此,往往無法屏除所有的風險,達到最佳效益。3.影響組織的關鍵性決策(1)What(2)When(3)Where(4)How(5)Who4.依照資訊的充分性,可以將決策者決策情況分為三種(1)確定性決策情況(2)風險性決策情況(3)不確定性決策情況P351.「資訊充分性」對於決策時扮演重要的角色。2.作業風險指的是與企業經營有關的風險。3.可以將其區分為兩部分:作業失誤風險與作業策略風險4.作業失誤風險是因為企業營運過程中發生的失誤。5.作業策略風險是則起因於環境因素或新的策略行動。P371.圖2-9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功能P381.表2-1P391.企業願景為其存在的理由,是一切規劃的最高宗旨。2.企業在進行總體策略(Corporate-LevelStrategies)規劃時,所依據也是其願景來進行規劃,而總體策略規劃也會給予該企業明確的目標,並令其成員有一致的願景。3.根據其總體策略,展開為事業別策略及功能別策略。P401.圖2-11策略、管理及作業在組織中之層級關係P421.策略規劃2.管理控制3.作業控制與表2-3P441.表2-4競爭優先順序構面2.(1)模型的使用(2)數量方法(3)抵換分析(4)敏感性分析(5)系統方法P461.選擇決策方案(1)確定狀態決策問題(2)不確定狀態決策問題(3)風險狀態決策問題2.不確定狀態決策問題:在此類問中,決策者是透過各種價值判斷的準則來進行選擇,此類模型是屬於靜態模型,亦即橫斷面的分析,可用於決定在考慮該時點的狀態下,所選擇的作業策略。建議可以用利用情境分析(ScenarioAnalysis)的方法。3.風險狀態決策問題:在此類問題中,由於本質狀態會呈現出特定機率分配,所以常利用機率理論中的期望值來進行決策分析。P4761.決策樹(DecisionTree)用於動態分析2.台灣資訊產業有兩個趨勢:(1)台灣資訊產業發展快速;(2)海外製造(尤其中.國)的比例越來越大。3.香港在兩岸貿易往來中扮演重要的中介地位。4.台商(尤其是資訊業)主要採用的策略是成本領導與差異化。P481.有些台灣資訊業者,則開始走差異化路線,主打的是台灣品牌。2.「台商製造、中國生產」已成為台灣企業普遍的一種形勢。P501.垂直整合包括整合的方向、整合的程度、整合作業之間的平衡程度等考慮因.素。2.台灣廠商中,目前只有友達與奇美電子進行垂直垂直整合,如何應用面版產.業微笑曲線。第三章P571.企業的需求預測,主要是由行銷部門或業務部門來負責。2.預測過程有六種基本步驟:(1)決定預測的目的(2)建立時間幅度(3)選擇ㄧ種預測方法(4)蒐集與分析相關資料(5)做出預測(6)監控預測3.常用的預測方法有兩種:定性與定量4.定性法主要是由主觀投入所組成,其通常缺乏準確的數字描述。5.定量法包含歷史資料的延伸,或使用因果(解釋)變數做預測的關聯模式。6.判斷預測法(JudgmentalForecasts):依賴各種來源的主觀投入分析7.時間序列預測法(TimeSeriesForecasts):單純地嘗試用過去經驗推測未來,這些方法使用歷史資料,並假設未來跟過去是一樣的。8.關聯性模型(AssociativeModels):使用一個或多個解釋變數方程式以預測未來的需求。P581.主管意見2.銷售人員的意見3.消費者調查P591.其中一種預測方法是德菲法(DelphiMethod)。2.德菲法對於技術性預測很有幫助。3.時間序列仍指一段時間內,以固定的時間間隔(每小時、每日、每週、每月、.每季或每年),依序得到觀察值的時間順序。4.時間序列的數據分析,需求分析者確認時間序列的基本行為模式。5.一個簡單但廣泛使用的方法為天真預測法。76.天真預測法使用時間序列,以前一期單一數值做為預測基礎。7.新預測值=上ㄧ期的實際值P601.平均法所產生的預測,能反映出時間序列最近的數值(即過去幾期的平均值)。P611.移動平均法(MovingAverage)2.加權移動平均法(WeightedAverage):惟其是將最大的權數指派給時間序列中最近的值。3.指數平滑法:指數平滑法是一種複雜的加權平均法P621.趨勢分析也就是發展一個可以適當描述趨勢
本文标题:空大96上学期生产与作业管理期中考复习重点(P1-P17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3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