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技术与设计1--教案全集(苏教版.简案)
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1技术的价值(1)第1页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一课时)备课教师李双课题技术的价值(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方法与过程1、通过举例分析,形成和保持对待技术问题的敏感性。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能够理性的对待技术的两面性的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学生既感到神奇又贴近生活的实物展示作为案例说明,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正文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演示、讨论、讲授等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教学案例收集,实物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创设情景]: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1、首先钉一枚铁钉到木条上(任选一件工具)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1技术的价值(1)第2页习惯上学生一般选择铁鎯头。【提问】为什么选择铁鎯头,而不钳子?因为铁鎯头专门用来敲的,而钳子是用来剪和钳东西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2、如果出现铁钉钉弯、钉错位置时需要拔出铁钉。(学生也会很自然用羊角铁鎯头)【设置问题】为什么要用羊角铁鎯头?因为(1)钳子拔钉时,直接用平嘴去拔很吃力。(2)一般采用物理上的杠杆平衡原理把剪金属丝用的斜口处作为铁钉阻力点进行拔钉,由于钳子在设计时是为了剪较细的金属丝而用,因此它的动力臂较短力矩较小,拔较长较粗的铁钉较困难,并且拔钉时钳子斜口也用力紧紧卡住钉子,容易损伤铁钉,钳子头部(支点)也容易压损木材表面。而羊角铁鎯头设计时动力臂较长,省力。5、总结:钉、拔铁钉,羊角铁鎯头比其它工具使用方便,满足了人们木工上钉与拔铁钉和敲、砸等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技术。而平嘴钳又是另一种技术。一种技术具有它的合理性、规范性、应用性等,但不一定是完美的。比如羊角铁鎯头只适合于木工,而不适于钳工、金匠工、鞋匠工或其它工种。你又能发现些什么问题?提些什么建议或改造它吗?(课后思考)【由此引出技术的涵义】技术是什么?[课件展示]:技术的涵义技术就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设问]:技术在我们身边可谓无处不在,谁来说说你所知道或周边有哪些技术?[学生]……[观看幻灯图片]:衣服、灯、建筑、汽车、电话机、航天飞船、基因工程等。[实物展示]:穿针引线工具,收音机,MP3等。[讨论]:如果没有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回到原始社会,成为赤裸的人)[小结]:体现了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1技术的价值(1)第3页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展示课件]: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得出假设,然后教师总结。(1)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学生回答)(2)案例又说明了些什么?[总结]:1、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类便产生了技术。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促使技术不断地发展。2、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改变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3、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讨论】:照明技术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能源,自然能源是有限的,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效益?【拓展知识】介绍合理运用核能技术的“人造太阳”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假设,然后全班讨论,最后形成结论。(1)分析下列技术的产生分别满足了人们的那些需求?[课件展示]:(A)印刷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B)农耕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C)摄像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D)B超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A)学习文化知识。(B)吃饱穿暖(C)把美好的东西留存下来(D)检查和了解身体内部奥秘[思考1]:(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者在树上居住?抵抗不良环境,防止野兽、病菌等侵害的方法和手段(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途?人为了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于是产生了技术。(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1技术的价值(1)第4页对它们不再恐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医学技术克制了这些疾病。(4)结合自己身边(眼镜、鞋子等)【结论】: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思考2]: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取火技术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工具制造解放了人的双手,扩大了人的能力医疗技术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车船制造技术解放了双脚,缩短了旅途时间,方便出行电子技术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论】:2、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总结、提示】合理安排时间,坚持科学锻炼。生产、使用建身器材,在汽车上安装感应或传感系统。(比如:汽车与人、其它机动车间的距离报警提示,超速提示,应急逃生装置,油门与刹车传感系统(以免采错)等)[阅读]:爱迪生的故事介绍我国小发明家张今是如何发明太阳能热水器【结论】:3、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板书设计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1、技术与人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技术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业布置1)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篇,选择一项技术或者一件具体的产品谈谈你们对这项技术(或产品)产生的原因,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三个方面的作用,产品的不足之处,也可只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可以写写体验产品的过程,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2)预习教学反思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在适应老师的过程中也在适应课程,所以这一节课的过程评价既要以鼓励为主又要体现技术课程即严肃又开放的特征,使学生在一开始就知道我在课堂上要干什么?我的作业要怎样做才合格。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1技术的价值(2)第5页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备课教师李双课题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2、了解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3、知道技术能使人类实现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但必须注意保护自然。方法与过程1、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理解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2、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知道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3、通过案例分析,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情感目标1、形成和保持对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2、建立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教学方法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实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作业点评)请同学从技术对人的价值谈谈对某项技术的认识。教师总结: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技术的价值直接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人生活在社会与自然两个大环境中。因此技术的价值还在社会与自然中有所体现。(二)新课教学1.技术与社会视频欣赏“我的未来不是梦”()同学分组讨论:参考视频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你认为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选一项技术进行说明。同学:发表意见教师总结:(1)技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视频中的现代技术加以说明,如汽车)(2)技术能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对比视频中主角的生活方式以及图片中生活方式)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1技术的价值(2)第6页(3)技术也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案例分析)除了以上作用外,技术还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也起着积极的作用。2.技术与自然幻灯片呈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电气化、汽车、飞机、自来水、电子技术、无线电和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制冷技术、高速公路、航天技术、因特网、成像技术、家用电器、保健技术、石油化工、激光和光纤、核技术、高性能材料。二十世纪以上20项技术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也对自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上技术对自然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人类依靠技术可以利用自然、改造人类(高速公路的修建等)但技术也会对自然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利用技术的时候也应注意保护环境。(环境污染造成的酸雨等等)马上行动:P10学生进一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第一节、技术的价值(2)2、技术与社会:(1)技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2)技术能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3)技术也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3、技术与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注意保护自然。作业布置1、技术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发明和革新?2、技术革新有哪些形式、能用实例来说明吗?教学反思在第一节课后,学生对于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较难理解。如果在教学案例设计时离学生生活太远,技术原理太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会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偏见,认为技术比较神秘,是技术人员的事,事不关己,还是抓高考分数要紧的想法,导致对技术课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所以案例的选择要全面、亲切,有趣,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共同进步。吉首一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案技术与设计1任课教师:邓德顺1.2设计的性质第7页共47页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技术的性质备课教师李双课题技术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2、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4、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能说出申请专利的一般过程。方法与过程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3、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4、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5、理解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情感目标1、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2、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教学重点1、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3、这一节由两个需要学生理解的性质是综合性和两面性,其他的性质只要求指导和了解既可教学难点理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教学准备圆珠笔、假冒清华紫光的优盘、盗版书籍、盗版光盘、专利证书、多媒体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大概了解了什么是技术,知道了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
本文标题:技术与设计1--教案全集(苏教版.简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6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