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如梦令》教案(公开课)
1《如梦令》教案海口依兰中心学校付成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蔡琴独唱,课文朗读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出示《清平乐.村居》,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五年级时学的这首什么?2.师:你知道“清平乐”是什么吗?词牌名P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另一首词——《如梦令》P。(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解题:《如梦令》是词牌名。问生:你还学过哪些词牌名?P4.师:古代的词,可以谱成曲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蔡琴独唱,第一遍先听,第二遍跟着唱)5.你找到作者了吗?你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呢?(板书作者和朝代)(学生交流后师补充介绍)P2二、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1.师:请大家自由读词,边读边想:和诗相比,它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句式有长有短,形式活泼,又叫长短句)P2.生字指导P3.师:下面听课文范读(试着用斜线划分节奏)P4.师:再听一遍,试着跟读,读出节奏美、并把音读准确。P5.师:我们来合作读。(老师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让我们在一唱一和中感受词的格律美吧!)6.如果你是李清照,会怎样吟这首词呢?(指名读,正音。)生评三、精读指导,学习《如梦令》(一)整体感知:P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兴尽晚回舟)2、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那一个季节?(夏季)3、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从“常记”二字明确词人是在回忆往事)4、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日暮)5、找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溪亭:溪边的亭子)过渡:(“常记溪亭日暮”)(词人和同伴们在溪亭游乐,可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喝酒聊天、吟诗作画、弹琴唱曲、欣赏风景、对对子、下棋……)P师:词人好有生活的情调啊,你体会到早期时的李清照生活是怎样的?过渡:生活很有情趣你能读出她当时的的意境吗?指名读,师评3四、抓“醉”理解全词1.师: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首词也有词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板书:醉)(2)“醉”表明词人心情如何?愉快,所以词人(引读)“沉醉不知归路”,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1.词人醉了;2.日暮;3.流连美景(3)过渡:词人“沉醉不知归路”,接着(引读)“兴尽晚回舟”结果“误入藕花深处。”(4)黄昏时分误入藕花深处,满池的荷花清香四溢。红花绿叶,幽静神秘,多美呀!你能把画面的这种美读出来吗?“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5)此时,连用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的心情如何?(焦急)(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路径的心情)你能把她那种焦急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后两句)(6),因此,她快速地划船,结果“惊起一滩鸥鹭”(指名读),把已经栖息的水鸟也吓飞了!(7)此时,你能体会到这首词的感情是欢乐的还是悲凉的,你能读出来吗?(齐读)五、想画面,体会意境。1..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词里藏着好几幅画面,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发言后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荷湖争渡、惊飞鸥鹭……)2.看图,再读读词,请同学来解说一下这首词的意思。3.师开头:我常常回忆起,曾经有一次,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喝得太多,有些醉意,就连回家的路都记不清楚了。我游玩的兴致得到了满足,玩够了,很晚才划船回家,却不小心把船划进了无边无际的荷花丛中,我手忙脚乱,赶紧划船,我划呀,划呀,不小心,却惊起了许多的水鸟,成群地从水面飞起来了。4.师:谁能背一下这首词呢?P六、拓展练习《同步》41.《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2.《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七、板书设计如梦令(宋代)李清照溪亭日暮藕花深处荷湖争渡惊飞鸥鹭八、作业布置P1、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完成一篇习作。教学反思:本人觉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成,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作业反馈较好。可是,教师队伍评课如下:1.文本没把握住,缺少人文性,缺少互动,上得太实,无想象的空间,没有解诗人的情感。(重点应放在读)2.上课的顺序可以略作调整,介绍词的发展,作者,先去读,不去唱歌,找意象,想画面再读。
本文标题:《如梦令》教案(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0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