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1《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20周学时数:2适用专业:公共选修课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的基本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各个社会形态下的经济规律,是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运行的能力,完整和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为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学习掌2握从经济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本课程进行期间,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而且要辅导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社会调研,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思路。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物质资料生产;经济规律的类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领会。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规律。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和难点)3、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方法和学习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难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3、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第二章商品和货币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趋势;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纸币;信用卡。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商品的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并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商品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难点)3、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难点)4、商品的价值量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难点)第二节货币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难点)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第三节价值规律(难点)1、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条件的变化和剥削形式的变化;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的形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以及工资的国民差异。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1、货币转化为资本(难点)2、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难点)4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资本的本质(难点)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剩余价值率(难点)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难点)4、劳动力条件的变化和剥削形式的变化5、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6、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四)资本主义工资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难点)2、工资的形式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以及工资的国民差异第四章资本的积累过程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和经济关系的再生产三者的统一,认识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以及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资本家在再生产过程怎样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实现资本积累,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的历史作用,以及中外反贫困问题。重点掌握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与相对人口过剩的成因,以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与历史趋势。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一般再生产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难点)4、资本积累第二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后果1、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提高的趋势(难点)52、相对过剩人口形成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1、资本的原始积累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难点)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六、教学时数分配总学时:2周学时:2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实验(实践)学时辅导学时备注第一章导论4第二章商品和货币6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6第四章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4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主讲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张好收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1版2、参考书目《资本论》1-3卷马克思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列宁选集》1-4卷列宁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顾海良等著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制订:政史法律系执笔人:张好收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0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