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
广州中医药大学吴加利TEL:13265039998QQ:107998714带着问题来学习1.针灸治疗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2.针灸的治疗作用是什么?3.针灸治疗的原理与应用是什么?针灸是怎么治病的?头痛扎头?手痛扎手?第一章治疗学总论是针灸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遵循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等规律,防治疾病,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的一门临床学科。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疾病要综合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并注重经络穴位诊断,再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是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根据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并考虑腧穴作用、机体特异性,按方施术。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阴阳,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扶其正气,祛其邪气,使机体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长期以来,许多人对针灸有一种偏见,认为针灸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没有什么理论,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痛为腧罢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好的针灸医生必须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总论中分别就针灸治疗的作用、治疗原则、辨证方法、针灸处方四部分进行讲述,在各论中结合具体病症进行分析,以使同学们掌握针灸辨证论治的方法,为针灸临床实践奠定基础。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机体正常:经络通畅、气血条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病态机体:经络壅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治疗作用阴阳纲扶正祛邪法则强疏通经络气血畅三大功能不可忘针灸治病疾病针刺艾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一、疏通经络(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七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所以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引起种种病变。(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经络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阻滞,而引起种种病变,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经络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法;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属实证,治宜泻法,进落气血逆乱者,或属于气血虚衰、或属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气包括了人体的元气、谷气、宗气等,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针灸治病是采用针法和灸法,作用于腧穴、经络,通过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经足三里治之。以上均可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扶正祛邪(一)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斗争。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淤血和食积等。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的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想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在邪正双方斗争中,二者盛衰的程度不同,其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疗时,实证应予以泻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后扶正。(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的补虚与泻实,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方面实现的。在刺灸法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祛邪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适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二者相配可达泻热、启闭、开窍之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是应用。三、调和阴阳(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进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则,因此调理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在于调和阴阳针灸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正如《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这就是说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是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可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所以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方面法。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经络配伍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取太溪、阴谷和太冲、行间。腧穴配伍如:五脏病取背俞穴,六腑病取募穴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补发、泻发应用:补合谷泻复溜可发汗,泻合谷补复溜可止汗;(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有良性调节作用: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机体有良性调整作用,能使失调的脏腑器官机能得到调整,达到恢复生理功能的作用。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是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准绳,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以治疗原则为指导。根据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结合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常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同治、三因制宜等几个方面。一、补虚与泻实《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虚泻实“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实”是指邪气偏盛。补虚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针灸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针和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二)补虚与泻实的应用方法1.补法:“虚则补之”。在邪正斗争中,如果正气不足,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症状多表现为虚症。其中阳虚、气虚者,毫针刺用补法,并灸,以振奋阳气;阴虚者,毫针刺用补法,以养其阴。“陷下则灸之。”“陷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下陷,失于固摄;二是血络空虚;三是指脉象沉下,王冰在《灵枢·经脉》篇注之曰:“脉虚气少,故陷下也。”所以陷下有沉脉之意;四是阳气暴脱、脉危欲绝之危象。正确运用这一原则,除正确地掌握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讲究腧穴的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的补法:(1)补益肾气法:用于肾气虚弱证,穴如肾俞、命门、关元、太溪;针刺补法,并灸。方用大补元煎(2)补益中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证。穴如脾俞、胃俞、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针刺补法,并灸。补中益气汤(3)补益肺气法:用于肺气虚证。补肺汤穴如太渊、肺俞、足三里、太白(注);针刺补法,并灸。(4)补益心脾法:用于心脾两虚证。归脾汤穴如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针刺补法,并灸。(5)补益气血法:用于气血两虚证。八珍汤穴如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刺补法,并灸。(6)补益肾阴法:用于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穴如关元、肾俞、照海(注)、尺泽;针刺补法。(7)升阳益气法:用于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证。穴如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针刺补法,并灸。附子理中汤2.泻法:“实则泻之”“盛”指邪气亢盛,“泻”指治疗方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邪气亢盛,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症候表现为实证。治疗用泻法,或用毫针泻之,或用三棱针放血,或用梅花针重扣出血,以祛除病邪、邪去正安、疾病才能向愈。“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菀”,同郁,蓄积、瘀滞、瘀结之义;“陈”,久也,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去也,破除的意思,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故凡由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均应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之。如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之,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于“郁陈”较重者,可在点刺出血后再加拔火罐,便可排出更多的恶血,促进病愈。另外如腱鞘囊肿、小儿疳疾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泻法在应用时,应包括经穴配伍和刺法两个方面。临床常用泻法有下面几种:(1)疏风解表法:用于表实证。穴如风池、合谷、列缺,针刺泻法。麻黄汤(2)泻热通便法:用于里实证。穴如天枢、曲池、上巨虚,针刺泻法。大承气汤(3)理气豁痰法:用于痰实证。穴如天突、膻中、合谷、丰隆,针刺泻法。二陈汤(4)活血化瘀法:用于血瘀证。穴如曲泽、委中、十二井穴、膈俞,针刺泻法,或用刺络拔罐法。血府逐瘀汤3.补泻兼施疾病的临床证候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应当补泻兼施。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既衰又见邪实之象,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者先行补虚,而后泻实。同时还根据虚实程度的轻重缓急,来决定补泻的多少与先后。例如:对邪实正虚的膨胀病,一味泻实或单纯补虚都是片面的,唯有虚实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又如阴虚不能制阳引起的肝阳上亢之证,应育阴潜阳,宜补太溪、复溜以滋养肾阴,又泻太冲、行间以平降肝阳。4.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一般情况下,凡某一经络、脏腑的病变,而未涉及其他经络、脏腑者,则可在该经络上取穴补泻之,此即“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灵枢·禁服》篇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难经·六十九难》说“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多在本经循经取穴治疗,常以原穴和五输穴为主。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在临床上,虚证和
本文标题: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2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