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同步练习……………………………………………………………3第二部分综合练习……………………………………………………………2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36第一部分同步练习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B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D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力C生产关系D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生产工具D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古典政治经济学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辩证法D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重商主义经济思想D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A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经济现象的客观性C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2、C3、A4、B5、A6、A-2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D产品分配关系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经济规律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B人们不能消灭和创造规律C经济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E违背经济规律要受到它的惩罚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CDE)。A历史唯物主义方法B边际分析方法C矛盾分析法D科学的抽象法E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6.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货币流通规律C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规律D价值规律E按劳分配规律1、ADE2、ABCD3、BDE4、ABCE5、ACDE6、AC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第2章商品与货币一、填空题1.商品是和的矛盾统一体。2.商品价值的实体是,价值的实质是。3.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的。6.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2.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是(2.A)。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3.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A商品B货币C使用价值D价值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劳动B是先后不同的两种劳动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是既有差别又有矛盾的两种劳动6.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B商品价值量的增加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7.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7.C)表现出来的。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要用()。A足值的铸币B纸币C金或银D观念的货币9.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表现为外部商品和货币的对立。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观念上的货币与现实货币的矛盾10.通货紧缩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4A经济增长放慢和B出口大幅回落C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D物价出现持续负增长11.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B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12.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A消灭私有制B生产者分工协作C提高产品质量D通过商品交换13.价格标准作为为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上的规定是()A用来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B用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C用来计量货币自身的固定单位及其等分D用来计量货币价值和价格的标准14.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A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B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C不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D可以起蓄水池作用1.C2.A3.D4.C5.C6.D7.C8.D9.A10.D11.A12.D13.C14.C三、多项选择题1.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为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C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D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E是历史的范畴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有用性D交换属性E永恒属性3.下面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以复杂劳动为尺度C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E复杂程度不同的产品无法按比例交换4.货币的起源是()。A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B人们主观创造的C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D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属性E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5.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5A待售商品总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C货币发行量D货币的需求量E货币的流通速度6.抽象劳动是(6.ABCD)。A无差别的人类劳动B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C劳动的社会属性D历史范畴E生产商品的劳动7.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B价值决定价格C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D价值和价格总是一致的E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8.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指(8.ABCDE)。A延期支付货款B支付租金C支付利息D支付税款E支付工资9.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A价值尺度是衡量、计算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是货币本身的计算单位B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C价值尺度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价格标准代表金属货币本身的一定重量D价值尺度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标准与劳动生产率无关E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10.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受下列因素影响()A它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B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它和劳动生产率高低成反比D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E它和自然资源利用情况成反比11.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般价值形式是()A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B交换的发展使某种商品成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一般等价物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D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表现在贵金属上E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三、多项选择题1.ACE2.ACE3.ACD4.ACE5.ABE6.ABCD7.ABC8.ABCDE9.ABCDE10.BC11.AB四、简答题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答: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价值与使用价-6值是统一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能形成价值。另一方面,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是对立的。商品生产者在商品交换要获得价值,就必须放弃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放弃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2.试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试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答: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五、论述题1.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2.试述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自觉调节货币流通的意义。3.试述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试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第3章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填空题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与存在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和的统一。3.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4.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和。6.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和两部分。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的转化形式。8.剩余价值既不能,又不能,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9.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0.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二、单项选择题1.资本总公式是()AG-W-GBG-W-G’CW-G-WDW-G-W’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7A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还原为生活资料价值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D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物质内容3.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3.B)A工人的必要劳动B工人的剩余劳动C绝对价值D相对剩余价值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B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A个别资本所有者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6.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B生产商品的条件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D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7.D)。A追逐相对剩余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B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9.“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D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10.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主要看()A货币工资B实际工资C相对工资D国民工资1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A具体劳动而增殖大B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抽象劳动而增殖D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12.个别企业加强工人劳动强度而多得的那部分价值属于()A剩余价值外负担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81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必要剩余价值D个别剩余价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2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