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101142376985目镜物镜镜筒镜臂镜座载物台压片夹反光镜遮光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12转换器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转换器(物镜)遮光器(光圈)粗、细准焦螺旋光学部分镜头反光镜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平面镜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调节视野亮度)(光线强,调暗视野)(调焦使物象清晰)(光线弱,调亮视野)放大倍数透镜放大倍数镜头长度透镜大小10x12.5x长短大小目镜与物镜的比较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镜头长度透镜大小10x40x长短大小目镜与物镜的比较物镜2、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安放放装片使镜筒下降低倍镜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或光圈),观察取镜对光使镜筒上升收镜(左托右握)(粗准焦螺旋)(双眼睁开)(1)原则:(2)步骤: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先低倍后高倍(中间偏左)课本P8找移转调课本P8(3)注意事项:①图像:两次放大的倒立虚像②移动:偏哪移哪(同向移动)③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则呈正比④放大倍数:指物体的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物镜倍数×目镜倍数⑤先低倍后高倍镜观察⑥使用高倍镜时,不准动粗,且视野变暗应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⑦计算时,若讲单行细胞→细胞数与放大倍数呈反比;若讲视野范围内→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呈反比⑧检查“污点”的方法:检查载玻片、目镜、物镜等低倍镜下物象小,细胞数多,视野大、亮,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调粗准焦螺旋。高倍镜下物象大,细胞数少,视野小、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细准焦螺旋。则相反。笔记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放大旋转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物像偏左下方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有两种情况:10x1010x40细胞单行排列细胞均匀分布扩大4倍82644除以扩大的倍数(4)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放大倍数小放大倍数大擦拭载玻片滴水放置标本加盖盖玻片(4)临时装片的制作:洁净的载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展平加盖玻片去除多余的水分1、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发现一个待观察的红细胞,需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移动装片的方向是()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2、一位同学用低倍镜观察自制的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B.装片上C.物镜上D.目镜上3、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视野中的光线将会()A.变亮B.变暗C.无变化D.变化无规律巩固练习CDB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5、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6、将“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是()A.bB.dC.qD.pADC例: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C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异:细胞的多样性;同:细胞的统一性血液课本P7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生物病毒非细胞结构: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原生生物动物、植物真菌:如蘑菇、木耳、酵母菌、霉菌蓝藻细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放线菌(链霉菌)衣原体支原体(最小且无细胞壁)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如:草履虫、变形虫、绿藻(衣藻)、红藻原核细胞细菌蓝藻(课本P9)藻蓝素和叶绿素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弧菌颤藻、蓝球藻、项圈藻、念珠藻、发菜等属于蓝藻以蓝藻为例说说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宏:以群体观出现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发菜:状如发丝、呈蓝黑色细胞质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仅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微观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仁,无染色体有拟核(含有一个环状DNA)蓝藻水华发菜细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菌细胞模式图蓝藻细胞模式图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和蓝藻的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细胞大小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染色体(染色质)相同点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较小(1μm~10μm)较大(20μm~30μm)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成分主要是几丁质只有核糖体,无其它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等众多的细胞器无核膜,无核仁,有裸露的环状DNA,称为拟核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②遗传物质都是DNA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的多样性:表现:2.细胞的统一性:真核生物:有细胞的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都有细胞膜、DNA、细胞质(核糖体)谁最早发现细胞的?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他的放大200倍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一个“单元”结构。虎克把它们称作“细胞”。施莱登施旺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①从人体解剖和观察入手②显微镜的重大发现③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④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维萨里比夏虎克列文虎克马尔比基施莱登施旺耐格里魏肖尔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解剖人的尸体观察死细胞观察细菌红细胞精子等观察动植物活细胞观察细胞分裂1543166518世纪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建立者:2.内容:3.意义:施莱登和施旺(德国)(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_____发育来的,并由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_________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中产生。细胞细胞和细胞产物整体生命老细胞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笔记连线题:1.维萨里A.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2.比夏B.提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一致性3.虎克C.断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4.施莱登D.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5.施旺E.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6.耐格里F.指出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7.魏尔肖G.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C下列关于细菌和蓝藻的说法,你同意的是()A.蓝藻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而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所有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C.二者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D.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但有核糖体D[背关键语句]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3.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4.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拟核中有大型环状DNA。5.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证明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B.衣藻和蓝球藻、念珠藻一样,都是蓝藻的一种C.低等植物、低等动物都属于原核生物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细胞内都存在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和酶等D高效测评知能提升2.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具有核膜,因此属于______生物。(2)图中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______型生物,而图中的________是自养型生物。(3)图①~⑤中的各种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各种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①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________(上侧/下侧)。①②③真核异养①和⑤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多样性下侧3.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A高效测评知能提升
本文标题: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3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