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电影史主讲教师:周老师中国电影的开端1905-1931第一节:早期中国电影放映。•中国民众的电影经验是从观看外国人放映的外国电影开始的。•关于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最常见的说法是:1896年8月11日,徐园又一村第二节:早期中国电影1、1905年由北京鑫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的《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2、中国叙事电影的开始1913,张石川、郑正秋创立新民公司,拍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同年,黎明伟和黎北海兄弟在香港拍摄《庄子试妻》。这部影片被看做是港片的开端1921年,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完成。3、中国早期电影的时代语境开端于北京,发展于上海原因:1、混乱政局2、上海较为先进的文化、科技基础3、受到良好教育的观众群体第三节、早期电影格局•在进入20世纪20年代之后,中国的电影事业开始从初期的实验探索转入到正规的电影制作。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数量和类型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出现了多个实力雄厚的中国早期制片公司,除新民公司以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明星公司、天一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等。•这一时期随着国立电影公司的建立,电影从故事短片转变为故事长片。细分来说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片种有社会伦理片,武侠神怪片,古装片等。早期社会伦理片主要是提倡中国传统价值观,并且在剧作上融合了中国古代世情文学(如“三言二拍”)的故事模式,同时也体现了“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孤儿救祖记》(1923,社会伦理片的开拓之作)从数量上来说,这一时期的电影题材多为古装片、武侠神怪片,自1928年《火烧红莲寺》大获成功之后,银幕上开始充斥大量的武侠片神怪片,从1928到1931,各电影制作公司制作了227部武侠神怪片,整体来说都是属于粗制滥造,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的影片。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第一代导演郑正秋(1889-1935)、张石川(1890-1953)中国电影的成熟期1931-1949第一节、三十年代电影•三十年代电影的基本背景“30年代电影”指1931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这六年中国电影出现的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有声片崛起,无声片成熟(1931年《歌女红牡丹》)电影产业“三足两翼”局面的形成中国电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节逐渐成熟的电影产业•联华崛起第一个真正的将制片、发行、放映融为一体中国电影公司•“三足两翼”“三足”:明星、天一、联华“两翼”:艺华、新华特点:1、电影产业格局逐步走向垄断化2、三十年代初期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时局的动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第三节、“左翼(新兴)电影运动”左翼(新兴)电影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九·一八”事变2、有声电影等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电影的影响3、电影人自身生存的需要,形成新的管理和创作机制4、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吸引了原先将活动重心放在戏剧上的左翼文艺工作者5、电影被纳入国民党中央管理体制。•第一部左翼电影是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1933年)。在20世纪30年代,女性问题开始进入电影创作者的视野,产生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卜万苍导演的《三个摩登女性》,蔡楚生导演的《新女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吴永刚导演的《神女》。《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神女》,无声片的颠峰之作,阮玲玉表演艺术的颠峰之作。《姊妹花》解读:1、内容层面:不幸的女主人公开始觉醒。2、结构方式:平行对比3、大团圆式的结局4、精湛的表演艺术中国电影年——1933•1933年,中国银幕上出现了《狂流》、《春蚕》、《铁板红泪录》、《盐潮》、《上海24小时》、《小玩意》、《姊妹花》、《三个摩登女性》等左翼进步电影,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其主题和内容的新鲜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年因此称为“中国电影年”。第四节、国防电影•一种是广义的,即通过宽泛的取材,反映帝国主义在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下的各种现实生活问题。《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天作之合》等一批富于批判意义的作品。•狭义的“国防电影”,则专指直接反映抗敌斗争、号召大人团结御侮的影片。《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中华儿女》、《青年进行曲》、《大路》。《马路天使》《十字街头》《风云儿女》第五节、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国统区电影•延安电影•租界电影•沦陷区电影孤岛电影•孤岛电影主要指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上海电影。•1、古装片。•这些古装片往往借古讽今,通过再现古人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而隐晦地表达抗日的主题。•2、时装片。•3、喜剧片。第五节、四十年代末期中国电影•战后的中国电影在艰难中辉煌•上海几乎集中了一批战后最为重要的电影企业:官方的和民间投资的公司。国民党垄断电影产业,出现了一批官方制作的“正统影片”,部分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战后的一些社会问题。•战后最能代表中国电影优秀水准的,是昆仑影业公司的创作。“昆仑”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等影片,或以史诗性的笔触记述中国自抗战以来的广阔而复杂的现实社会。被称作为战后“新电影”。•由文华为代表的一批导演规避战后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完成了主要以反映人物心境的作品。被称作“文人电影”“市民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第二代电影导演•蔡楚生、史东山、孙瑜、沈西苓、吴永刚、袁牧之、费穆、郑君里等费穆:1906-1951蔡楚生1906-1968创作特色:1、把阶级意识、民族意识纳入到电影创作中,使电影成为反帝反封的政治武器。2、奠定了中国电影进步的现实主义传统。3、既注重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注意借鉴外国电影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中国电影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早期中国电影男明星赵丹金焰陶金早期中国电影女明星胡蝶30年代上海滩电影皇后周璇号称“金嗓子”阮玲玉新中国电影的初创期1949-1966“十七年电影”•1946年10月1日,我党建立的第一个人民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东影”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1、电影企业的国有化改造•2、17年时期的电影创作状况革命战争题材占据此阶段电影创作的主流,代表作有《白毛女》、《赵一曼》、《钢铁战士》、《平原游击队》、《上甘岭》、《董存瑞》等等。历史题材影片将目光聚集在近代史上那些关乎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如《林则徐》、《甲午风云》现实题材影片重在弘扬改天换地、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代表作有《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等建国10周年前后,银幕上推出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体现民族大团结的思想,代表作有《五朵金花》、《阿诗玛》、《刘三姐》等。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和发展科学文艺的根本方针,极大地振奋了电影家的创作热情。政治对电影的影响:1951年5月开始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文艺整风运动,使电影创作一度陷入低谷。1957年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拔白旗”又一次使电影运动受挫。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反帝反修。在电影界中批判修正主义。第三代电影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凌子风、谢晋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谢铁骊谢晋文革时期停滞期1966-1976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八个“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交响乐)2、“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3、镜头运用一律遵循“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的公式化处理故事片的摄制(1973-1976):共有76部影片,其中较好的影片有《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其中对《创业》和《海霞》的斗争,也是江青和周恩来的政治斗争。新时期以来的电影1977-第一节、1977-1989年的电影•在文革结束的头两年里,人们仍然没有从“左”的思想里摆脱出来,因此在1977至1978年这两年里,新拍摄的电影无论从人物塑造还是视听语言来说同之前都没有大的变化。•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提出“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新时期的文艺事业,包括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不少影片冲破禁区题材禁忌,揭示极左路线的危害和文革对人们经受的心灵创伤•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也开始创新,大胆转换视角,敢于表现以往被宏大命题所掩盖的人情与人性。《庐山恋》中国第一部吻戏《牧马人》《芙蓉镇》第三代与第四代导演共存,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在这一时期第三代导演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从某些程度上来说,第三代导演直到这一时期才真正迎来了其创作的高潮。1、第三代探索的继续:水华的《伤逝》、凌子风的《骆驼祥子》《春桃》《狂》。谢晋电影成为这一时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谢晋新时期的电影创作:《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清凉寺钟声》、《最后的贵族》《鸦片战争》等。《高山下的花环》《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2、第四代成为这个时期的创作的主流:“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1、历史的追怀和人道精神的弘扬。《青春万岁》(黄蜀芹)、《青春祭》(张暖忻)、《城南旧事》(吴贻弓)2、梳理社会中的重大矛盾、关注现实中的人生体验。《人鬼情》(黄蜀芹)《本命年》(谢飞)3、具有诗情风格的叙事形态和影像图谱。吴天明《人生》《老井》(二)吴贻弓:《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少爷的磨难》、《姐姐》、《阙里人家》等。《巴山夜雨》《城南旧事》•3、第五代导演:•张军钊、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冯小刚、冯小宁、李少红、胡枚、夏刚、田壮壮、吴子牛、张建亚等。•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是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作品•PS:国内部分研究者认为陈凯歌的《黄土地》是“第五代”的开篇之作。部分资料也采用了这一说法。•“第五代”的艺术成就:以他们特有的对人类情感的真诚和社会思辨,喜欢用群像式的造型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审视是冷峻的,却也是包容的。张艺谋导演的代表作品:《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幸福时光》《我的父亲母亲》《活着》《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英雄》陈凯歌的代表作品:《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风月》、《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温柔杀手》、《无极》等。《黄土地》《大阅兵》《霸王别姬》第二节、1990至2000年的中国电影1、中国电影在票房上惨淡经营(思考:原因是什么?)2、主旋律影片的革新3、贺岁片的出现《荆轲刺秦王》《大决战》《生死抉择》《甲方乙方》第六代的崛起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贾樟柯《站台》《小武》
本文标题:中国电影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4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