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禁毒史二0一三年十二月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国内形势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中叶,中国处于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中国国内形势概括为以下几点:1、经济落后。2、政治腐败。3、军备废弛。4、思想文化界沉闷。5、对外闭关自守。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国际形势与此同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中国闭关锁国,官员腐败、官商勾结的恶果。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近代史共两次鸦片战争。影响:1、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3、战后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巨大破坏。中国的司法、关税、海关等主权遭到巨大破坏。4、开创了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中国的先例。《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列强加强对中国边疆和内地的渗透,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据这个条约,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国,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中俄共管。同时,沙皇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把历来属于中国的山河湖泊和设在中国境内的卡伦强行指为分界标志,为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中国的珍贵文物、宫廷建筑遭到重大破坏和劫掠:比如圆明园被破坏。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中国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新中国禁毒史的四大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我国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发布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治制贩毒品活动,八万多名毒贩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名吸毒者被戒除毒瘾,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至此,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以“无毒国”享誉世界近30年。第二个里程碑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我国禁毒工作开始有法可依。《关于禁毒的决定》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颁布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于1990年12月专题研究禁毒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1年2月下发加强禁毒工作的五号文件;国务院成立全国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对外称国家禁毒委员会,并于1991年6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在全国范围全面部署加强了禁毒斗争。第三个里程碑1998年5月至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观看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作进程。这次展览,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建国以来展期最长、观众最多、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教育效果最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展览。这次展览后,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公安部成立了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9年8月在包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我国禁毒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第四个里程碑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2005年以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过程中,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从依法禁毒、保障禁毒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高度,部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并于2007年底出台,标志着党和国家把禁毒工作依法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由此进入到依法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我国禁毒斗争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第一,明确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工作机制。《禁毒法》规定禁毒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责任,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实质上是从立法高度确立了“禁毒人民战争”这一指导思想和组织形式。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第二,第一次将禁毒委员会写入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级禁毒委员会的职责,依法确立了禁毒工作领导体制。《禁毒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禁毒工作”,确定了禁毒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第三,依法明确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更加强调把提高全民识毒、拒毒、防毒意识,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最大程度地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工作;更加强调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外交等多种手段治理毒品问题,推动禁毒工作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更加强调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工作同步推进。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第四,明确规定了禁毒保障机制。《禁毒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总结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禁毒工作的投入,仅中央补助地方禁毒专项经费就达11.7亿元,补助地方禁毒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有5.14亿元为此,《禁毒法》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禁毒经费保障规定,确保禁毒工作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戒毒工作作出重大改革。《禁毒法》立足吸毒者具有病人、违法者、受害者三重属性,对吸毒人员要惩罚,更要教育和救治,对戒毒工作作出了重大改革。首次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立法,将强制戒毒和劳动教养戒毒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增设了戒毒康复场所等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和对吸毒人员的关爱。“国际禁毒日”的由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同时,为了进一步引起各国、各地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侵袭,与毒品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也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国际禁毒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历年国际禁毒日主题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都确定有一个主题口号,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如199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199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实施教育,抵制毒品”。199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女性,吸毒,抵制毒品”。199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国际合作禁毒,联合国90年代中禁毒回顾”。199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滥用毒品与非法贩运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199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大众远离毒品”。199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199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亲近音乐,远离毒品”。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面对现实,拒绝堕落和暴力”。历年国际禁毒日主题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200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2003年中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毒品,关爱未来”)。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200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造和谐”。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的生活,你的社区,拒绝毒品。”201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201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禁毒: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禁毒人民战争2005年,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打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的指示精神,国家禁毒委员会精心组织,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禁毒人民战争。七年来,人民战争波澜壮阔,成果丰硕。形成综合治理新格局目前,国家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已达35个,各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毒品问题的良好局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相应的禁毒领导机构,各地公安机关组建了禁毒专业队伍。禁毒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彰显了我国政府依法禁毒的决心。2011年6月26日,国务院《戒毒条例》开始施行,它首次明确规定了“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确立了我国戒毒工作的指导理念和发展方向。大力遏制毒品来源——大力强化堵源截流,有效遏制毒品来源。进一步建立完善边境一线堵、内地二线查和交通要道、机场、车站、码头三线截的“三道防线”,形成了覆盖主要陆路、海路、空路、邮路的立体防控体系。——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侦查破案。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针对境外大毒枭的“拔钉子”行动、利用禁毒信息系统打击外流贩毒团伙的“天网行动”、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的“天目铲毒”行动等专项行动,成功破获了一大批重特大毒品案件。——全面深化重点整治,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国家禁毒办制定出台重点整治指导意见,建立毒情预警机制和整治责任制度,挂牌整治了一批毒品问题严重地区。把预防教育作为治本之策《禁毒法》将“预防为主”确立为禁毒工作方针。四年来,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和2005年国家禁毒办会同11个部门下发《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2010年,国家禁毒办、中宣部、教育部等18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国各地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全民禁毒教育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面向全民、青少年和高危人群开展禁毒教育。国家禁毒委员会与部分省区市禁毒委员会都成立了宣传教育工作小组,专门推进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全国建成276个全民禁毒教育中心,拥有活跃在禁毒一线的80余万名兼职禁毒宣传教育辅导员和100余万名禁毒志愿者;与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大力加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建立百所全国示范学校,开展旨在保护学生的“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与团中央联合建立青少年远离毒品网站,发展禁毒志愿者组织,建设百所社区法律示范学校等,开展旨在保护青少年的“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与妇联、民政等部门联合开展旨在保护家庭的“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全面推进禁毒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在这些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全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不断提高,参
本文标题:中国禁毒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4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