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增强各族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
第五专题第二讲增强各族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小学维语(1)班徐洁(33)解凤梅(34)张亮(35)一、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了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二)民族与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其中,物质方面的成果实质上就是民族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用所属的多种物品,以及制造这些物品的物品。如食物、服装、日用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道路、桥梁、通讯设备、劳动工具等等。精神方面的成果是观念性的东西,通常以心理、观念、理论的形态存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心态、心理、观念、思想等。如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宗教信仰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民族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由人创造,与人类产生同时开始,需要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过程。民族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人类共同体、一个历史过程和共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基本生存方式的放映,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各种变迁适应民族生存需要,民族通过文化传承满足文化保存和发展的需要,文化的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民族的稳定性影响文化的变迁。(三)中华文化及特点中华文化史是文化的多元辩证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都带来中华文化的跃进,出现新质文化,推动社会的前进,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兄弟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又保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中华各民族虽然经历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同,但随着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的加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繁荣各民族的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各民族的时代任务,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较好地结合其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不断地更生创新,既能保持和发展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能积极地有效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实行这样的文化创新,就要对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甄别认识,存其精华,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全球意识的高度,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中,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因此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能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二、新疆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新疆文化及特点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一、新疆的文化是多元的,同时又是一体的。一体就是它是中华文化一个有机的部分,而且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而不是处在一个分裂的状态。二、新疆的文化有种共享、互通、互补的现象。新疆的东西、新疆的文化不是仅仅属于新疆地区,或者属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比如,新疆的拉面,是哪一个民族的呢?是维吾尔族的?它叫凉面。到了乌孜别克,它叫狼克面,这显然是从汉语来的,但它的味道已经变了,它和兰州拉面不一样,和北京的旗人、满族人喜欢做的抻面也不一样,它已经新疆化了。阿凡提的故事,应该是纳赛尔丁阿凡提的故事,这个是新疆的,维吾尔族强调它是维吾尔族的,乌孜别克族强调它是乌孜别克族的,阿富汗说它是阿富汗的。过去我们认为哈密瓜只有新疆有,但是我在美国吃的哈密瓜说是以色列产的。过去我们认为坎儿井只是吐鲁番的特点,还有一些说法,说坎儿井是林则徐或者是谁发明的,但是伊朗也有坎儿井,我去伊朗,伊朗人给我们介绍,认为那是伊朗的特点,巴勒斯坦那边也有坎儿井。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两大传统节日,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过肉孜节较隆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过古尔邦节比较隆重。节日期间,民族群众要穿上盛装,准备丰富的食品,有的人家要宰羊,民族之间互相登门拜访,表示庆贺。肉孜节又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斋,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太阳落山之后,才能吃喝。10月1日为开斋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具体为肉孜节后的第70天,公历日期每年不固定。四、纳瓦依,我们认为是维吾尔的诗人,受到了新疆人的高度尊重,维吾尔族人也说纳瓦依就是维吾尔族的,乌孜别克说纳瓦依是乌兹别克的,也说得言之凿凿,那我们就不要说他是维吾尔族的。我不主张在这方面进行排他性的争夺,但是,也不必出让。新疆和中原内地互通的地方太多了,食品的词,关于吃的词也非常多。煤矿的一些主要词都是汉语借词,夯、大煤、碎煤等,反过来,汉语也从西域、从新疆的各个少数民族里吸收了大量的东西。(二)新疆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新疆的民族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既吸收、融合了中原文化及世界优秀文化,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是新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时,一定要坚持多元一体性原则,树立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意识,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新疆各民族诚信文化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诚信文化和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历史遗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建设的传承和创新的最新成果,即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以诚信文化和谐关系为内涵的“一体多元”的理念价值体系,以党群、军民关系为内核的诚信文化和谐关系发展的融合凝聚体系,以地方民族立法为准绳的诚信文化和谐关系的法治保障体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思想文化活动开展为形式的诚信文化和谐关系的教育实践体系.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文化认同所谓认同,是指认为彼此是同类,具有亲近感或可归属的愿望,彼此间认为一致,相同或赞同。文化认同一般是指“自然民族”的认同,也常常被用来指“现代民族”及其整体文化的认同。它的含义是:各民族通过长期的交往和共同合作与发展,消除了民族偏见与隔阂,产生了在政治、文化、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同一性;能够分享共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共同文化模式带来的利益,它是各个民族对社会和历史规律的一种进步和升华,是现代文化意识的组成部分。(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的认同,它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宗教、家庭、团体、贫富、性别、地域,超乎个体利益计算。这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再一次的证明。正因如此,十几亿人朝着同一个方位,抱着同一个目的,在一切为了生命的“绝对命令”下,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空前悲壮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去克服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是这个民族共同体构建生命大厦的精神基石。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的认同,因而它不同于阶级意识形态。文化认同”包涵着“民视”、“民听”,包涵着人民群众的同共意愿,“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领导关注和顺应人民的意愿,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从而达到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指:对中国各民族文化同中华文化的归属关系的认同;对中华文化吸收时代先进思想和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而形成的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他代表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认同;对它的当代发展理念、方向、宗旨、道路的认同;对它在世界文化中的自我定位和互动关系的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等概念机密相连,含义上有交叉和重叠。在新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表述为:对伟大祖国的认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三)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显示出一个民族走过的道路,映照出一个民族生活的全貌,是推动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代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足于世界,必有其足以立国兴邦的根基和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这就是民族文化认同。在当今越来越注重软实力较量的国际角逐中,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愈益凸显,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认同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瓶颈”。因此,把握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解决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华民族文化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资源,其中又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因此,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为依托的民族自我肯定、自我同一、自我激励和自我凝聚。民族文化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曾编织着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背景,塑造了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思想价值观念,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遗产。一个国家要扩大其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就必须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挖掘本民族文化的亮点、整合本民族文化的资源、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创新。目前,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经济上的国际影响力很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入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很不匹配,要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越能输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表明其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辐射力越广,其文化软实力越强,其民族文化的认同率越高。要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仅依靠民族文化自身的魅力还不足以同化人心,更需要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与手段。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是失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整个民族共同的愿望。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新疆始终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
本文标题:增强各族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5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