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船舶信号与VHF通信(第一章)
明德行远交通天下船舶信号与VHF通信Ship’ssignalsandVHFcommunication课程介绍课程学时:36学时;主要内容:熟悉通信方法和通信程序;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考试:闭卷参考教材:I.船舶信号与VHF通信,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魏云雨主编II.《国际信号规则》(InternationalCodeofSignals)目录Contents01绪论02国际信号规则03视觉信号与声响信号通信04VHF无线电话通信第一章绪论船舶信号与VHF通信01船舶通信概论02船舶信号设备03船舶通信信文种类第一章chapterⅠ前言甲乙何谓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来源于“百科名片”)古代的通信手段通信在古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中由于需要而创造出很多种方式。主要有:吹喇叭传信、击鼓传声、烽火台上用烽火狼烟传递军情、用驿站骑马传递文书,飞鸽传信,徒步送信,风筝报信,马拉松传递、热气球邮递等。古代信息传递方式还有:喊叫联络,鸿雁传书,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漂流瓶,灯塔引航,旗语等方式。古代的通信手段——烽火传军情“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烽火狼烟”来历:唐末突厥、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了。“狼烟”这个词段成式说:狼粪烟直上,烽火是唐末才在文献里出现。用之。“烽火戏诸侯”。古代通讯手段——鸿雁传书“鸿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押后安排放羊,一放10多年。昭帝即位后派汉使来匈奴,希望放了苏武。单于说苏武死了。汉使知道苏武没死,便诈说,天子在上林苑射到一只大雁,腿上系封信写着苏武没死。单于一看瞒不过去,只好把苏武放了。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古代通讯手段——鱼传尺素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非真鱼。古代通讯手段——青鸟传书据《山海经》记载,传说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据说,西王母前往汉宫时,青鸟前去传书,青鸟一直飞到了承华殿前。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儿,甚为惊奇,便问大臣东方朔这鸟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飞来的?东方朔告诉他说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在是专门为报信而来的,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两只美丽的鸟儿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赶忙迎接西王母,热情款待。它算是最早的邮递员。这鸟后来被神话成了凤凰。古代通讯手段——黄耳传书出自《晋书·陆机传》,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发生了什么事。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他的狗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狗很开心,摇摆它的尾巴。陆机立即写了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狗经过专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休息赶路。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狗立即上路,一路翻山越岭,直奔京城。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狗只用了二十多天。后来狗死了,陆机在家乡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古代通讯手段——飞鸽传书《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这是飞鸽传书最详尽的描述。这只叫“飞奴”的鸽子后来失踪了。古代通讯手段——风筝通信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日据时代——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现代通信方式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通信与航海安全(定位、导航、通信)健全可靠的船舶通信不但是船舶安全航行和正常营运的需要,更是海上人命安全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证。1895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机,并开始用莫尔斯电码传送信息,才使航海者有了科学的“保护神”。20世纪初已有不少船舶装备了简单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采用500千赫附近的狭窄频段,用人工莫尔斯电报进行通信。190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无线电会议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无线电通信规则,规定了船舶无线电通信所用频段和通信程序。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救助中,船舶无线电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使700多人获救。这次海难同时也暴露出原有规定中在保障海上人命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泰坦尼克与船舶通信1908年,国际通用的遇难信号刚从CQD改为SOS。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自船撞击冰山后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泰坦尼克号遇难时发出的求救信号第二天早上才被其他船只收到,因为那些船没有24小时监听无线电。(20海里附近的加州人号无线电值班员关机休息了)1914年,《国际海上生命安全公约》规定,轮船必须配备无线电设备并24小时开机值守。海上船舶通信技术现状传统摩尔斯电码通信的局限性:不能提供远距离报警受专业的严格限制,应用摩尔斯电码人工操作守听遇险报警短波通信无法设置专用于遇险的信道许多搜救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统一协调的全球搜救体系;在世界某些地区,岸上提供的援助也有局限性。经过IMO多年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1999年2月1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正式实施。摩尔斯无线电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是更快捷更可靠的卫星通讯。GMDSS: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和COS-PAS/SARSAT(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即海岸电台)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三大部分构成。GMDSS——功能发送船到岸的遇险报警:是指遇险者迅速并成功地把遇险事件提供给可能予以救助的单位。至少使用两个分别独立的设备,每个设备应使用不同的无线电通信业务。搜救协调通信:RCC通过岸台或岸站与遇险船舶和参与救助的船舶、飞机以及与陆上其他有关搜救中心进行有关搜救的直接通信。救助现场通信:在救助现场参与救助的船舶之间、船舶与飞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称为现场通信。它包括救助指挥船与其他船、船与救生艇、指挥船与救助飞机之间的现场通信。定位:定位是指遇险船舶和救生艇所发出的一种无线电信号,便于救助船舶和飞机去寻找遇难的船舶和救生艇。海上安全信息的播发:是指本系统能够提供各种手段发布航行警告、气象预报和其他各种紧急信息,以保证航行安全。常规的公众业务通信:是指GMDSS系统要求船舶配备的通信设备不但能进行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外,还能进行有关的公众业务通信。也就是船舶与岸上管理部门之间进行管理、调度等方面的通信以及船舶与船东、用户等通信。驾驶台对驾驶台的通信:驾驶台之间的通信是有关航行安全等避让信息的传递,属于VTS方面的通信,这种通信在狭长的水道和繁忙航道航行中是非常重要的。GMDSS——特点GMDSS取消了摩尔斯信号的使用可以在各种频率上进行遇险和安全通信采用了现金的通信技术1.地面系统中采用DSC/NBDP技术2.卫星通信技术(INMARSAT)3.采用先进的(EPIRB和SART)4.NAVTEX播发安全信息5.EGC技术(功能与NAVTEX相似,是基于INMARSAT-C)采用自动值守代替人工值守确保遇险报警的迅速可靠发送海上船舶相互救助转为岸上搜救组织采取搜救。船舶通信对船舶驾驶员的要求先进的无线电通信仍然取代不了视觉、听觉范围内看似古老的传播信号通信。《STCW78/95》公约明确要求:1.负责航行值班的驾驶员应能用视觉通信发出和接受信息2.具备用摩尔斯灯收发信息的能力3.使用国际信号的能力4.具备使用IMO推荐的标准航海通信用语(英语)进行无线电话通信的能力。视觉信号通信1.灯光通信灯光通信:利用闪光信号灯发出的莫尔斯信号传递信息。是灯光通信器材以各种不同长短闪光表示字母、数字等来进行通信。视觉信号通信2.旗号通信信号旗是用红、黄、白、黑、蓝五种不同颜色的旗纱制成的。1套共有40面:字母旗26面、数字旗10面、代用旗3面、回答旗1面。形状有四种:长方旗、燕尾旗、三角旗、梯形旗。利用一面或数面信号旗组成不同的信号码传递信息。视觉信号通信2.旗号通信B——Iamtakingin,ordischarging,orcarryingdangerouscargosG——IrequireapilotU——yourarerunningintodanger例如:船舶在预计开航前12h,应在明显位置悬挂“P”旗(我船即将开航,所有人员应立即回船)。当引水抵达,船舶呼号旗、引航旗升起,解掉第一根缆绳时,既降下“P”旗。所谓国际信号旗的码组是指由2-4面旗所组成的一种独立信号,有时一个完整的意思只需要一个码组就能表达,有时则需要若干个码组来表达。AE:我必须放弃我的船(弃船)。AE2:除非你留下准备救助我,否则我将弃船。NE6:你应十分小心地行驶,发现有敌舰。BB:你(直升机)可以在我的甲板上降落。MM:我请求紧急医疗指导。信号旗码组以字母旗M开头的一般为医疗信息视觉信号通信3.手旗和手臂通信灯光通信:双手各持一面信号旗或只用双臂变换不同的部位发出莫尔斯信号传递信息。视觉信号通信4.烟火通信是用燃烧发光或发烟进行通信联络。声响信号通信1.声响信号通信&强力扬声器喊话通信声响信号通信1.声响信号通信&强力扬声器喊话通信一短声──我正在向右转向;当和其他船舶对驶相遇时,表示“要求从我左舷会船”。两短声──我正在向左转向;当和其他船舶对驶相遇时,表示“要求从我右舷会船”。三短声──我正在倒车或者有后退倾向。四短声──不同意你的要求。五短声──怀疑对方是否已经采取充分避让行动,并警告对方注意。一长声──表
本文标题:船舶信号与VHF通信(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6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