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12353-====
一、填空1.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与生物学特征、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2.脑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婴儿的大脑发育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修复性),刺激缺乏和刺激过度都可能对儿童大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儿童分离焦虑的高峰期时(14-18个月),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分离焦虑出现的次数和(强度)都逐渐降低。4.根据儿童气质维度如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等与养育关系较大的维度的特点,可以将儿童分为难养型、易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三种典型类型,以及(中间型)。5.儿童心理行为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6.儿童的自我调控是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7.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多发病于3岁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性)障碍。8.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监测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的发展程度),二是(心理的问题或障碍)。9.常用的儿童心理矫正术可大致分为强化、消退与(行为塑造)。10.儿童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是(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11.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家庭干预,可以是(发展性)干预,也可以是(矫正性)干预。12.依恋障碍主要与(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养育者频繁更换可能导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13.1岁半以后,儿童经常喜欢咬玩具、吃剥落的墙皮、头发、黏土等不能吃的东西,且其进食行为不符合当地饮食习惯或传统的情况,可能患有进食障碍,称为(异食癖)。在睡眠过程中起床活动或行走,可能患有(睡行症),俗称梦游。14.新生儿期起父母就过渡保护或溺爱孩子,使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受到影响,容易造成(易感儿童综合征)现象。1岁以内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哭,他也哭的现象称之为(共情)现象。15.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正性强化法,又称(阳性强化法),又称(鼓励强化法)。16.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17.社交退缩的孩子不仅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18.教师和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家长榜样)、(游戏)、讲解学习等途径,促进儿童我调控能力的发展。19.营养不良可以预示神经认知的缺陷,并预示着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外显行行为问题)的持续存在。20.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0-3岁)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奠基时期,尤其是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21.4-5岁幼儿开始发展有意记忆,并且记忆和回忆能力良好,可以开始用(复述)、(联想)、(组织)等帮助记忆的方法。22.放松疗法要求儿童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所以对于儿童,一般适宜于4岁以后。23.引起幼儿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等。24.儿童虐待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忽视和心理情感虐待。25.按照涉及的心理领域划分,心理评估方法包括情绪行为评估、(智力测量)和(人格测验)等。26.按照评估精确性划分,心理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筛选性评估)和(诊断性评估)。27.运用气质的知识可以辅助家长和儿童工作者采取适合儿童气质的(教养方式),预防和干预行为问题。28.精神发育迟滞是很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的精神发育受阻或者不完全,临床表现为显著的(智力水平低下)伴学习困难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29.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觉、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30.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生物学)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1.降低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有助于降低以后的(反社会)和(攻击)行为。32.2~3岁是婴幼儿形成(个性)的初始时期,也是婴幼儿建立(自主性)的重要时期。1.父母操纵子女的一切,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从自己主观意志代替子女考虑。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B)。A.权威型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2.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性缄默幼儿的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C)A.焦虑B害羞C.依赖D.易生气3.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A)A.鼓励强化法B.消退C.惩罚法D.代币法4.与5-6岁幼儿语言发展指导要点不吻合的是(D)A.创设积极的阅读环境B.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C.注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法D.注重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示范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行为治疗的内容(C)A.阳性强化法B消退法C非指导性游戏法D系统脱敏法6.接受和鼓励孩子不断增长的自主性,与孩子积极沟通,弹性的规则,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A)A.权威型B专制型C.溺爱型D.忽视型7.刻板性运动在幼儿中最常见的现象是(D)A.拔毛B弹指C.拍手D.吮手指8.幼儿的行为障碍不包括(D)A.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B.刻板性运动障碍C.社会功能障D.强迫症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成儿童遗尿症的可能原因(C)A.器质性原因B.睡眠障碍C.家庭教养方式D.强烈的心理刺激10.1-2岁婴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时间一般为(B)A.1-5分钟B.5-10分钟C.10-15分钟D.15-20分钟11.下列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属社会环境因素的是(A)A.托幼机构B.动机C.先天素质D.情绪12.3-4岁幼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同时违拗行为也非常强烈,被称为(D)A.执拗期B.自主期C.叛逆期D.第一反抗期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C)A.道德、价值观偏差B消极退缩C.抑郁D.攻击逆反14.以下属于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B)A.经常退缩B经常暴怒C.经常恐惧D.经常自伤15.4~5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限为(B)。A.10小时B.11~12小时C.12~13小时D.14小时16.以下不属于5-6岁儿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是(B)。A个性初具雏形B开始建立主动性C性别意识逐渐稳定D合作意识逐渐增强17.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的时候,评估人员不能在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的前提下,轻易泄露评估儿心理行为的评估结果,这体现了()A.发展教育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保密性原则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诊断性评估()A.格赛尔发育量表B.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能量表C.丹佛发育筛查D.麦考锡儿童能力表19.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追求的是幼儿人格的认识、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协调的发展,这体现了(C)A.差异性原则B.渗透性原则C.整体性发展原则D.多样性原则20.以下属于强迫症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A)A.反复说一句话B.产生错觉C.出现幻觉D.好动21.幼儿的情绪障碍不包括(D)A.焦虑障碍B.适应障碍C.儿童抑郁症D.抽动障碍22.下列适用于筛选检查法的评估工具为(B)A.儿童行为调查表B.丹佛发展筛选量表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23.以下反映锌与儿童精神发育关系的是(B)。A甲状腺功能低下B异食癖C贫血D嗜睡症24.研究发现,因缺乏最后可能导致贫血的维生素B族中的(D)。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25.6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限约为(A)。A10小时B11~12小时C12~13小时D14小时26.与0~3岁婴幼儿心理健康指导原则不吻合的是(D)。A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B鼓励自我控制C建立信任和安全感D统一性原则27.常用的儿童一般行为应对技术不包括(D)。A榜样示范B放松法C暗示法D游戏治疗法28.据统计,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约占(A)。A75~80%B12%C8%D1~2%29.根据儿童害怕的对象设计一个引起害怕成都由轻到重的等级表,让儿童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这种干预治疗方法是(A)。A系统脱敏法B感觉统合训练C支持疗法D隔离法30.以下不属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促进最早的参与者、幼儿心理问题最早的面对者和发现者的是(C)。A幼儿教师B家长C同伴D儿科医生31.以下属于左脑的能力优势表现方面的是(B)。A具体思维能力B数学C对音乐的理解D语言32.对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是(A)。A集体性游戏疗法B感觉统合训练C个体性游戏疗法D隔离法33.据统计,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约占(C)。A75~80%B12%C8%D1~2%34.以下属于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A)。A好动、坐不住B反复说某句话C情绪低落D刻板行为35.以下不属于常用的儿童行为矫正技术的是(A)A榜样B强化C消退D行为塑造36.对由儿童本身的情绪导致的问题较为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是(C)。A集体性游戏疗法B心理剧C个体性游戏疗法D绘画疗法37.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IQ是(C)。A50~69B35~49C20~34D低于2038.以下属于儿童期起病的发育性障碍的是(B)。A分离转换性障碍B孤独症谱系障碍C刻板性运动障碍D对立违抗性障碍39.为有明显心理问题儿童服务的应该是(D)。A幼儿教师B家长C同伴D儿童心理专家、儿科精神科医生40.以下属于右脑的能力优势表现方面的是(B)。A抽象思维能力B对音乐的理解C记忆D语言41.以下属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遗传学因素的是(C)。A家庭文化层次B经济水平C父母的智商D父母的教养态度42.刻板性运动障碍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精神病态。常见的刻板性自伤行为有(C)。A拔毛B捻发C撞头D拍手43.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是(A)。A分离转换性障碍B社会功能障碍C刻板性运动障碍D对立违抗性障碍44.以下不属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是(D)。A家庭文化层次B经济水平C父母的教养态度D父母的智商45.研究发现,使儿童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危险性较高的是(A)。A铅中毒B铜中毒C银中毒D铁中毒46.2~3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限为(C)。A10小时B11~12小时C12~13小时D14小时47.以下不符合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原则的是(B)。A整体发展原则B统一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鼓励性原则48.以下属于孤独症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D)。A坐不住B好动C讲话多D刻板行为1.游戏疗法是一种利用非语言来实现心理健康促进的心理治疗技术,是幼儿心理行为干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大脑功能性失调,包括分离性障碍和转型性障碍。3.性身份障碍: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和性别行为与自己真实的解剖特征相反。4.强迫症:是指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和行为。5.选择性缄默:是指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特定场合,如学校、陌生环境下保持成膜不语的现象,而在其他场合,如家里、熟悉环境下保持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语言能力。6.行为观察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记录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如记录某一儿童在睡眠、饮食、游戏、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的行为过程及特点。7.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8.自我概念:是指对自身和自己行为的稳定知觉,包括自我意识、自尊、自信等个性特征。9.社交退缩:是指幼儿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10.创伤后应激障碍:指人在目睹、耳闻或者直接经历一个极具创伤性的不良事件后产生的心理失调状态。10.行为矫正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强训练,改变问题行为、重塑新健康行为就叫行为矫正。11.强迫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12.分离焦虑婴儿随着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同时,当与依恋者分离时,就开始表现出非常伤心、痛苦并拒绝分离,这就是产生了“分离焦虑”。12.精神发育迟滞:正被更名为智能障碍或智能发育障碍。是很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的精神发育受阻或者不完全。临床表现为显著的智力低下伴学习困难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13.抵消法让能引起害怕的刺激与能使儿童愉快的活动并存,以愉快活动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14.儿童虐待:是指
本文标题: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1235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7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