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帛書老子注解-2-上篇德經第一章【原文】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爲②也。上仁③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④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⑤。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⑥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⑦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⑧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實而不居亓華。故去皮⑨取此。【注釋】①上德不德:上,高。德,竹簡本《老子》(以下簡稱“竹簡本”)中作“悳”。因竹簡本成書時間早於帛書本,因此可以認爲“悳”古本《老子》的原字。“德”是由“悳”引申而來的。德,從彳、悳。彳,音“次”,本義行走。悳,音“得”,《說文》:內得於己,外得於人。德,指品德,它與人的品德修養、行爲修養,政治修養有關。上德,即品德高尚的人。不,表示否定。不德,意指不保守自己的“德”、不認爲自己有德(即保持謙虛的狀態。參見下文“不失德”、“上德如浴”、“廣德如不足”)。②无爲而无以爲:无,“無”的古文。爲,《說文》:母猴,古文像兩母猴相對形,在這裏似有“做作”之意。无爲,即無所做-3-作、無所表現,無所作爲(不胡作非爲,不妄爲)。以,反“己”之形,本義用。无以爲,韓非子《解老》中作“無不爲”,但帛書甲、乙本(以下簡稱“甲本”、“乙本”),及通行本皆作“無以爲”,尹振環先生譯爲“無以私爲”,戴維先生譯爲“無心作爲”,許抗生先生譯爲“沒有什麽(個人)目的地作爲”,比較貼切。③上仁:仁,仁愛,親愛。上仁,上等的仁人,最仁愛的人。④上義:義,權威,威嚴。上義,上等的義士,最權威的人。⑤道:从辵、首,本意指“前途”、“道路”,但老子所說的“道”,主要指博大而無限(天地萬物生存與發展)的“空間”。現代人認爲是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道,博大而無名地存在,它是天地、萬物之母,又是天地、萬物的開端。⑥泊:漂泊、漂浮。⑦道之華:華,繁華、浮華。道之華,意指發展前途廣闊。⑧亓:從一、丌(下基),即“其”,甲本上半部(從“上德不德”到“恒與善人”)皆用“亓”(個別地方除外),下半部(從“道可道”到結束)皆用“其”。從一、丌,似有其特定意義。⑨皮:外表、表面,乙本爲“罷”,或通“彼”。【譯文】上德之人不保守已有的“德”,所以不斷有德。下德之人保守他的“德”,所以無德。上德之人無所作爲而沒有個人目的地作爲。上仁之人有所作爲而沒有個人目的地作爲。上義之人有所作爲而有個人目的地作爲(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行事)。上禮之人有所作爲而沒有人響應。因此,只能自己動手,勉强行事了。因此失去了“道”。失去了“道”,而後(失去的)是“德”。失去了“德”,而後(失去的)是“仁”。失去了“仁”,而後(失去的)是“義”,失去了“義”之後,他的“禮”也失去了。因此注重禮的人,不能忠實地待人,卻會成爲動亂的罪魁禍首。知道以上道理的人,擁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卻是走向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爲人忠厚而不輕薄、樸實而不虛華。因此要去除輕薄、浮誇的-4-言行,而保持樸實、敦厚的品質。【章旨】本章的要點是“進取”,即“不保守”、“不妄爲”。上德之人(品德高尚的人)永遠保持着積極進取的態度,而不保守其已有的“德”,所以能够不斷有德。上德之人的積極進取態度,與下德之人(品德低下的人)的保守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德”與“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兩個核心。德,從彳、悳,意品德、獲得。韓非子認爲:德是內得,得是外得;德是得之於自身的,是指人的精神(心神)不游移在外,自身的內在本質得到保全。德,竹簡本作“悳”。許慎在《說文》中對“悳”的解釋是“內得於己,外得於人”,我覺得很貼切。內得於己,是指個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所以能夠使他的內在本質得到保全)。外得人心,是指在政治上得人心(與人的政治修養有關)。當然,人們修養道德的目的,主要還是爲了在實際中的發展和進步。因此,老子認爲品德高尚的人,不保守已有的“德”,才能不斷有德。永遠保持謙虛的態度,才能在實際中不斷發展和進步。“道”的本義是前方的道路,但老子所說的“道”是天地萬物的生存與發展之道,它先於天地而生,博大無限、虛無客觀地存在。正如事物的發展、變化之道一樣,“道”的存在總是讓人捉摸不透(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你不能只用“空間”的概念來定義它,因爲它不是固定不變的空間或道路(參見“道可道”一章),它的本質是虛幻的,它的運動就像空氣的流動(風)一樣,可左、可右(無所不通)。人們可以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它的博大、無限,可以微觀的角度來探尋它的虛無、微妙。“道”滋生了天地、萬物,並給予天地、萬物生存、發展的無限空間,而卻從不主宰天地、萬物的生存和發展(萬物的發展、變化完全是受其自身的因素,及其它外在因素的影響決定的)。“道”的本質是虛無,但虛無之中存在着一種吸引力,冥冥之中引導着天地萬物的發展和變化。-5-“爲”的古字,像兩母猴相對形,本義有做作、表現的意思,引申爲妄爲、胡作非爲。無爲,即無所作爲、無所表現(不要按照個人的主觀意志在實際中胡作非爲,不是不作爲)。無爲思想,是老子道德思想體系的一個要點。人的行爲,主要受個人的大腦所控制,是有意識的,但人的行爲,卻常常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心理因素)。主觀、盲動,胡作非爲,就是人的不正常行爲。這種“有爲”的表現,就是老子所反對的。因此,老子主張通過人的自我身心修養,去除個人的私心雜念,去除個人不正常的行爲態度,而回到自然無爲的狀態,以無爲的狀態爲本在實際中理性地作爲。老子講道德,主張以無爲爲本,無爲而無不爲,即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現實中的仁義之人,却喜歡有所作爲,但這種有爲,參雜了個人的主觀意志,是違背道德基本原則的。而最重禮儀的人,以禮待人,姑息養奸,雖然有所作爲而沒有人響應。不能使國家的政策落實到下面,而最終失去了在實際中的發展、進步之道。以禮待人,卻不能真心誠意,就是虛僞。因此,老子主張大丈夫應當爲人忠厚、樸實,而不要虛僞、奸詐。第二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①,浴②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爲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蓮③,胃地毋已寧將恐發④,胃神毋已將恐歇,胃浴毋已盈將恐渴⑤,胃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欮⑥。故必貴而以賤爲本,必高矣而以下爲⑦。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⑧,此亓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⑨无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⑩。-6-【注釋】①:通“靈”,靈通。②浴:山澗,山谷間的流水。③胃天毋已清將恐蓮:胃:通“謂”,說。毋,不可,不使。蓮,甲本缺,通行本爲“裂”,從乙本補,似指完結、毀滅。④發:爆發,震動。⑤渴:枯竭。⑥欮:甲本原缺,從乙本補,通行本作“蹶”。通“厥”,跌倒、失敗。⑦:從亓、土,即“基”。⑧孤、寡、不:,通“穀”,莊稼和糧食的總稱。不,意指不善。孤、寡、不,是古代帝王、諸侯的謙稱。⑨與:乙本作“輿”。本義參與、給予。這裏似指人的言行表現。⑩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是故,所以。祿,通“碌”。祿祿,珍貴的玉石。硌,音“洛”,大石頭。硌硌,奇的石頭。【譯文】自古以來,能夠得到自身本質的有:天得到它的本質而清靜;地得到它的本質而安寧;神靈得到它的本質而靈通;山澗得到它的本質而不斷充盈;侯王得到他的本質是保持端正的態度。他(它)們各自尋求得到自身的本質。天如果不能清靜,恐怕將要毀滅;地如果不能安寧,恐怕將要震動;神靈如果不能靈通,恐怕將要停歇;山澗如果不能充盈,恐怕將要枯竭;侯王如果不能使自己具有高貴的品質,而身居高位,恐怕將要被人推翻。所以要具有高貴的品質,必定要以卑賤的身份作爲根本;要處於崇高的地位,必定要以低下的地位作爲基礎。所以說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難道是他們真的很卑賤嗎?不是的。因此,雖然他們多次地這樣自稱,卻並不會降低他們的身份或地位。所以說,不希望美玉被當作一般的玉、奇石被看作一般的石頭。-7-【章旨】本章的要點是“端正”。一,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天地、萬物原始、單純的狀態。《淮南子·詮言》:一也者,萬物之本也。)天地以清靜、安寧爲本,神靈以靈通爲本,山澗以空虛爲本,侯王以品行端正爲本。一般人要保持良好的品德狀態,就應當如同天地一樣清靜、無爲,如山澗一樣空虛,如侯王一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才能具有高貴的品質。侯王具有高貴的品質,卻以孤、寡、不穀自稱,就是表明自己不忘根本(以低下、卑賤爲根本)的態度。不忘根本,所以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所以他的政治地位就能穩固。高樓大廈之所以屹立不倒,就是因爲基礎牢固、直立而不傾斜的緣故。第三章【原文】上士聞道,堇①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是以建言②有之曰:明道如費③,進道如退,夷道如類④;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揄⑤,質真如愉,大方无禺⑥,大器曼⑦成,大音希聲,天象无刑⑧,道⑨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注釋】①堇能行之:堇,當通“勤”,努力,盡力。行之,竹簡本作“行於丌(其)中”,故“行之”,不是爲道的意思,而是實行的意思。②建言:立言,確立精要、可流行的詞語。-8-③明道如費:甲本原缺,從乙本補。竹簡本作“明(道)女孛”,通行本作“明道若昧”。費,通“昧”,意昏昧、昏暗。全句意指明白“道”如同昏昧。④夷道如類:夷,竹簡本作“”,即“遲”,意指遲緩、通達。夷,從大、弓,像人拉弓的形象。夷道,似指模仿“道”。類,相似,同類。夷道如類,意指模仿“道”好像與“道”的形象相類似。⑤建德如揄,質真如愉:此句甲本全部殘毀。揄,竹簡本、乙本亦殘缺此字,據河上公本補(其它通行本或作“偷”,或作“輸”),從手、俞,音“愉”,似指引入、創造。質真如愉,竹簡本殘缺“質”,作“貞女(如)愉”,乙本僅存“質”,通行本作“質真若渝”。參照竹簡本、通行本校爲“質真如愉”(竹簡本“貞”,在帛書中皆作“真”)。愉,從心、俞,本意喜悅,這裏意指人性情和順。⑥禺:甲本原缺,從乙本補。禺,獸名,一種猴。這裏意指不正常的形狀。⑦曼:甲本原缺,乙本作“免(當爲‘晚’省)”,通行本多作“晚”。這裏从竹簡本作“曼”。曼,從又、冒,從又表示與手的動作有關,意逐漸、連續。⑧刑:竹簡本作“(當從开、土)”,通行本作“形”,通“型”或“形”,意形狀。⑨:同“褒”,音“包”,本指寬大的衣襟,或指衣袍後裾。這裏意指博大而無限的形象。【譯文】上等的士人聽說“道”,能夠努力地去實行;中等的士人聽說“道”,好像感到它的存在,又好像感覺不到;下等的士人聽說“道”,只是大笑;而笑都不笑的人,是沒有能力爲道(做大事)的人。所以有這樣的幾句話說:明白“道”如同昏昧,進入“道”如同後退,模仿“道”如同與“道”相類似;上德之人(品德高尚的-9-人)如同山澗,最清白的人處於卑下的地位,德行深厚的人好像永遠不會滿足;建功立業好像需要不斷引導,質樸純真的人性情和順,穩重大方的人不猥瑣;大的器物逐漸完成,大的聲音能夠傳播到很遠;天的形象沒有具體的形狀,“道”博大、無限而沒有具體的名稱。只有這個“道”,善於開始並且善於完成。【章旨】本章的要點是“行道”。堇(勤)能行之,即努力實行。士人,即行道、行事之人。道,是博大無限的空間(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講,它都是無限的),它是萬物在實際中的生存、發展之道。“道”的本質是虛無微妙的(除了空間的概念一般人能感受外,“道”的本質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的)。上等的士人,聽說“道”,通過思考而能夠理解“道”的存在,明白事物的發展、变化理念,所以能夠努力地實行於其中。中等的士人,對“道”的概念不清楚,所以半信半疑。下等的士人,不理解“道”的存在,不明白事物的發展、變化之理,只知道實幹,所以會大聲嘲笑談論“道”的人。不笑的人,因爲不知道如何在實際中發展、進步而苦悶、心事重重,又不想實幹,所以說沒有能力實行道。“道”的本質是不可見的,所以明白“道”的人如同昏昧。“道”客觀地存在,所以進入“道”的人如同後退(從主觀到客觀,從有爲到無爲,或許更體現在人思想及精神上的“退一步”。退一步,反而能使人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道”博大而通達無限,所以模仿“道”的人好像與“道”相類似了。
本文标题:帛书老子注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7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