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5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直接打印版)
小学美术二年级教案(201-201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姓名:201年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二、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三、教材分析: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全册共27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综合。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六、教学进度周次课题备注1会变的线2雄伟的塔3捏泥巴4小扇子5漂亮的小钟表6下雨了7百变团花8摆花样9我们身边的痕迹10杯子的设计11绘画中的节日12好吃的水果13刷牙14茂密的花15大树的故事16会变的小手套17动物乐园18节日的装饰19过春节第一课会变的线条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技能性目标: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创新精神.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教具准备:线.鱼.陶罐.服饰的线条作品,学生的作品,双面胶,通知,奖等学具准备:油性笔,线,服饰的外形作品,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1、孩子们好!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些朋友,是--?(线)对。2、我们和它玩一玩?3、教师拉的直直是---?变换方向(直线。横线,斜线,竖线)教师把线打一个结,变成了(曲线。漩涡线,波浪线)还可以变出很多很多的线条。(教师板书:各种线)4、我们这些线朋友能不能干?让我们一起再呼喊他们的名字。5、它们还有更能干的地方呢,想不想知道呢?好的.那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这一课。出示课题:会变的线条。二、情景创设师:1、孩子们,除了这些线条.你还在其他什么地方见过什么线或线条?他们在和我们捉迷藏游戏呢,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就在你们的课桌下身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2、出示课件中的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和动物身上的线条,并问线在哪里?(蜘蛛,大桥)我们班的孩子真会观察!教师奖励你们一下,给你们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教师出示一个手工制作的通知:通知,本喜羊羊服装有限公司现向全球少年儿童征集优秀服装作品.要求服装花纹独特新颖丰富,选中者可有丰厚的奖品喔!)3、这个消息太八十了,老师都想参加,你们想参加吗?我们的孩子真棒真自信。好的那我们就用这些线条去装饰花纹,如何?(教师手指各种线条)4、可怎么去装饰才更好看呢?让我们先去学习学习优秀的大师作品吧。三、作品欣赏师:1、让学生翻书手指到第2页《坐在柳条椅上朵拉.马尔》的作品.教师介绍毕加索创作该画的背景{夸张手,疏密线条的脸,.缝制材料的大帽子等},学生回答问题: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用了那些不同种类的线?哪些线条特别的吸引你?这些线是怎么组织的?(教师简单板书对比强调:一种线一个地方多次使用后再换,挨着的地方又变化其他线条这样才美,解决教学难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我们再来看看一些优秀学生作品。并回答3个关键问题:A找到了哪些线条,是怎么样组合的?(直线.狐线.折线.交叉线.螺旋线等这里可通过语言简单继续巩固教学难点)边欣赏边思考B同一种线在画面中如何运用呢?(方向应有不同,粗细应有变化)同桌讨论C这两张作品那张更好,为什么?(疏密的不同影响画面的效果)当小老师3、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四、教师演示1、看素材2、出示并粘贴鱼.陶罐作品和学生作品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条为服装进行装饰……..呼应参赛作品的要求。4、教师演示: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种简单有趣的线条变法A:画(也可不画)边缘线B:选地方先分大块。C:教师示范其中一块就可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了。5、请拿出你的服装作业和油性笔。(巡视一圈后根据学生创作情况可作针对性的示范)五、创作表现师:1、请同学们用今天所欣赏到的线条为自己的服装设计最漂亮的花纹,看谁最先进入初赛。(教师板书:进入初赛作品有:)2、多媒体屏幕显示作业要求和适量的音乐声。3、教师巡视辅导并及时表扬有新意大胆用线注意疏密很有美感的学生。六、展示评价师:1、我们请学生为入围的作品投票,并且可以说说为什么投给这一张作品?2、选出票数最多的作品代表我们学校的小朋友参加喜羊羊公司的比赛。恭喜恭喜!3、我们精彩的世界无处不是线条构成,我们的画面也是离不开线条,没有了线条,感觉好事没有了脊梁。没有了线条,感觉平淡无奇,在这看似平凡的线条中却藏着如此丰富的变化!第二课雄伟的塔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教学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教学准备: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1)拼摆游戏: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图片,请用2分钟的时间摆一摆,看一看哪组能拼摆出塔。(2)说一说拼成了什么样的塔。(3)教师板书:塔(4)在拼摆中圆形、梯形、长方形、半圆形分别做塔的什么部分。二、看书。现在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打开书第4、5页。1、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2、分组讨论。请各组商讨后选择讨论问题:(1)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2)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如塔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非常丰富,像应县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结构的纯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这些塔由于建造的时间、地点、材料及结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3、请学生回答讨论结果。4、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知道的塔呢?请你介绍给大家。三、分析塔的基本形设计及绘画的表现方法。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3)怎样让塔更美观?四、布置作业。1、作业: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2、要求:画面饱满,设计新颖,可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3、教师巡视,给学生提供帮助。五、作品交流。第三课捏泥巴知识技能目标:1、在学习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2、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人捏泥巴是很多同学喜欢玩的游戏,弄一些土,再打来一小杯水,用水和着土,等到软硬适中,就成了泥巴。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捏泥巴的乐趣。板书课题:捏泥巴。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一)、欣赏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1、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吗?2、哪个部位的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新鲜有趣?3、古代的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塑造的?(二)、组织学生交流:1、看到这些奇妙的艺术品,你忽然想到什么样的造型?2、这些造型是受到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变形方法:压、搓、揉、捏。造型方法:手捏法、盘条法、板泥法。3、试一试:可以用哪些方法捏制成不同的形状?比较浅的器物怎样捏?比较深的器物怎样捏?你遇到了什么问题?4、运用所学方法,结合自己想象,捏一件小器物。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展示、评价。四、归纳拓展,审美升华。捏泥巴儿歌一块泥巴,朴实无华。寄与真情,用心捏它。父母双亲,勤劳伟大。捏成你们,献我心花。捏一我来,捏一个他。天真无邪,快快长大。秦砖汉瓦,盖成大厦。捏之成形,建设国家。巍巍长城,江山横跨。捏之成形,保我华夏。两岸人民,本是一家。捏个船儿,跨越海峡。捏个希望,笑笑哈哈。快乐成长,建我中华。学生欣赏:了解白陶鬶的外型结构,感受其奇特而有趣的造型。第四课小扇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扇子的不同造型及不同用途,感受扇子的艺术美、生活美。在欣赏体验、想象变化、交流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中体会扇子的艺术美、生活美,运用多种材料设计不同风格的扇子教学难点:材料的巧妙利用准备工作:教师:标题、音乐、范作、图片、照相机、不同材料扇子学生:剪刀、双面胶、各色硬纸及包装纸、筷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位人物手上那的是什么扇子?(图一)这位古时的淑女拿的是一把精美的团扇、(图二)温文尔雅的书生拿的是折扇、(图三)拿着鹅毛扇的是沉稳儒雅的诸葛亮、(图四)衣衫褴褛的济公拿的是一把破芭蕉扇。二、扇子文化(1)你知道扇子最早出现在那个国家?小结:扇子最早出现在我国,几千年来,扇子一直是人们喜爱的物品,(2)扇子有哪些用途?能给人带来凉爽的风,那么扇子还有什么用途呢?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到了扇子的使用?小结:房间里挂着大扇起美化装饰作用、舞台上人们拿着扇子跳起欢乐的扇子舞,古时皇帝出行时后面有拿着大扇障的宫女,起仪仗队的作用。扇子还起道具作用,(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出现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更显出他运筹帷幄、镇定自若的神情),还有想象中神奇的扇子,孙悟空过火焰山时用芭蕉扇扑灭了大火。三、扇面欣赏从古代到现代,扇子的画面设计是丰富多彩,我们来看一看(图1)有精美细腻的“豆花蜻蜓图”、(图2)有素雅的山水画、(图3)有书法艺术、(图4)有艳丽的图案艺术。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画来美化,为什么?四、揭题我们看到的扇子有羽毛扇、纸扇、木扇、丝绸扇、塑料扇等,那么我们今天要用不同的材料自己来世纪一把漂亮的“小扇子(1)外形变化扇子的形有圆形、苹果形、葫芦形,那么还有什么形呢?那些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师作简单点评。(2)超级“变变变”胖胖的圆形可变成小瓢虫、还可变成什么?学生说,师板画。板示其它几种形的变化```````(3)自学教材教材上是怎样来设计小扇子的,有那些造型,用那些材料呢?生交流讨论。
本文标题:2015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直接打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99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