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基础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工作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流通传播条件、市场条件。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精神产品生产(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物质产品生产(原稿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可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样本出版物半成品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产品流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根本、核心的我国文化工作指导思想文化追求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5.爱岗敬业,忠于职守6.团结协作,诚实守信7.艰苦奋斗,勤俭创业8.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促进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出版队伍3.维护和提高出版业的社会声誉4.保障出版物市场健康发展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1.加强自我修养2.加强教育3.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4.加强制度化、法规化建设编辑: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它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编辑”也常用于指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1.信息采集2.选题策划3.组稿4.审稿5.签订出版合同6.编辑加工整理7.整体设计8.审定发稿9.校样处理10.样品检查11.出版物宣传12.反馈信息收集(P34流程图)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和前提,而后一环节又对前一环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检验前一环节的效果。1.信息采集与选题策划信息采集要以选题策划为中心,选题策划要以信息采集为基础2.选题策划与组稿选题是组稿的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3.组稿与审稿的关系做好组稿可提高审稿效率,审稿可判断稿件质量的高低4.审稿与加工整理的关系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5.选题策划、审稿与审定发稿及其后各环节的关系选题策划、审稿的最终目的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质量优秀的出版物,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等环节就是将这一目的具体落实的物化过程。。第二章出版物出版物就是已出版的作品。作品只有在出版之后,才能成为出版物。出版物特有的属性,包括精神产品属性和物质产品属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同意关系,正是两者的统一,才使出版物成为出版活动的产品。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内核和物质产品形态的统一,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与物质产品属性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其中,精神产品属性是出版物的本质属性。出版物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等六大类。图书:主要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可重印的非连续出版物。出版方式——非连续出版,内容——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报纸:有固定名称,用期或年月日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的散页连续出版物。出版方式——连续出版,内容——特别注重时效性期刊: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以纸介质为载体,装订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外在区别——装订成册,内在区别——时效性比报纸弱,稳定性和系统性比报纸强音像制品:以电、光、磁介质为载体,用数字或模拟信号,将图、文、声、像记录下来经编辑加工后,通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的出版物。(一般分为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表达内容手段,物质载体,复制方式,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播放设备,形态和结构部件电子出版物: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记录信息全部采用数字代码方式以及载有的信息内容不同互联网出版物: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作品。出版方式——复制和发行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书刊外表的主要部位:P56,面封、底封、书脊、裁口、书顶、书根书页:有一定幅面尺寸、通常印有图文的单张纸页。按照组合方式,书页可分为集合型书页(书帖)和单页型书页。“页”专门用于指书页的张数,“面”指一张纸的正反两面,“1页”=“2面”书刊的基本组成成分:(宏观)书心和外部装帧物,过渡性部件开本:用全张印刷纸开切的若干等份,表示书刊幅面的大小。开本的尺寸大小由全张纸的规格和开切的份数决定。1.全张纸规格,最常见787毫米×1092毫米全张纸国际标准规格,A系列:890*1240,900*1280,B系列:1000*14002.开数,一张全纸开切的份数,其绝对值越大,开本幅面越小长32开,正32开(130*184),特长32开,大32开,特大32开开本的表示方式:1.简略表达式,只讲开数不讲其他,“16开”、“32开”2.详尽表达式,讲清开数、全张纸规格“开本787毫米×960毫米1/32”3.国际标准开本的表达方式,简单以代号表示相应开本,“A4”、“B6”按照开切法分,正规开本:开数变化呈几何级数,为2的n次方;开数规整,成品书刊的尺寸有一定规则;纸张利用率为100%。开数的跳跃大,选择范围相对较狭窄。特殊开本:分直线开切开本和纵横混合开切开本。直线:可选择开数范围广;在全张纸规格相同时,相同开数的开本虽然幅面面积相同,但是长、宽比例却可以不同;纸张利用率也为100%。畸形:可开出几何级开切法和直线开切法难以直接开出的所有开数;纸张有不同程度浪费;印刷和装订都不够方便。按照开数分,大型开本(2-12开),中型开本(16开-32开),小型开本(36开-256开)装订样式: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书刊所呈现的外观形态。平装:(简装)用软质纸制作的封面把由若干书帖组成、事先已经订合成册的书心包住并形成固定联结,使之构成一个整体。(普通平装,勒口平装—软精装、半精装)精装:封面的质地较硬并且略大于书心,保护书心的作用明显超过平装样式所采用的软质纸封面。(订书方式:锁线订、无线胶背订、锁线胶背订、塑料线烫订、平订)骑马订装:订书方式采用骑马订,装订周期短、成本较低,书页超过50页一般不适用。线装: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多用于古籍类图书。散页装:书页并不订合成册、而是以一张张单页状态在专用的外包装袋或外包装盒内。多用于教育类、艺术类图书。图书的结构部件:(一)必备部件1.封面——面封,印书名(有副书名的一般应印上)、作者名(及译者名)和出版者名,多卷书要印卷次。底封,印上书好及其条码和定价。书脊,(若宽度大于等于5毫米)印上主书名和出版者名,空间允许印上作者名,多卷书的书脊印该书的总名称、分卷号和出版者名,但不列分卷名称。封二和封三,一般保持空白,也可根据整体设计需要设置一些文字或装饰图案。2.主书名页——一般采用比封面薄而比正文书页厚的纸张单独印制,属单页型书页扉页,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版本记录页,载明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CIP数据(CataloguinginPubilcation),4个段落,标题、著录、检索、其他注记3.目录页——与正文一起印刷,是其中第一个书帖的部分。从单码页面起排,一般位于主书名页之后、正文之前。目录中各级标题应条理分明、眉目清楚、便于检索。4.正文书页——图书内容的作品(正文),及与作品相关但又相对独立的辅文(二)可选部件1.腰封——用纸牢度较强,高度一般相当于图书高度的1/3,宽度必须包括封面及有勒口,印上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图文2.护封——用纸牢度较强,高度与书高度相等,宽度与腰封要求相同,除装饰图案、宣传文字外,还必须印制各种标示图书属性的文字(与封面要求相同)3.书函——四合套和六合套,多用于多卷本的图书4.书套——一侧开口的硬质纸盒,规格略大于需要放置的图书5.衬页——一般垫在封二与书名页之间,封三与书心末页之间也可加6.环衬——设置在封面和书心之间的过渡性单页型双连书页7.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通常在与扉页相对的双数页码面印刷相应文字8.插页——采用比正文稍厚纸印刷,既有集合型又有单页型9.辑封与篇章页——采用与正文相同的纸张并与其一起印刷,相应文字印在单码面上,双码面空白,且页码使用暗码期刊的结构部件:(一)必备部件1.封面——面封,载明刊名,本期刊物的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期刊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及其条码也要印在面封的右上角底封,下方必须印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定价书脊,印上刊名和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为宜2.目次页——包括本期刊物的全部内容,学术期刊的目次表必须标明各篇文章的作者姓名,期刊的版本记录也常刊载于目次页(二)可选部件插页(多用于刊载广告),腰封(与图书相同)任何图书或期刊的内容基本上由正文、辅文和页码三部分构成。正文:作为书刊主体部分的文字、图片、照片、表格等。辅文:正文的辅助文字。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书刊的完整性,强化书刊的功能,指导购买与阅读,利于读者检索查考等。(识别性、介绍性、说明性、参考性、检索性等五大类)页码:标明版面顺序的序号。在一个视面范围内的两个页面,其页码必须是左双右单。明码:在版面上明确标出的页码。暗码:不在版面上印出的页码。采用暗码形式的版面虽无明确标出页码,但应分配页码。版面类型:1.按形成方式分,普通版面,和合面2.按文字排列方向分,横排版面,竖排版面,混合排版面3.按版心分割状况分,通栏版面,多栏版面,复合分栏版面版心: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的部位。版心的组成成分包括文字,图表,空间和线条等。印刷字的基本字体:汉字的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字母的正体、等线体、斜体字级:印刷字的大小级别,“点”单位长度0.35毫米,“级”单位长度0.25毫米(P98)版面字数计算:一般以正文主体文字的每行字数和每面行数作为计算各个版心版面字数的基准单位,并且忽略除了行距和字空之外的其他各种间空。将一个版心的版面字数乘以本书刊的总面数,就可得出该书刊的版面总字数。(将计算机统计的字数折合成版面字数时,一般需要增加15%-20%)版面的间空:包括字空、行空、段空、栏空、图表边缘空。书刊版面上常用的线条是整体上呈直线状的线条(栏线、注线、篇章线、下划线……),主要有水线(实线——正线、反线、浪线;虚线)和花线。书刊版面的周空包括天头、地脚、订口、翻口。天头:处于版心上方的白边,一般高25毫米左右,通常左侧页面天头排印书眉文字,级别应该比右侧页面的高一级(辞书书眉无级别高低之分)。地脚:处于版心下方的白边,高略小于天头,呈1:1.4的比例,下书眉也可印字。订口:位于版心内侧的白边,宽度一般为18-25毫米,宜大不宜小。翻口:位于版心外侧的白边,宽度一般为18-25毫米,可适当缩小让版心位置显得比较匀称为宜。也可印一些文字(“中缝”),竖排版面的书眉。第三章出版与出版工作我国出版业主要由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出版专业科研单位等构成,而代表国家对出版业进行管理的是各级出版行政部门。出版单位(出版社、期刊社、非独立的期刊编辑部)发行单位(总发行单位、批发单位、零售单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编辑人员、技术编辑人员、校对人员。1.编辑人员:助理编辑(初),编辑(中),副编审、编审(高)2.技术编辑人员:
本文标题: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整理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0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