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厦门市“十五”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报告
-1-厦门市“十五”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报告厦门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编者按:“十五”期间,厦门市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工作成绩辉煌,有目共睹。为了宣传本市科技发展成就,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纠正认识上的一些偏差,促进“十一五”科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市科技局认真总结了过去五年安排的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五年来的基本经验。本文在市科技局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由发展计划处负责编写。“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市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社会事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进步不仅带来了科技事业自身的繁荣,而且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十五”期间,本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实现翻两番,2005年产值1214亿元,其中高新区产值580亿元,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掌握和拥有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培养了一批创新意识强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日益显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筹划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策略,宣传本市科技发展成就,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和分析“十五”期间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厦门市“十五”科技投入情况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厦门市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五年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共计10.77亿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8.87亿元,占科技投入的82.36%,科技投入效益明显提高。此外,市政府每年还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厂房等宝贵资源优惠出让、出租给来厦落户的高新技术企业。1、市科技三项费用及使用情况市本级财政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经发局、市人事局和市信息产业局等部门分类安排。“十五”期间,市科技局及与市相关部门联合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合计为5.18亿元,占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和市本级科技三项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8%和58%。-2-2001~2005年,市科技局及与市相关部门联合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2756.92万元,所占比例为43.93%;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9240万元,所占比例为17.84%;软件园建设8718万元,所占比例为16.83%;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00万元,所占比例为10.81%;制造业信息化计划项目2260万元,所占比例为4.36%;社会发展计划项目(含软科学)698万元,所占比例为1.35%;其它2525万元,所占比例为4.87%。如图1所示。市科技局安排的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按资助金额划分主要分为单项资助1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单项资助50~100万元的重点项目和单项资助50万元以下的一般项目等三类。“十五”期间,资助重大项目共39项,资助资金8926万元,平均单项资助228.87万元(单项最高资助500万元),占市科技局安排的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33.73%;资助重点项目共93项,资助资金7110万元,平均单项资助76.45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26.87%;资助一般项目共513项,资助资金10432.3万元,平均单项资助20.33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39.40%。如图2所示。图1十五期间市科技局安排三项费用分布情况44%4%1%11%17%18%5%科技创新项目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博士后工作站与工程中心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其它-3-(2)按资助形式划分主要分为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等三种形式。五年中,无偿资助项目共581项,资助资金合计16709万元,占市科技局安排的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62.66%;贷款贴息项目共57项,资助资金8509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31.91%;贷款担保项目共7项,担保资金1450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5.44%,其中已收回担保资金1400万元。如图3所示。(3)按资助对象划分主要分为企业、高校、研究所及其它机构(如医院等)四类。“十五”期间,资助企业科技计划项目共370项,资助资金22399万元,占市科技局安排的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图3资助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分类使用情况之二31.91%5.44%62.66%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贷款担保图2资助科技项目资金分类使用情况之一34%27%39%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4-84.63%;资助高校计划项目110项,资助资金1585.5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5.99%;资助研究所计划项目53项,资助资金1494.5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5.65%;资助其它机构计划项目112项,资助资金989.3万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的3.74%。如图4所示。(4)按年度划分2001年,市科技局安排科技计划项目87项,资助资金2619.5万元;2002年,安排项目161项,资助资金7828.8万元;2003年,安排项目186项,资助资金7398万元;2004年,安排项目167项,资助资金5932万元;2005年,安排项目44项,资助资金2690万元。如图5所示。2、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在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的政策引导下,厦门市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以科研带动图4资助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分类使用情况之三84.63%5.99%5.65%3.74%企业高校研究所其它机构2619.57828.873985932269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012002200320042005图5市科技局历年资助科技计划项目资金-5-新产品开发,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自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初步形成。2001~2005年,市科技经费引导企业投入项目研发资金分别为2.88亿元、12.80亿元、33.52亿元、21.90亿元、8.87亿元,合计79.97亿元,为同期政府科技引导资金的34.03倍。3、国家资助情况随着厦门市科技投入的增大,科研水平和科技管理能力逐步提高,本市获得的国家、省科技资助资金逐年增长。据初步统计,2001~2005年本市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获得的资助资金分别为942万元、1992万元、6436万元、6516万元,2005年已下达6648万元(部分统计)。综上所述,“十五”期间厦门市科技投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科技三项费用增长较快,支持产业科技项目导向明确,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企业已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十五”期间,市科技局资助企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共2.28亿元,占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总额的84.63%,资助资金的产业化导向十分明确。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引导企业投入项目资金2001年为2.88亿元,为财政资助经费的15.75倍,2005年为8.87亿元,为财政资助经费的36.50倍。企业在用好政府引导资金的同时,还积极和高校、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提出研发意向,提供资金支持,高校、研究所发挥优势,进行科研攻关。几年来,横向科研投入得到较快增长。企业研发投入在厦门全社会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企业已成为推动研发的重要力量,日益成为研发创新主体。(2)科技三项费用集中使用,突出支持重大、重点产业科技项目。2001年市科技局支持重大、重点产业科技项目11项,资助资金1030万元,占其当年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比例分别为39.32%;2002年市科技局支持重大、重点产业科技项目39项,资助资金5046万元,占其当年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比例为64.45%;2003年市科技局支持重大、重点产业科技项目37项,资助资金4170万元,占其当年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比例为56.37%;2004年市科技局支持重大、重点产业科技项目33项,资助资金3450万元,占其当年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比例为58.16%;2005年市科技局支持重大、重点产业科技项目12项,资助资金2340万元,占其当年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比例为78.18%。同时,尽可能兼顾到一般创新项目,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其它机构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鼓励创新活动,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发展后劲。(3)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的科技投入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十五”期间,科技投入实现逐年递增,市本级科技三项费用从2001年的1.55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19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2%。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科技投入的决算数都大于年初预算数,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的信心和决心。(4)厦门市财政科技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国内同等城市相比,投入仍然不高。据统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2001~2004年本级科技三项经费最大的为广州市的16.72-6-亿元,最小的为济南市的1.29亿元,厦门市为2.18亿元,排名第十二位(见附表),处于中下水平。厦门市“十五”科技投入的产出与效益分析“十五”期间,本市高新技术取得长足进步,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壮大。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光电子、软件、生物与新医药、材料、海洋等产业领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行业内的影响不断上升,部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产业已成为本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柱,高新技术与产业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高新技术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又推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达18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214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8%。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又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技术(专利)的诞生与发展。五年来,本市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是密不可分的,财政科技投入不仅弥补了企事业单位研究经费的不足,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企事业单位和研发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坚定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励他们迈上成功之路。五年中本市的科技投入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主要表现在直接产出、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1、科技投入的直接产出情况科技投入的直接产出可以从产业、产品、技术(专利)与条件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科技投入与产业引导项目是科技投入的重要对象和载体,项目不仅面向产品、面向技术、面向管理和面向条件平台建设,而且可以催生产业。2001年市科技局开始积极关注光电子这一新兴产业时,全国的光电子产业尚未成形,“光电子产业”更多地是出现在专业报刊杂志中。就在这一年,市科技局开始支持引导光电子研发项目,资助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18万元进行应用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光电子所表现出来的产业化前景与巨大发展潜力,市科技局果断加大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2002年分别资助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和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200万元和100万元进行光电子项目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同时争取国家科技部1500万元资助厦门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及技术合作。2003~2005年,市科技局每年拨出150~300万元的科技经费资助这两家企业进行光电子产业化。五年中市科技局共资助这两家企业933万元,不仅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厦门光电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这两家光电子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安美光电、明达光电、友达光电、佳晶光电、玉晶光电等一批有影响的企业纷纷来厦投资兴业,形成光电子产业的集聚,最终促成厦门于2004年被科技部确立为国家四个光电子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2005年厦门市光电子产业产值达90亿元。光电子产业是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形成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科技投入引导生物医药产-7-业发展是另一类典型的例子。五年中市科技局先后支持厦门特宝生物公司180万元进行基因药物的研发并取得一种国家二类新药,支持厦门大学赵玉芬院士为首的课题组200多万元开展丙谷二肽药物研究开发,积极帮助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开展河豚毒素、葡糖胺硫酸盐等海洋生物药物研究开发,支持厦门大学300万元开展病毒性疾病新
本文标题:厦门市“十五”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4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