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國立新店高中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期中考高一歷史科試卷(
第1頁,共9頁國立新店高中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期中考高一歷史科試卷(範圍:CH2~CH3,三民版)一、單選題:72%,1~10題每題1分,11~41題每題2分。說明:第1題至第41題為單一選擇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上。1~10題每題答對得1分,11~41題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未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1.()日本於八世紀時,先後興築的平城京與平安京,都是模仿中國哪一個古都的建制形式?(A)洛陽(B)北京(C)長安(D)南京。2.()儒學逐漸復興,知識份子自覺對政治及社會的責任重大,以天下為己任。不僅有實際上的政治改革,在地方上,建立「義莊」、「社倉」、「鄉約」幫助鄉治等,從事社會公益活動,這是哪個時代的特色?(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3.()十七世紀時西方商人來東亞地區貿易,他們買走了南洋群島的香料和中國的生絲、瓷器,同時,一種貴重金屬則湧入中國,造成了中國貨幣經濟的重大變化,該項金屬是(A)黃金(B)白銀(C)銅錢(D)錫。4.()唐宋間庶民文化崛起,此一現象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A)人民心態的調整(B)社會團體的活躍(C)經濟結構的變化(D)生活方式的改變。5.()「三省六部」是中國中央官僚體制,其方式就是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做為官制的主體,其他機構只是輔助和配合的機關。在此制度下,三省長官皆為宰相且各司其職。請問,此體制在哪一朝代才正式定型化?(A)西漢(B)北周(C)隋代(D)唐代。6.()隋唐的統治者和官僚以「關隴集團」為主體,這批官僚集團的形成和何件史事有密切的關係?(A)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B)宇文泰的府兵制(C)高歡的胡化政策(D)武則天的行科舉考試。7.()「王與馬共天下」反映的史實為何?(A)東晉政權的穩定有賴士族的支持(B)南朝君主多靠戰功取得天下(C)西晉君王知人善任,故能重用王導,安定民心(D)東晉君主一心想北伐匡復中原。8.()人們最喜歡強調「…第一」、「…優先」,從歷史上而言,下列哪項事物始自於宋代?(A)鐵製農具(B)輪耕技術(C)使用紙幣(D)國都設於南方。9.()清朝所實施的高壓統治政策中,何者的目的在摧折漢人的民族意識?(A)禁止纏足(B)嚴禁漢人男子改穿滿人服飾(C)在全國各險要之地遍設駐軍(D)行薙髮令。10.()下列關於「棉花革命」的陳述何者正確?(A)發生在宋元時期(B)由於從美洲大量輸入棉花所引起的(C)使中國窮民漸捨棄棉布改用麻布(D)使長江三角洲成為種植木棉和棉織業的專業區。11.()國史上採取「因俗而治」與「諸制並舉」的二元統治措施,經濟上市場擴大,南北商人紛紛投入遠程貿易,運河開後,南北貿易更為興旺,「江淮、湖第2頁,共9頁廣、四川、海外土貢,糧運商旅貿遷,畢達京師」,運河沿線、會通州、濟州因而繁榮。貿易發展帶來南北經濟互補,絲、茶、糧食滾滾北輸,形成「江南物資,韃輸商運入北不斷」及「南貨北填市,北人南住家」。由上文敘述可知這是哪一時期的成就?(A)唐代(B)南宋(C)元代(D)明代。12.()《國史大綱》云:「……自乾元以來,□□歲求和市,一馬易四十縑,馬動至數萬匹,皆駑瘠無用。唐不能盡市,□□待遣繼至者常不絕於鴻臚寺。……以威公主妻其可汗,歸其馬價絹五萬匹。□□上書,昔為兄弟,今婿乃半子,願為唐捍西戎。」試問這是唐代哪一邊族?(A)南詔(B)回紇(C)東突厥(D)西突厥。13.()請問右圖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是(A)漢末黃巾賊之動亂路線(B)唐代安史之亂路線(C)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D)兩晉移民浪潮。14.()蒙古征服鄰近國家的歷程,下列何者正確?(A)滅夏→滅金→滅南宋(B)滅金→滅夏→滅南宋(C)滅金→滅夏→滅南宋(D)滅夏→滅金→滅南宋。15.()「天綱絕,地軸折,人理滅」、「讀四書有愧矣」這是哪一時代的士人對何事所發出的痛苦心聲?(A)西晉的士人對國家亡於五胡(B)南宋的士人對國家亡於蒙古人(C)明代的士人對國家亡於清(D)清代的士人對國家亡於民國。16.()資料閱讀:「有個張三,住在市政坊。傍晚在街上走,夜鼓擊完了,還沒趕回家。坊門已經關了,只好躲在橋下,縮著身子躲起來。第二天晨鼓響了,他才回家。太太對他說:『你從不外宿,我擔心你違反宵禁,整夜誦經等你呢。』」根據以上資料,請判斷張三為哪一朝代的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7.()資料(一):耶律阿保機曾對中國使者說:「我善漢,然不敢言,懼部人效我,令士兵怯弱故也。」資料(二):元昊曾頒布禿髮令,「民爭禿髮,耳垂重環」。資料(三):忽必烈以燕京為都城,稱為大都,規劃多依漢制,宮闕、社廟的布置根據周禮,城門的命名取自《易經》;但殿廷陳設則採蒙古習俗,庭園中種植「誓儉草」,藉以告示子孫,毋忘草原。資料(四):1170年,金世宗在位時,宋使者出使金國,看見漢人的衣裝和女真人一樣,但1196年金章宗卻令女真人不得學南方人的裝束。對上述資料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資料(一)至(四)中,反映游牧民族文化抗拒漢化成功,故各族皆漢化不深(B)資料(二)中,趙元昊恢復本族文化的目的是為重振其日益衰頹的武力(C)資料(四)中,金世宗的女真本土文化運動效果顯著,故女真族漢化最淺(D)資料(四)中顯示,金世宗時漢人的衣裝和女真人一樣,此與當時推行女真本土化運動有關。18.()(甲)「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乙)「湖廣熟,天下足。」(丙)「蘇常熟,天下足。」請問上述三個現象第3頁,共9頁出現的時代先後順序為何?(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19.()在某篇傳奇小說中,閻羅王對一位生前出身寒微而頗知進取,並懷有經世思想的讀書人說:「你雖然文才風流,可惜出身寒微,相貌難登大雅之堂,所以仕途坎坷,潦倒一生。但念在你生前為人循規蹈矩,知禮守法。今日特准你重新投胎,唐、宋、元、明此四朝代任你擇一,趕快去吧!」請問這個讀書人生前應該是哪一個朝代?又以他舊有條件,他應選擇哪一朝代才能夠實現他從政的理想?(A)魏晉南北朝;唐代(B)隋代;唐代(C)唐代;宋代(D)宋代;明代。20.()「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調兵權和領兵權析而為二,各自獨立,相互制約。」資料中描述的朝代為何?(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1.()某一本歷史著作有如下的敘述:「在萬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學士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對其中一人諮詢較為頻繁,但從名義上說,他和另外的幾位大學士仍處於平等的地位。這以後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張居正名為首輔或稱元輔,其他大學士的任命則出於他的推薦,……」請問其所指的制度為何?(A)內外朝(B)三省制(C)內閣制(D)八旗制度。22.()唐朝時一個小和尚作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來他取得此派宗師的地位。請問有關他所屬宗派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不立文字(2)主張頓悟(3)主張人人皆有佛性(4)此宗師為神秀(A)1(B)12(C)123(D)1234。23.()史載:「旨中原喪亂,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故許其挾注本郡。自爾漸久,人安其業,丘壟墳柏皆已成行,雖無本邦之名,而有安土之實。今宜正其封疆,以土斷人戶,明考課之科,修閭伍之法。」從這段史料可看出:(A)這是東晉實施的「以土地限制戶籍」政策(B)這是東晉北府兵的來源(C)北宋亡於靖康之禍(D)中原喪亂,使禮制破壞,有重建修整的必要。24.()「唐朝士大夫中期主張經學正宗,薄進士為浮治者,大抵出於北朝以來山東之舊家也,其由進士出身,而以浮華放浪者著稱者,多為高宗、武后以來君主所提拔之新興統治階級也。其間山東舊族亦有由進士出身,而放浪才華之人或為公卿高門之子弟者,則因舊日之士族既以淪替,乃與新興階級漸染混同,而新興階級雖已取得統治地位,仍未具舊日山東舊族之禮法門風,其子弟逞才放浪之習氣猶不能改易也。」請問上述資料是敘述哪一問題的背景?(A)新舊黨爭(B)牛李黨爭(C)東林黨爭(D)六鎮之亂。25.()南北朝時代,有一位漢人士大夫說:「我有個兒子,現年17,還蠻可以寫點文章的,要他學講鮮卑語和彈琵琶,也有一定的程度。用這點能力去服侍公卿,沒有不寵愛的,這真是件重要的事罷。」請問:這個漢人士大夫應該是哪一個政權統治下的士大夫?(A)前秦(B)北魏(C)北齊(D)北周。第4頁,共9頁26.()下表為唐宋之間的歷史發展,請找出正確選項:(A)中央政治宋代承襲唐代之中央官制。(B)經濟生產唐末五代以前,以北方為主,宋朝承自十國,則以南方為主。(C)社會結構隋代實施科舉,門第大族已消融,唐宋皆為平等社會,是明顯的延續。(D)觀念作風唐人較為開放,胡風較盛;宋人特重氣節,申夷夏之防,亦是一大變遷。27.()下列是一段唐人論及同一件事的三段資料:資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資料二:公家漕運,私家商旅,舳艫相繼。隋氏做之雖勞,後代實受利焉。資料三: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根據這些資料選出『錯誤』的敘述:(A)此河指的是運河,隋煬帝修運河,耗費民力,卻有助於此後的經濟繁榮(B)此河指的是黃河,黃河時常決口、改道,淹沒田宅,隋文帝整治有利航運(C)三段資料含意相同,都指出前代人民的辛勞痛苦,後代人民可以享受成果(D)資料二、三的含意是「有害一時,而利於千百載」。28.()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其義理與中國儒、道思想的關係演變,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西晉時期,學者常借道家經典解釋佛教義理(B)隋唐皇室扶持道教,佛教思想發展停頓(C)北魏太武帝排佛後,佛教在北朝便衰落了(D)晉室南遷後佛教的發展完全獨立,沒有受到儒道學說的影響。※題組題:閱讀資料後回答29~30題:「某地有『東南鄒魯』之稱,篤於鄉誼,又重經商,商人足跡所至,會館義莊,遍行各省」;另一顯明的特點是「賈而好儒」、「賈儒結合」,其本質是儒商。有學者說:「科舉仕宦」與商業致富,對於他們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相若踐更』,相互為用。29.()以上資料最有可能是指時何時地?(A)12世紀,臨安(B)14世紀,泉州(C)16世紀,山西(D)18世紀,徽州。30.()資料中的商人,他的貿易方式可能有:(甲)與荷蘭人、日本人貿易(乙)即使有海禁政策,也能與沿海走私商人貿易(丙)經由國內貿易,可以將兩湖地區盛產的稻麥運到江浙等地(丁)他以白銀為主要的交易貨幣(戊)將江浙出產的絲貨經由海外商人的轉運(A)甲乙丙丁戊(B)甲乙丙丁(C)甲丙丁戊(D)乙丙丁。31.()下列關於中國賦稅制度演變趨勢的說明,何者『不正確』?(A)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漸趨減弱(B)人頭稅漸增,國家強化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客觀上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的趨勢(D)賦稅繳納方式趨於簡化和貨幣化。32.()以下是中國史書對外族的描述:《史記》「(匈奴)逆天理……以盜竊為務,……苟利所在,不知禮義。」《新唐書》「(回紇)貪婪尤甚,以寇抄為生。」《資治通鑑》「突厥貪而無信,唯利是視」。關於史料中所謂「盜竊」或「寇抄」的討論,以下選項何者適當?(A)因為游牧民族都是在貧困無法維生時才南侵,故非盜賊行為(B)外族不斷入侵農業民族是出於盜賊貪婪的天性(C)外族劫掠是其生存及經濟來源的手段之一,而史書所載是站在農業民族的立場,未考慮游牧民族所需(D)這些記載都是刻板印象,其實游牧民族自給自足,根本不第5頁,共9頁需要南侵。33.()歷史記載有一個時代,其社會現象是「堡壁大帥,數不盈冊,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此現象出現於何時何地?(A)靖康亂後的關中地區(B)永嘉亂後的江南一帶(C)永嘉亂後的中原地區(D)安史亂後的長江流域。34.()某一制度實施之背景是當時北方人口大量遷徙和死亡,土地荒蕪,勞動力與土地分離,所有權和占有權十分混亂;其主要內容是十五歲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婦人受露田二十畝。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將露田還官。桑田
本文标题:國立新店高中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期中考高一歷史科試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5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