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论文配送中心合理选址方法实例分析
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概述.............................2二、AHP层次分析法概述....................................2(一)AHP的原理.......................................3(二)AHP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步骤.......................3三、基于AHP层次分析法W公司配送中心选址实例分析.........3(一)案例背景资料....................................3(二)W公司的配送中心选址概述.........................5四、总结................................................11参考文献................................................111配送中心合理选址方法实例分析——基于AHP法W公司配送中心选址实例分析物流管理朱洪伟摘要: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枢纽,而配送中心地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在规划配送中心时,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可以大大降低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和建造成本。本文根据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特点和要求,介绍了目前几类常用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通过比较,重点介绍了AHP选址方法及其在实际选址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W公司配送中心运用AHP选址方法进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求得了模型的最优解,优化了原有的物流配送体系,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关键词:配送中心;合理选址;AHP层次分析法引言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属于物流管理战略层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的《物流术语标准》,配送中心是指:从事配送业务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主要为末端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从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节点)是物流你网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流配送中心要完成多种物流活动要素,如: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同时物流配送中心还要与运输过程相互衔接,协调不同等级的运输过程。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配置对物流系统的效率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从发展趋势来看,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的要执行指挥调度、处理信息等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关键所在,受到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问题。2不论是政府进行社会物流系统规划,还是企业拓展经营网络,都要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分析。因为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投资规模大、占用大量土地以及建成后不易调整,对社会物流和企业经营具有长期的影响,所以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必须进行详细论证。选址失误对于社会物流系统而言,可能会导致社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无秩序和低效率;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可能因为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概述国外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在最近10年国内学者对这方面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形成了很多切实可行模型的方法。归纳起来可概括为:1、连续型模型选址法;2、离散型模型选址法;3、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址法。1、连续模型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可以位于平面任意位置,且这些点在空间内是连续的。该模型代表性的方法是重心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如果选出的位置刚好位于河流,山谷等就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了;2、离散型模型选址法则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可行点中的最优点。离散性模型代表性的方法有Kuehn-Hamburger模型、Baumol-WoIfe模型和Blson模型。由于采用逐次逼近法求解,所以不能保证必然得到的解是最优解而且物流配送中心的固定费用在解中没反映出来。3、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址法,其代表性方法是AHP层次分析法,它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把对选址产生影响的因素都考虑进来。通过上述几类选址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AHP可以处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问题,是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政策经验导入模型,并加以量化处理,对选址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考虑比较周全。二、AHP层次分析法概述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3人们在对社会、经济以及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时,面临的经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层次分析法则为研究这类复杂的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法)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一)AHP的原理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于数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二)AHP的应用步骤1、确定决策的目标,然后对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多层次结构;2、比较同一层次中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成对比较矩阵;3、通过计算,检验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必要时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修改,以达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4、在符合一致性检验的前提下,计算与成对比较矩阵最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每个因素对上一层次该因素的权重;计算各因素对于系统目标的总排序权重并决策。三、基于AHP层次分析法W公司配送中心选址实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资料W公司集团成立于1980年5月,公司主导业务涉及多媒体消费电子、移动4通信、信息网络、汽车电子,以及上游元器件等多个产业领域。是中国彩电行业和手机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其生产彩电的工厂分别分布在深圳、重庆、咸阳、牡丹江。年产量超过1000万台。销售商上万家,遍及全国各地,随着销售市场的扩张,客户群的分散,W公司原有的一对多的批发型销售模式已经让W公司因为时效性等丧失了很多的销售量和客户。长距离的预定式物流模式因不能对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而满足不了终端客户的需求,为此,W公司彩电销售公司连同物流部决定对现有的物流模式进行改变,决定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分解工厂CDC的压力,将物流细化做到终端配送,满足客户需求,争取订单,从而降低长途运输成本,提高货物的空间及时间效益。1、现有物流模式简介全国共有36个仓库,仓库分散,面积大小不一。仓库货物的补给均由四大工厂进行补给,四大工厂的生产线各有侧重。各仓库的补货完全通过各地销售公司根据市场预测来向各大工厂要货,仓库的出货主要是对大型经销商,出货批量大批次小,单库单一产品库存比较大,不能满足客户多品种的要货。其工厂和仓库在全国的分布如下图:图1W公司的工厂与仓库在全国的分布状况2、设立配送中心的要求1)可以满足终端客户的BtoC单台送货要求,同时有能力满足各级经销商52-3方的零散订单配送;2)降低工厂直发经销商的比率;3)配送中心的辐射半径在600公里左右;4)车辆行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W公司的配送中心选址概述1、建立配送中心的可行性W公司现在配送的主要问题在于:(1)工厂(牡丹江位于黑龙江,咸阳位于西安,深圳位于广东,重庆位于中国中腹)到配送的仓库的距离太长,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2)由于工厂距离仓库太远,跟不上市场的反映,丢失顾客,导致营业收入下降。而通过设立配送中心整合仓库(以前是租用仓库),目的在于能实现规模效应,减少管理费用,随时跟踪市场的变化,减少缺货成本,提高营业收入。但考虑到随着配送中心数量的上升,总成本总体变化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规律,我们可以建立模型确立配送中心最优数量,实现总成本最小,实现收益最大化,所以建立配送中心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2、深入分析W公司的配送业务,将其抽象为较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根据分析,我们认为W公司配送业务有以下主要特点:(1)W公司的配送网络分布在山东、河北、福建、江西、广东、和广西六个省,且分区域分布:山东和和河北相邻,位于北方;其他四个省相邻,位于南方。(2)在各个省里,W公司在各县市有营业部和仓库,负责各个县市的经销商的配送。而一个营业部负责的经销商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且这些经销商主要是在营业部所在的县市行政区域内。W公司的配送网络必然会影响配送中心的选址建设,所以在确定配送中心数量时必须要结合现在的配送模式。针对W公司配送网络呈区域分布的特点,我们将销售商分为两个区域,山东和河北(包括天津、北京)为一个区域A1,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为一个区域A2,在两个区域内分别确定建设配送中心的6个数。针对经销商的分布特点,我们在建立模型时,可以将配送问题转化如下(假如以济南作为配送中心建设地,配送辐射区域:聊城、淄博、济宁等)。3、分析影响配送中心建设的因素从W公司建设配送中心的目的出发,我们将成本作为影响配送中心建立的主要因素。根据配送中心的建设要求,配送中心的辐射区域是确定的,即只要确定了配送中心的位置,那么其辐射区域也就确定了,所以配送中心的位置确定将影响着配送中心的建设数量。而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是很多:成本、地方经济实力、消费水平、政府政策、竞争程度、地理条件等。所以,我们在建立模型的时候将选址问题考虑进来,通过AHP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得到一些备选地址后,建立成本最小化模型,并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数量。4、模型假设(1)W公司在各地有营业部和仓库,营业部负责辖区的经销商的配送。建设配送中心后,配送中心负责整个辐射区的经销商的送货,仓库将逐步被取代。为简化问题,假设仓库全部被取代;(2)由工厂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到用户的运费均为线性函数。(3)配送中心的可变费用为其流量的凹函数。(4)能够预测出某一区域对商品的需求量,并且W公司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用往年的销售量按一定的增长率来预测需求量。(5)配送中心的容量及个数有限制。(6)运送货物的货车按7.2米车型(128台/车)为计算标准。5、模型建立5.1确定配送中心的最小数量根据配送中心的建设要求,车辆行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按每小时30公里计算,即运输距离不能超过240公里,从配送中心发出的货车辐射面积不超过178864(3.14*240*240)平方公里。A1的面积是34.87万平方公里,所以至少应建2个配送中心。A2的面积是69.63万平方公里,所以至少应建4个配送中心。5.2分区域确定建设配送中心的备选地址由于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众多,包括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消费7水平、政府政策、税收政策、土地及人力价格、交通运输条件等。我们从中选出最重要的4个因素(备选地址对货物的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人力资本价格),并使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备选地址,过程如下:确定判断矩阵评价指标是:C1:备
本文标题:论文配送中心合理选址方法实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9278 .html